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张PPT)
制作人:武雅楠
学号:0911370055
班级:09生物科学一班
学校:包头师范学院
哺乳动物
中文名称:
哺乳动物 (mammals)
定义:
哺乳类动物(Mammal)哺乳类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身体有毛发,大部分都是胎生,并藉由乳腺哺育后代。哺乳动物是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类群。
哺乳动物 - 起源
哺乳类出现于中生代三叠纪末期,其祖先可追溯到更早时期的二叠纪(约2.8亿年)前。
早在恐龙兴起之前,就有一些类哺乳爬行类已在陆地生活,这些类群属于合颞窝类。
最早的肉食性合颞窝类是盘龙类(最早的羊膜类动物),外形与蜥蜴接近。其后被兽孔类所代替。
兽孔类的大部分后裔多在二叠纪末期绝灭,只有兽齿类生存下来进入中生代。
兽齿类朝着哺乳类的方向发展,其代表动物是犬颌兽(中国云南的卞氏兽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但终因其下颌骨除齿骨外还有其他骨片残余而又划回爬行类中)。
合颞窝爬行类很快走向绝灭,它们的后代哺乳动物在爬行类盛行的时代悄悄地存活下来
兽齿类
哺乳动物 - 进化史
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在中国发现的吴氏巨颅兽(Hadrocodium wui),它生活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从化石上看,哺乳动物(尤其是早期的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非常重要的区别在于其牙齿。爬行动物的每颗牙齿都是同样的,彼此没有区别,而哺乳动物的牙齿按它们在颌上的不同位置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动物学家可以透过各种牙齿类型的排列(齿列)来辨识不同品种的动物。此外爬行动物的牙齿不断更新,哺乳动物的牙齿除乳牙外不再更新。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耳中有三块骨头。它们是由爬行动物的两块颌骨进化而来的。 到第三纪为止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很小。在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占据了许多生态位。到第四纪哺乳动物已经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了。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哺乳动物具备了许多独特特征,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重要的特征是:
1、智力和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保持恒温;繁殖效率的提高;
3、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
4、体表有毛、胎生,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
5、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
6、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哺乳和胎生对哺乳动物最显著的影响
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胎儿。这一切涉及身体各部分结构的改变,包括脑容量的增大和新脑皮的出现,视觉和嗅觉的高度发展,听觉比其他脊椎动物有更大的特化;牙齿和消化系统的特化有利于食物的有效利用;四肢的特化增强了活动能力。有助于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呼吸、循环系统的完善和独特的毛被覆盖体表有助于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它们在广阔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胎生、哺乳等特有特征,保证其后代有更高的成活率及一些种类的复杂社群行为的发展。
1、皮肤系统
哺乳动物的皮肤致密,结构完善,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有良好的抗透水性,控制体温及敏锐的感觉功能。为适应于多变的外界条件,其皮肤的质地、颜色、气味、温度等能与环境条件相协调。
哺乳动物皮肤的主要特点为:
