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球表面形态学案
班级 姓名
【考纲要求】
地质作用的分类。(理解)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应用)
地南构造与地表形态。(理解) 4、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应用)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应用)
【重难点】
重点: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难点: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一、内、外力作用比较
作用特点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的热能 __________及地球重力能等
表现形式 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等 ____、侵蚀、搬运和____等作用
对地表影响 使地表变得______ 使地表趋于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____________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学说内容
(1)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2)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________。
(3)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移动 对地貌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板块碰撞 陆陆相撞
陆海相碰
板块张裂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 岩层一般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 中心部分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 常形成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叫 ,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
图示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原地,为其它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形谷、峡谷、瀑布;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溶蚀 形成溶洞、峰林、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冰川谷等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
搬运作用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均,杂乱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地貌
风力堆积 形成新月形沙丘、黄土堆积 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海岸堆积 形成沙滩
探究点一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探究材料】
2011年3月16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当地时间11日14时4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142.6°N,38.1°N),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1.日本大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地壳运动属于哪种地质作用?
2.日本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
①大西洋 ②安第斯山脉 ③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
探究点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探究材料】
2007年5月3日,中石油公司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在冀东油田附近的浅海中发现了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中石油从2008年1月开始大规模开发南堡油田,到2012年南堡油田原油年产量将达到700万吨,加上陆上产量300万吨,届时冀东将成为中国又一个千万吨油田。
材料中油田的发现说明研究地质构造有哪些意义?
探究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探究材料 教材P42图2-20海水侵蚀地貌、图2-21风力堆积地貌。
研究表明,如果只考虑青藏高原地区的持续抬升因素,珠峰的高度应在20 000米以上,而最新测量结果实际为8 844.43米。
1.外力作用有哪四种方式?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何?
2.你能解释珠峰高度为什么没有达到两万米高度的原因吗?
【基础过关】
1.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大西洋 D.红海
读图,完成3~4题。
3.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地堑、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6.该地貌( )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主要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能力提升】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9.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___地。
(5)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何地?假如该地没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又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