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30 07:0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抗日战争
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1.知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史实。
2.知道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了解日本投降的主要史实。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南京沦陷
南京大屠杀
1937.12
1938.5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1938.10
广州
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一篇章
全民族坚持抗战
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1.原因: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2.表现:
对国民党
对共产党
对占领区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中国各方的应对
汪精卫叛国
皖南事变
大生产运动
叛国投敌
制造“反共”摩擦
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汪伪政府成立
“国旗”
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
国民政府强令黄河以南坚持抗日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940年10月
1941年1月4日
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
1941年1月6日
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突围后遇难。
亲日派
顽固派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
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全民族坚持抗战表现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原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全民族坚持抗战表现
根据课本归纳各界各派的抗日。

1940年5月,日军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
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
激战到16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
之后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
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8人。
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

33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上将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妇女
工人
华侨
港澳同胞
文艺界
广大妇女不但组织了救护队、缝衣队等,更是担任起了站岗放哨,盘查路人,甚至直接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气壮山河的卫国战争。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爱国棋王
谢侠逊
谢侠逊主动请缨下南洋,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象棋义赛为抗日募捐了5000余万元现款及诸多金银珠宝,动员3300名华工技师回国参加抗战。
文艺界人士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
艺界抗敌协会”。文艺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少数民族谱写的抗战壮歌
全民族抗战
听!
这是全民族的呐喊!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
威震敌胆的马本斋冀中回民支队
20万各族人民修建滇缅公路
抗战生命线
1945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欧洲战场与苏德战场的夹击之中。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国际、国内形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
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争
1942年6月-8月,经过两个月的战斗,美国最终夺回了中途岛。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飞机1900多架、官兵2.4万多人。日军由此转入守势。
缅北滇西战争
缅北滇西战争行军图
1943年10月-1944年,中国军队在此战役把日军全部赶出云南,收复缅北城镇50余座,歼灭日军4.8万多人,打通了中印公路,极大的配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大反攻。
盟军小伙伴战势转好
第二篇章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1945年
延安
精妙的设计
4月23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七大开幕式的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鲜艳的党旗挂在两边。
靠墙边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历程。插红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
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团结
一致
争取
胜利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1945年4月 延安
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中共七大
阅读课文,完成中共七大表格:
总结经验
制定党的
政治路线
选举
确立思想
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有何深远意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统一
全党思想
实现党的
政治路线
指导
全党行动
指针
继承发展
邓小平理论
第三篇章
战略反攻,胜利的推手
国 外
国 内
同时期的太平洋战场,日本陷入困境。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进攻关东军。
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4-1945年初,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1945.8.6-9
1945.8.8
1945.8.9
1945.8.15.
1945.10.25.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小男孩)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胖子)。
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本关东军。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中国战事喜人
最后的
反攻
大佬出征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对日作战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5年8月10日至11日延安总部发布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开展全面大反攻。国民党方面也在美军空运、海运帮助下,迅速占领各大城市。
1945年8月9日,百万苏联红军分三路对日本关东军展开猛烈进攻。经过20多天作战,解放了我国东北,歼灭日军67万多人。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蒋介石发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战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它最后的证明……”为庆祝抗战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日。民众狂欢,恶梦结束了!
裕仁天皇
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
《波兹坦公告》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向中英美苏等同盟国投降,并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宁次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
1945年9月,重庆,中共领袖毛泽东和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举杯饮酒,庆祝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14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合作探究一: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6.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是抗战胜利
7.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九一八事变后率先站在抗日前线。
2.积极倡导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始终坚持全面抗战、坚持团结人民群众。
4.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
合作探究
根据课本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决定因素
中流砥柱
支持
巨大的民族觉醒
空前的民族团结
英勇的民族抗争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抗日相持阶段的主战场
抗击了约60%的侵华日军
抗击了95%的伪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苏联
美国
德国
英国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1-1945
①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合作探究二:抗战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1: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军力量,大部困在中国。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2: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作战?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米特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对塑造当今世界格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界应该铭记中国为二战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材料二:安倍在悼词中这样写到:“为了今日日本的和平与繁荣,他们豁出自己的性命,奠定了祖国的基础”。
材料一:日本一项调查显示,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只有5%的受访者“很清楚”,44%的受访者“知道一些”,49%的受访者“不知道”或“完全不知道”。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
努力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小日本投降’,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侵略华策略改变
2.中共七大
3.战略反攻
(2)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叛国与顽固派消极抗战
(1)时间:
(3)内容: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原因:
(4)意义:
(2)地点:
(1)背景:
(2)表现:
②表现:
(3)共产党积极抗战
(4)全民抗战
①表现:
②影响:
①②③④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5年4月
延安
4.战争结果:
课堂小结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七七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西安事变 ⑤中共七大 ⑥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①②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B
2.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1931.9.18~1945.9.2 B.1931.9.18~1945.8.15
C.1937.7.7~1945.8.15 D.1937.7.7~1945.9.2
C
随堂检测
基础题
3.租界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华租借的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土地。据《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统计,国民政府在1943年收回4处租界、1945年收回11处租界,1946年收回4处租界。这一时期收回租界主要得益于. 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列强对殖民地政策发生改变 B.西方争夺殖民地矛盾的消失
C.中国坚持并取得抗战的胜利 D.租界内国人进行的反帝斗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