(1)皮肤的结构完善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有许多衍生物如各种腺体、毛、角、爪、甲、蹄
真皮:真皮发达,分布有各种结缔组织细胞、感受器官、运动神经末梢及血管、淋巴等。在真皮下有发达的蜂窝组织,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在此贮藏有丰富的脂肪,故又称为皮下脂肪细胞层。
(2)皮肤的衍生物多样
皮肤衍生物,包括皮肤腺、毛、角、爪、甲、蹄等。
3肌肉系统
哺乳类的肌肉系统与爬行类基本相似,但其结构与功能均进一步完善。
主要特征:四肢及躯干的肌肉具有高度可塑性。为适应其不同运动方式出现了不同的肌肉模式,如适应于快速奔跑的有蹄类及食肉类四肢肌肉强大。
骨骼系统
哺乳动物的骨骼系统发达,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完善。
4、消化系统
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1)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2)消化腺:有3对唾液腺。
(3)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消化管分化程度高,出现了口腔消化,消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5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高度发达,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发展了新脑皮,脑表面形成了复杂皱褶(沟和回),大大增加了新脑皮的表面积 。
新脑皮:是由侧脑室外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初生脑皮层(原脑皮),原脑皮的残余称为海马,在侧脑室内,仍为嗅觉中枢。
间脑:被大脑半球所覆盖,其上有松果体,为内分泌体。
中脑 :哺乳动物的中脑不发达,体积甚小,中脑腔狭窄呈一管,称中脑导水管,与第三、第四脑室交通。
小脑 :哺乳动物后脑的背部是极为发达的小脑,其主要机能是协调躯体肌肉运动和维持躯体正常姿势的平衡中枢。
延脑 :延脑是重要的内脏活动中枢,可调节呼吸、消化、循环、汗腺分泌以及各种防御反射。
6生殖系统
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雌性动物的两个卵巢都有机能,卵在输卵管内受精,胚胎在子宫内充满液体的羊膜囊中发育,胚胎发育所需营养来自母体胎盘血液
(1)雄性生殖腺
哺乳类的雄性生殖腺为一对睾丸,其位置常因种类的不同而异。多数种类的睾丸在繁殖期有移位或下降现象。除单孔目动物象、犀牛等的睾丸终生留在腹腔内以外,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睾丸,在胚胎时便从腹腔经腹股沟下降到腹腔外的阴囊内。
(2)雌性生殖腺
为一对卵巢,其表层为生殖上皮,内有由生殖上皮产生的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滤泡,每个滤泡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其外有滤泡液,含有雌性激素,卵成熟滤泡破裂,卵及卵泡液即排出。其他残余的滤泡即萎缩,由一种黄色细胞所充满,成为黄体,可分泌激素,促进子宫和乳腺发育,为妊娠做好准备。成熟的卵排出后进入输卵管前端的开口,在输卵管上段完成受精后,沿输卵管下行达于子宫,受精卵即种植于子宫壁上进行发育。
哺乳纲分类
现存哺乳类约有4.000余种,分为3个亚纲: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 现存哺乳类中的最原始类群。具接近爬行类的原始持征: 1.卵生; 2.产具壳的多黄卵; 3.雌兽具孵卵行为;
4.乳腺仍为一种特化的汗腺; 5.不具乳头;
6.肩带结构似爬行类(具有乌喙骨、前乌喙骨及间锁骨)。 8.有泄殖腔,因而本类群又称单孔类。 9.雄兽尚不具高等哺乳类那样的交配器官(阴茎)。 10.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脂体。 11.成体无齿,代以角质鞘。 12.体温调节能力弱,能维持体温基本恒定(波动在26℃一35℃之间)。一般在寒冷季节冬眠,热天蛰伏不出。
现存种类仅产于澳洲及其附近的某些岛屿上主要种类主要是针鼹和鸭嘴兽。
针鼹
鸭嘴兽
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
