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复习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机机
C.投影仪 D.监控摄像头
2.如图所示,手表的表盘上靠近旋钮处有一个透明的玻璃“凸起”,透过它可以看到一个较大的日历数字,这个玻璃“凸起”相当于一块凸透镜,关于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正立、等大的虚像
B.光的折射,正立、放大的虚像
C.光的反射,正立、放大的虚像
D.光的折射,正立、放大的实像
3.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在牡丹园,小明看到盛开的牡丹花非常美丽,拿出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对其拍照,发现取景框中的像太小,这时他应该( )
A.远离牡丹花,同时使镜头前伸
B.远离牡丹花,同时使镜头后缩
C.靠近牡丹花,同时使镜头前伸
D.靠近牡丹花,同时使镜头后缩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7.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C.当u=2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8.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9.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10.“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围,能形成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11.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2.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检查时,为使观察更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 __(填“接近”或“远离”)患处,所成的像__ __(填“变大”或“变小”)。
13.如图甲所示,在圆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张画有箭头的纸条,往杯中倒入适量水,透过水杯,看到一个箭头改变了方向(如图乙),这是为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__ __的特征,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物体的材质等,构建凸透镜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这个方向改变的箭头是放大的__ __(填“实像”或“虚像”)。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 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14.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 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 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镜片来代替。
15.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______(填“实”或“虚”)像。
三、作图题(10分)
16.如图所示,OA是光源S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OA经过了凸透镜焦点F。请作出OA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17.一束光经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过作图提供了一种确定透镜位置的方案,请你按小希的作图方式,在图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种方案确定透镜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8.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_______________(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或“完整烛焰的像”)。
(3)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把光屏移动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19.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小明发现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向________调节。
(2)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明得出了u>2f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经过思考,小明觉得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够完善,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他应该将蜡烛移到________________(填“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或“2倍焦距以外”)的其他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发现当f<u<2f时,v________(填“<”“>”或“=”)u。
(4)当u=5 cm时,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让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到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CBCD 5-8CDCA
二、填空题
9.凸透 会聚
10.凸透 大于2倍焦距 倒立
11.凸 发散
12.接近 变大
13.中间厚、边缘薄 实像 投影仪
14.倒立 缩小 一倍焦距内 远视
15. 变长 实
三、作图题
16.解:如图所示。
17.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 (1)缩小 照相机
(2)完整烛焰的像
(3)等大 没有
19. (1)上方 上
(2)缩小 2倍焦距以外
(3) >
(4)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