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30 19: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
一、单选题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大雁何时南飞 B.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 哪种颜色月季花好看 D.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
2.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3.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他所探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照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 充足
乙 向阳处 20 ℃ 不充足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
4.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
A. 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 B. 金鱼呼吸次数可能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C. 温度升高,金鱼的呼吸加快 D. 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金鱼的呼吸次数
5.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析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 作出假设应有一定依据,不能臆断
C.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必须相同 D. 探究实验时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
6.下列有关探究活动中的“作出假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B. 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
C.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D. 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
7.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扦插条生根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对照实验,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 低温、室温 B. 高温、室温 C. 高温、低温 D. 高温、室温、低温
8.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证据和事实的途径是( )
A. 观察、实验和调查 B. 推理判断和分析 C.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D. 分析论证和得出结论
9.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 植物的茎中存在形成层,所以任何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
C.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 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10.科学探究中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是( )
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B. 实事求是 C. 观察、实验、调查 D. 推理、判断、分析
11.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 B.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C. 实验完毕后,金鱼任其自生自灭 D. 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没有影响
12.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是( )
A. 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B. .假→设问题→实验→结论
C. .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D. .问题→结论→假设→实验
二、填空题
13.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 问题;依据已有的 ,通过思考,建立 ;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 ;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 ,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14.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 、建立 、设计 、进行 、检验与评价、报告与 。
三、解答题
15.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________ 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图甲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 29℃~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 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 ________,当温度高于 31℃时,孵化成活率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该种龟在温度 25-33℃范围内,性别分化的规律是________。
(4)与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 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佳绩获得第十三届世界杯冠军。女排姑娘们热身训练刚开始时用的是普通排球,后改用气排球,弹性更好,不易伤人。经查阅资料可知,普通排球和气排球的信息如下:
排球种类 材料 质量/g 圆周/cm
普通排球 羊皮、人造革、橡胶 约220~270 约60
气排球 软塑料 约120 约75
(1)由此引起了小科的疑问:排球的弹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经科学兴趣小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3: 。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她在设计实验时需要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3)该探究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 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4)上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制定计划→(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大雁何时南飞 ,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 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哪种颜色月季花好看,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
故选C。
2.【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材料中的“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故选C。
3.【答案】 D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因条件为: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内因为:自身的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为实验组,不做处理为对照组。
【解答】从表格中看出,甲乙两个花盆唯一不同的变量时水分,其它的条件如阳光、温度、空气都是相同的,因此从数据可知: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水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结合实验具体分析解答.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水温的不同.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实验时,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误差,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该实验提出问题是: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
故选:A
5.【答案】 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评价探究方案的能力.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因此,选项A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A.
6.【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故选:C
7.【答案】 D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扦插条生根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对照实验,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高温、室温、低温
故选:D
8.【答案】 A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A、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A正确;
B、在科学探究中,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B错误;
C、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C错误;
D、分析论证和得出结论,是结果,D错误.
故选:A.
9.【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解答】解:A、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木本植物的茎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组成,茎中存在形成层,所以木本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而草本植物的茎的维管束由木质部(不发达)和韧皮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因此草本植物在完成细胞生长以后,就不在长粗.因此不是任何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
故选:B
10.【答案】 A
【解析】【分析】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解答】解: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根据探究的环节和对照实验的要求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A、我们知道鱼类是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功能,其体温随外界水温高低而变化.因此,养鱼一定要注意水温.鱼的适温范围较大,0至30℃之间都可生活,最高极限水温是34℃,最适水温是20至28℃,所以实验时为了保证试验中数据的真实性,实验时温度要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故A不符合题意.
B、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在“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B符合题意.
C、在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的实验后,由于金鱼仍然正常存活,生命面前是众生平等的,我们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要继续饲养或放生.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 A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正确的是“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故选:A
二、填空题
13.【答案】 发现并提出;科学知识;猜想和假设;计划;事实和证据;交流讨论
【解析】【分析】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解答】此题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要求了然于心。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经历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并重新验证。
  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 ,通过思考,建立猜想和假设;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计划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交流讨论, 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14.【答案】 问题;猜想与假设;研究方案;实验并收集证据;交流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经历 的过程是 :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重新提出假 设并重新验证……
【解答】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
故答案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研究方案 实验并收集证据 合作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卵壳
(2)长;下降
(3)温度升高时向雄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
(4)鸟类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知识解题。
【解答】(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黄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保证了卵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从而使龟卵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据图甲判断,当温度低于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长,当温度高于31℃时,孵化成活率降低。故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应该为29℃~31℃。
(3)据图乙分析,该种龟在温度25-33℃范围内,性别分化的规律是温度升高时向雌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
(4)鸟类、爬行类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故与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鸟类。
故答案为:(1)卵壳;(2)长、下降;(3)温度升高时向雌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4)鸟类。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材料有关
(2)控制变量法
(3)反弹的高度
(4)收集事实与证据
【解析】【分析】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制定计划→收集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排球的质量和圆周不同,因此可猜想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猜想2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圆周(大小)有关;猜想 3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材料有关 。
(2)实验探究过程中只研究一个量与排球弹性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3)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反弹的高度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4) 上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制定计划→( 收集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