较低等的哺乳动物类群,主要分布于澳洲及南美洲草原地带。典型代表有灰袋鼠(Macropus giganteus)。主要特征为: 1. 胎生,但不具真正的胎盘, 2. 胚胎借卵黄囊与母体的子宫壁接触(与真兽亚纲比较) 3. 幼仔发育不良,需继续在雌兽腹部的育儿袋中长期发育。因而本类群又称有袋类。 4. 泄殖腔已趋于退化,但尚留有残余。 5. 肩带表现有高等哺乳类的特征(前乌喙骨与乌喙骨均退化,肩胛骨增大)。 6. 具有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 7. 大脑皮层不发达,无骈胝体。 8. 异型齿,但门牙数目较多(常为5/3,20. 3/2),属低等哺乳类性状。
9. 后兽亚纲的体温更接近于高等哺乳类(33℃~35℃),而且能在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维持体温恒定。
主要种类如:灰袋鼠、袋熊等。
澳洲大陆由于很早即与地球的主要大陆隔离,高等哺乳类(有胎盘类)未能侵入。有袋类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了类似有胎盘类的各种生态类群。例如,以肉食为生的袋狼、袋鼬;草食类的袋鼠(生活方式似有胎盘类的鹿、羊和羚羊)以及类似于啮齿类(旱獭、松鼠、兔)生活方式的袋熊、袋貂和袋兔。因而是研究动物适应辐射和进化趋同的重要对象。
三、真兽亚纲(Eutheria)
真兽亚纲又称有胎盘类,是高等哺乳动物类群。占现存哺乳类的95%。 本亚纲的主要特征是: 1. 具有真正的胎盘(借尿囊与母体的子宫壁接触),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 2. 不具泄殖腔。 3. 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所构成。 4. 乳腺充分发育,具乳头。 5. 大脑皮层发达,有胼胝体。 6. 异型齿,但齿数趋向于减少,门牙数目少于5枚。 7. 有良好的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 真兽亚纲的现存种类有18个目,其中14个目在我国有分布。我国种类约500种。
(一)食虫目(Insetivora) 较原始的有胎盘类。个体较小,吻部细尖,适于食虫。四肢多短小,指(趾)端具爪,适于掘土。牙齿结构比较原始。体被绒毛或硬刺。主要以昆虫及蠕虫为食,大多数为夜行性。 常见代表种类有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鼩鼱(Sorex araneus),缺齿鼹(Mogera robusta) 等。
(二)树鼩目(Scandentia)
小型树栖食虫的哺乳动物。在结构上兼具食虫目和灵长目的特征,例如嗅叶较小、脑颅宽大、有完整的骨质眼眶环等。仅有1科16种,分布于东南亚热带森林内。代表动物树鼩(Tupaia glis)分布我国云南、广西及海南岛。
(三)翼手目(Chiroptera)
唯一能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前肢特化,具特别延长的指骨。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冀膜,借以飞翔。前肢仅第一或第一及第二指端具爪。后肢短小,五趾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栖息。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均与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齿尖锐,适于食虫,一些种类以果实为主食,少数种类特化为吸血。夜行性。常见代表如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
(四)灵长目(Primates)
直接起源于食虫类祖先。树栖生活类群,只有狒狒和人例外,下到地面生活,群栖。杂食性。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除少数种类外,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相对,适于树栖攀缘及握物。锁骨发达,手掌(及跖部)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指(趾)端部除少数种类具爪外,多具指甲。大脑半球高度发达。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雌兽有月经。
常见的主要类群有:懒猴科(Lorisidae) 、卷尾猴科(Cebidae) 、猴科(cercopithecidae)、长臂猿科(Hylobatidae)、猩猩科(Pongidae)、人科(Hominidae
(五)贫齿目(Edentata)
牙齿趋于退化的一支食虫哺乳动物。不具门牙和犬牙;若臼齿存在时亦缺釉质,且均为单根齿。大脑几无沟、回。后足5趾、前足仅有2—3个趾发达,具有利爪以掘穴。吻突出,舌长且能灵活伸缩,舔食蚁类。分布于中、南美的森林中。著名的代表动物有大食蚁兽、三趾树懒和懒犰狳。
六)鳞甲目(Pholidota)
