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30 08: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五四版八年级上学期单元测试卷(二)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共49小题)
1.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可分为原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5.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6.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7.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8.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9.为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得吸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10.“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11.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Al C.Si D.O
13.在加压条件下,40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4.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1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8.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19.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0.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 B.硅元素 C.铝元素 D.铁元素
22.遵义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停运动
23.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间隔增大
24.“春光明媚柚花开,八方游客闻香来”,梅州柚花节游客闻到沁人的柚花芳香,这个事实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27.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冷却成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28.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9.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30.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3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B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D 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 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A.A B.B C.C D.D
32.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33.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35.大树菠萝是湛江特产,它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切开大树菠萝闻到阵阵果香,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大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分解成原子
36.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37.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3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8 B.26 C.4 D.22
3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0.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41.2012年4月,媒体曝光某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再制成药用胶囊流向市场.皮革废料中重金属铬超标,危害人体健康.铬(Cr)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28 C.52 D.76
42.今年1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
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 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
43.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4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4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
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46.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钙:4.69、钠:18.4.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4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 B.铝 C.氧 D.铁
4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49.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二.填空题(共1小题)
50.(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9小题)
1.A; 2.B; 3.A; 4.D; 5.C;
6.D; 7.B; 8.D;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16.A; 18.A; 19.D; 20.D; 21.A;
22.D; 23.D; 24.B; 25.C; 26.B;
27.B; 28.A; 29.B; 30.A; 31.B;
32.D; 33.B; 34.A; 35.A; 36.B;
37.A; 38.D; 39.D; 40.A; 41.A;
42.C; 43.D; 44.A; 45.D; 46.A;
47.B; 48.C; 49.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50.2;30;阴;A、C;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