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021年单元测试卷
一.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共3小题)
1. 是动物多样性的基础,而 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2.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 、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共3小题)
4.建立 和实施大型 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5.保护生物多样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
6.保护 ,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三.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共1小题)
7.下列是一位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的影响 17% 12%
其它原因 20% 8%
(1)分析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和 ;
(2)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 ,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 ,保护 的多样性.
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共1小题)
8.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请举出几例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有 、 、 、 。
五.自然保护区(共1小题)
9.自然保护区是“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 ”,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然保护区还是“ ”,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六.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共3小题)
10. 是生物分类最基本单位,同 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11.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 ,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 .
12.种,又称 ,是指形态结构和 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七.植物的分类(共4小题)
1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已知的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 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 、花、果实和 等器官。
14.在被子植物中, 、 和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
15.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 、 和种子植物。
16.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 、 、 和 植物.
八.动物的分类(共3小题)
17.根据体内有无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 动物.
18.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是 (用代码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C能用 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 辅助呼吸。
(3)从运动方式看,图中C和E都适与空中飞行,试写出它们的翅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 (至少答两点)。鱼的呼吸器官是 。
19.如图为对水螅、河蚌、蝗虫、麻雀、熊猫的分类情况,请补充完整。
A ,B ,C ,D ,E 。
九.被子植物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共1小题)
20.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的多样性。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共3小题)
1. 基因多样性 是动物多样性的基础,而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栖息环境。
故答案为: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基因的多样性 。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基因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共3小题)
4.建立 自然保护区 和实施大型 生态工程 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解答】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因此,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圈、造福子孙后代,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保护生物圈的前提是对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生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我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900个.
故答案为: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
5.保护生物多样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6.保护 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解答】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共1小题)
7.下列是一位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的影响 17% 12%
其它原因 20% 8%
(1)分析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偷猎 和 栖息地丧失 ;
(2)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栖息地丧失 .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 环境 ,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 栖息地 ,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因此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威胁原因的63%;
(2)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的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偷猎、栖息地丧失;
(2)栖息地丧失;
(3)环境;栖息地;生态系统;
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共1小题)
8.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请举出几例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有 大熊猫 、 扭角羚 、 褐马鸡 、 扬子鳄 。
【解答】解: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有扬子鳄、大熊猫、白鱀豚、扭角羚、丹顶鹤、褐马鸡、中华鲟、白唇鹿等。
故答案为: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
五.自然保护区(共1小题)
9.自然保护区是“ 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 天然实验室 ”,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然保护区还是“ 活的自然博物馆 ”,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解答】解: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可以向人们进行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保护区还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六.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共3小题)
10. 种 是生物分类最基本单位,同 种 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解答】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故答案为:种;种
11.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 越大 ,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 越近 .
【解答】解: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故答案为:越大;越近.
12.种,又称 物种 ,是指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 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解答】解:种又叫物种,生物的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同一物种的雌雄生物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交配并且生育出可育的后代,否则就不属于同一物种.
故答案为:
物种,生理功能。
七.植物的分类(共4小题)
1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已知的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藻类 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 裸子 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 叶 、花、果实和 种子 等器官。
【解答】解: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是真正的绿色开花植物。
故答案为:藻类;裸子;叶; 种子。
14.在被子植物中, 花 、 果实 和 种子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生理功能 。
【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故答案为:花;果实;种子;生理功能。
15.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和种子植物。
【解答】解:“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他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16.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和 种子植物 植物.
【解答】解: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因此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可以为四大类群是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故答案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八.动物的分类(共3小题)
17.根据体内有无 脊柱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 动物.
【解答】解: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故答案为:脊柱; 无脊椎.
18.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 B、D、E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是 C、D、E (用代码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C能用 气管 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皮肤 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 气囊 辅助呼吸。
(3)从运动方式看,图中C和E都适与空中飞行,试写出它们的翅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 大、薄、轻。 (至少答两点)。鱼的呼吸器官是 鳃 。
【解答】解:(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图中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B哺乳类、D鱼类、E鸟类;而C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图中动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胎生(除鸭嘴兽之外的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另一类是卵生(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受精卵被包裹在蛋壳或其他物质内于体内或体外孵化成个体。A两栖动物生殖属于卵生,所以与A生殖相似的生物有鸟类、鱼类、昆虫,即C、D、E;
(2)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是用气管进行呼吸;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两次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适于鸟类的飞行;
(3)C昆虫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跳跃、飞行等多种运动,有利于觅食和避敌。蝗虫的翅是适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种结构的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使蝗虫能自由飞行。E鸟类有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所以此两种动物翅膀的特点大、薄、轻。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故答案为:
(1)B、D、E;C、D、E;
(2)气管;皮肤;气囊‘
(3)大、薄、轻;鳃。
19.如图为对水螅、河蚌、蝗虫、麻雀、熊猫的分类情况,请补充完整。
A 熊猫 ,B 麻雀 ,C 刺细胞 ,D 河蚌 ,E 外骨骼 。
【解答】解: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具有脊柱,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的,图中麻雀和熊猫属于脊椎动物,其中麻雀是卵生的,熊猫是胎生的,因此A是熊猫,B是麻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水螅、河蚌、蝗虫都是无脊椎动物,其中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C是刺细胞;河蚌是软体动物,体表有外套膜,D是河蚌;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既保护了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E是外骨骼。
故答案为:熊猫; 麻雀;刺细胞;河蚌; 外骨骼 (顺序不可更改)。
九.被子植物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共1小题)
20.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 种子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种子;生态系统。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