体外覆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头小,不具齿,吻尖、舌发达,前爪长,适应于挖掘蚁穴、舐食蚁类等昆虫。分布于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产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其鳞片为中药原料。
七)兔形目(Lagomorpha)
中小型草食性动物,与啮齿目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上颌具有2对前后着生的门牙,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门牙的后方,又称重齿类。门牙前后缘均具珐琅质。无犬牙,在门牙与前臼齿间呈现空隙,便于食草时泥土等杂物溢出。上唇具有唇裂,也是对食草习性的适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草原及森林草原地带。 本目常见代表有达乌尔鼠免(Ochotona daurica)、草兔(Lepus capensis) 及欧洲地中海周围地区的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八)啮齿目(Rodentia)
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种数的1/3),适应生活于在多种生态环境,遍布全球。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仅前面被有釉质,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门牙与前臼齿间具有空隙。嚼肌特别发达,适于啮咬坚硬物质。臼齿常为3/3。常见的类群主要有:松鼠科(Sciuridae) 、河狸科、仓鼠科(Cricetidae)、鼠科(Muridae)、跳鼠科(Dipodidae)等。
九)鲸目(Cetacea)
水栖兽类。适应于游泳,在体型上及结构上有很大变异:体毛退化(胎儿头部尚具毛)、皮脂腺消失、皮下脂肪层发达,前肢鳍状、后肢消失,颈椎有愈合现象,具“背鳍”及水平的叉状“尾鳍”。鼻孔位于头顶,其边缘具有瓣膜,入水后关闭,出水呼气时声响极大,形成甚高的雾状水柱,因而又称喷水孔(bolwhole)。肺具弹性,体内具有能贮存氧气的特殊结构,从而能在15分钟至1小时出水呼吸一次。外耳退化。齿型特殊,具齿的种类为多数同型的尖锥形牙齿。雄兽睾丸终生位于腹腔内。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一对乳房,外为皮囊所遮蔽,授乳时借特殊肌肉的收缩能将乳汁喷入仔鲸口内。本目具有重大经济价值,除皮肉可利用外,鲸油为高级油脂。
分为须鲸类(Mystacoceti)和齿鲸类(Odontoceti)。
(十)食肉目(Carnivora)
猛食性兽类。门牙小,犬牙强大而锐利,具裂齿(食肉齿),即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突如剪刀状相交。指(趾)端常具利爪以撕捕食物。脑及感官发达。毛厚密而且多具色泽,为重要毛皮兽。我国常见代表有:犬科(Canidae)、熊科(Ursidae)、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 、鼬科(Mustelidae)、猫科(Felidae)等
十二)长鼻目(Proboscidea)
现存最大的陆栖动物。具长鼻,为延长的鼻与上唇所构成。体毛退化,具5指(趾),脚底有厚层弹性组织垫。上门牙特别发达,突出唇外,即通称的“象牙”。臼齿咀嚼面具多行横棱,以磨碎坚韧的植物纤维。植物食性。睾丸终生留于腹腔内。我国云南南部所产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鼻端部具有一个突起,耳较非洲象小,雌象无象牙,后足4趾。
(十一)鳍脚目(Pinnipedia)
海产兽类。四肢特化为鳍状,前肢鳍足大而无毛,后肢转向体后,以利于上陆爬行。不具裂齿。我国代表种类为斑海豹(Phoca vitulina)。体色灰黄具棕黑色斑,不具耳壳。皮张及泊脂有一定经济价值。
(十三)奇蹄目(Perissodactyla)
草原奔跑兽类。主要以第三指(趾)负重,其余各趾退化或消失。指(趾)端具蹄,有利于奔跑。门牙适于切草,犬牙退化,臼齿咀嚼面上有复杂的棱脊。胃简单。本目代表种类有: 1.马科(Equidae) 马型兽类。仅第三指(趾)发达承重,其余各趾均退化。颈背中线具一列鬃毛。腿细而长。尾毛极长。门牙凿状,臼齿齿冠高、咀嚼面复杂。野马(Equus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为本科代表。野马原产于蒙古及我国新疆等地,现已绝迹。近年我国从国外向新疆引入十余只饲养种群,长势良好,野驴在我国西北各省普遍分布,但数量不多,应严加保护。
