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2年秋使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小结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2年秋使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小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10 20: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的原因的理解,培养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的复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原则,提高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培养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归纳与小结,强化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化学计算的能力。
(P104)
请阅读教材P104,回顾并思考如下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和 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的 、 和
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P104)
回 顾……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新组合成
新的分子
聚集成
新的物质
五个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改变
宏观:
微观:
物质的种类改变
原子的组合改变
宏观:
物质体积数可能改变
微观: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P104)
⒈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⒉“守恒”是指质量守恒,并不是指体积等守恒。
⒊“质量守恒”对反应前的
物质而言,是指“参加反
应”的物质质量的总和,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P104)
(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C.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煤燃烧后的生成物主要是CO2等,逸散到空气中,致使煤渣的质量小于所用煤的质量,故A错;Mg在空气中燃烧,空气中的O2参加反应,故生成的MgO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故B项正确。酒精和水混合发生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故C错。D项中H2与O2混合,点燃时不一定恰好都参加了反应,可能有某种气体剩余,只有参加反应的H2和O2的质量和才等于生成水的质量,故D错。
D
(P104)
某有机物1.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D.该燃烧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通过反应式:有机物+O2点燃CO2+H2O可判断该有机物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以计算出反应后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
生成物中碳元素质量为:2.2g×12/44×100%=0.6g,
生成物中氢元素质量为:1.8g×2/18×100%=0.2g,
因为0.6g+0.2g=0.8g<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所以该有机物中还一定含有氧元素。
C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D.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2.(乐山)以上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一定是氢气和氧气
反应生成水③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
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⑤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X和Q的质量变化
之比为5∶1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
示为:Y→X+Z+Q
C.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物质 X Y Z 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32 51 漏测 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60 17 11 12
B
C
C
4.(河南)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
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
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
为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3.4g
分解反应
22∶9
(P104)
请阅读教材P104,回顾并思考如下问题: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
★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般分哪几个步骤?
★以碳燃烧为例说说化学方程式所蕴涵的意义。
(P104)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重客观、量守恒;
左反应、右生成;
计量数、来配平;
标条件、注气沉。
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P104)
4、化学方程式及其表示的意义
(湖北)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
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32)
A、S+O2 ====SO2
点燃
C、2H2+O2====2H2O
点燃
B、2CO+O2=====2CO2
点燃
D、CH4+2O2=====CO2+2H2O
点燃
解析:此题考查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以及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要注意从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各物质的质量比、化学反应的实质等)和微观(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原子种类、原子个数等)去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化合反应,排除选项D;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排除选项A;由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只能选择C。
C
5.(兰州)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
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
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 B.CO C.CO2 D.H2
6.(黄冈)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
(2)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 ;
(3)燃烧,只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两种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5)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6)仅生成氧单质与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
A
3Fe+2O2===Fe3O4
点燃
2KMnO4===K2MnO4+MnO2+O2↑

C+O2====CO2
点燃
4P+5O2====2P2O5
点燃
2Mg+O2===2MgO
点燃
2H2O2=====2H2O+O2↑
MnO2
请回顾并思考如下问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
(1)设 ;(2)写出 ;
(3)写出相关物质的 以及 、
;(4)列出 ,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方程式不仅从“质”的方面表示了化学反应,而且从“ ”的方面表示了具体化学反应。因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量(求什么就设什么,将所求的问题一次设出)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计算中所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只写与已知和所求有关的物质,上写相对分子质量,下写物质的质量,已知的带单位)
4.列出比例式、求解(列正比例式,上下同种量,左右同一物质)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芜湖)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及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相等推知为N2;
(2)由9.6kgN2H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求出N2O4的质量。
(2)解: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
2N2H4+N2O4=3N2+4H2O
64 92
9.6kg x
64/92=9.6kg/x x=13.8kg
答: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13.8kg。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的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酸钾完全反应的时间是多
少? (t1~t4表示)
(2)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是多少?
(3)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x=245×1.92g96=4.9g
∴KClO3浓度=4.9g/(6g-1g)×100%=98%
解:(1)t3 (2)6g-4.08g=1.92g
(3)设样品中含KClO3为x。
2KClO3MnO22KCl+3O2↑
245 96
x 1.92g
1.92g
x
245
96
245×1.92g
x=
96
=4.9g
第五单元小结 (P88-89)
1.(安徽)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2.(苏州)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CH4完全燃烧生成8g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
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B
A
A
4.(潍坊)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娄底)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 △ 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H2 B.H2 C.H2O D.HCl
6.(恩施)一定质量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第五单元小结 (P88-89)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第五单元小结 (P88-89)
7.(双选)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若增加10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
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8.某种物质发生完全燃烧的反应式可表示为:CxHyOz+(x+y/4-z/2)O2点燃xCO2+y2H2O,若1个CxHyOz与3个O2分子反应,可生成2个CO2分子和3个水分子,则x、y、z的值分别是( )
A.2 3 4 B.2 6 1 C.1 3 2 D.1 2 3
9.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工业馆展示了包括天原化工厂在内的上海化工精英产品。如上海天原化工厂以食盐(NaCl)和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
(1)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制得Cl2、H2、NaOH三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HCl),其化学方程式为:
;
(3)次氯酸(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并放出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五单元小结 (P88-89)
10.(四川)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涵、小宇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涵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宇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涵的实验: ;
小宇的实验: 。
②实验结论:
小涵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
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宇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的 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和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11.(福州)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
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
图所示:
过氧化氢溶液34.0g+二氧化锰0.5g至质量不再减轻剩余的混合物33.7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友情提示: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质量分数=过氧化氢质量过氧化氢溶液质量×100%
第五单元小结 (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