2. 犀牛科(Rhinocerotidae) 体粗壮。前后足各具3个负重的趾。头顶具1—2个单角,系由毛特化所构成,与牛角、鹿角不同。皮厚而多裸露。腿短。亚洲犀(独角犀)(Rhinoceros unicornis)为本科代表。栖于热带沼泽地,具独角。犀角为珍贵药材及饰物,由于滥猎已成濒危物种,犀角已列入国际禁止买卖对象。
(十四)偶蹄目(Artiodactyla)
第三、四指(趾)同等发育,以此负重,其余各指(趾)退化。具偶蹄。尾短。上门牙常退化或消失,臼齿结构复杂,适于草食。除澳洲外,遍布各地。代表性种类有:猪科(Suidae)、河马科(Hippopotamidae)、驼科(Camelidae)、鹿科(Cervidae)、长颈鹿科(Giraffidae)、牛科(Bovidae)等。
哺乳动物--代表
非洲象产于非洲,它们可以生活于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的多种自然环境中,包括森林、开阔草原、草地、刺丛以及半干旱的丛林。
耳朵和长牙都长得较大。象的四条腿看上去像柱子,耳朵披在头颈的两侧。皮厚多褶全身的毛很少。一条长鼻子可以碰到地面象的长鼻子功能很多,除了嗅觉以外,象鼻可以说是象四肢之外的第五肢。象还有一对威武的象牙,平均长度为2-3米重量为25—40公斤,而且十分坚硬,是防御和攻击的最佳武器。
非洲象喜欢在热带稀树的草原上生活。喜欢结群而居,每个象群都由一只老雌象带领。每天最炎热时休息,清晨和黄昏时外出觅食。它们最喜欢吃多汁的树枝,觅食时用鼻子卷取食物,采摘果实。其实象的鼻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当象发怒时,鼻子还可以当作战斗武器,把敢于侵犯伤害它的人或动物卷扔到很远的地方。
象无固定繁殖发情季节。象的孕期一般要18—20个月,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孕期最长。幼象出生时,约重12公斤,身上长有一层棕毛。这一层毛随着长大而逐渐稀少,不过,所有的象在有生之年,身上的毛并不会完全消失。现在早已绝种的古代长毛象,身上长着绒毛和粗糙的长毛。大象是哺乳动物中的“寿星”,一般可活到110至120岁,比起狮子、老虎来要长寿许多。目前野生的非洲象数量已经不多.
陆地上身体最重的哺乳动物。
颈鹿科动物原产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经过1000多万年的演变至今,长颈鹿科动物只剩下两种,它们都生活在非洲,这就是大草原上的长颈鹿和密林深处的霍加狈。
它的头颈和腿都非常长,站起来能达到6米高,就像一座高高的瞭望台。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哺乳动物只有七块颈骨,并不比我们人类或任何其他哺乳动物多。当然了,它们的颈骨要比我们人类的长得多。长颈鹿的长颈长腿,使得它站得高,看得远,容易发现敌情,便于及时拔起长腿快速逃离险境。
长颈鹿胆子非常小,对别的动物很友善。它们虽然能结集大约 20只在一起生活,然而,群居的组织结构较为松散。雄长颈鹿独居,或二、三只雌雄长颈鹿混杂群居的现象很普通。长颈鹿吃多种不同的树叶和嫩枝,但以吃金合欢树叶为主。它们能够吃到连最高的羚也够不着的树叶.它们用梳子般的牙齿折下树叶,伸出比人的前臂还长的舌头将树叶卷进嘴里。长颈鹿的胃分四室,把半消化的食物吐回反刍,每一小块食物大约要咀嚼 40次。
一年中,长颈鹿随时都可以交配,怀孕期为16个月。每胎产1仔,3-5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
长颈鹿是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小鼩鼱分布于从欧洲西部、俄罗斯到我国西北、东北等地。它的外形有点像家鼠,但鼻子略长些、嘴尖一点。小小的眼睛,能顾盼到两侧和后面。小而圆的耳朵,尖细而能伸缩的吻部,赤色的牙齿,齿式也不同于鼠类。体毛主要为褐色,腹面白色。尾巴长而裸露。
小鼩鼱的体长仅4—6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3—5克,可以说是世界最小的哺乳动物了。
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有的鲸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米。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壳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开在头顶。成体全身无毛(有许多种类只在嘴边尚保存一些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一般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胎生,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