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
22 四季之美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作者。
3.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第一阶: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什么景色?
通读课文
课文大意
作者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让我们领略到了四季的美妙景致: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课文资料
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名不可考,“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的称呼。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主要作品:《枕草子》。
会认字
心旷神怡 凛冽 闲逸
yì
kuàng yí
易 错
“凛”读lǐn,不要读成lǐng。
“旷”是三拼音节,不要漏掉“u”。
会写字
黎
漆
幕
晕
愈
怡
逸
旷
免
匆
书写指导
晕
幕
这三个字笔画较多,各部分要写得稍扁、紧凑。
愈
易 错
愈
旷
部首是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月”的第一笔撇变竖。
词语听写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心旷神怡 闲逸 未免 萤火虫 大雁 降临 炭火 火盆 走廊 愈发
近义词
黎明—拂晓 和谐—融洽固然—虽然 降临—来临
情景—情形
反义词
黄昏—破晓 漆黑—雪白
〔红晕〕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朦胧〕不清楚;模糊。
〔心旷神怡〕旷:开朗,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凛冽〕刺骨地寒冷。
理解语
理解词语
学习内容
第二阶:阅读理解
1.品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美。
2.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1. 感受四季的美。
中心句
动态描写
变化过程
色彩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
染上微微的红晕,
动态描写
三幅夜色图
朦胧美
1. 感受四季的美。
中心句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儿翩翩飞舞。
1. 感受四季的美。
中心句
日落过程
动物景物
赋予感情
作者心情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
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声、色、景、情
代表景物
情景交融
中心句
冬日情趣
1. 感受四季的美。
中心句
三幅晨景
闲情逸致
对比鲜明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儿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妙趣
横生
霜雪炭火
情景交融
2. 感悟作者的情感。
作者通过对四季之美的描写,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
四季之美
春 黎明 鱼肚色 红晕 红紫红紫
夏 夜晚 细雨 萤火虫
四季风景皆图画不同时刻韵不同
结构图示
秋 黄昏 夕阳 归鸦 大雁 风声 虫鸣
冬 早晨 落雪 白霜 炭火
学习内容
第三阶:方法学用
动态描写法
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运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常与静态描写一起使用,从不同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多样性,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
第3自然段是对秋天黄昏景色的描写,运用了动态描写。其中“急急匆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夜幕即将降临,乌鸦急于归窠的情景。“比翼而飞”形象地写出了大雁迎着暮色、伴着夕阳,相互陪伴着飞翔的动人画面。作者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秋意图,表现了秋天黄昏的动态美。
那么,怎样运用动态描写法描写事物呢?
1.要写出事物的变化。生活中有些事物处于变化状态,如“鸟在飞、鱼在游、云在变”等;有时同一事物,时静时动,如“湖水有时水平如镜,有时波光粼粼”“树木有时不摇不动,有时随风摇曳”。描写时只有抓住事物的变化,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抓住主要特点详细刻画,可以根据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形状、大小、阴暗、冷暖、疏密、颜色、数量、声音、气味、神韵等方面,来描述景物的动态。借助准确有力的动词、形容词,富于想象力的描摹、修饰,以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其特点更加突出。
动态描写
描写内容与方法
课文内容
事物变化
颜色、形状
动态描写
运动事物
抓住特点
乌鸦、大雁飞
静态事物
火盆与白霜
疏密、声音
冷暖、数量
明亮的月夜
云彩颜色变化
风声、虫鸣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生字检测。
(2)词语检测。
(3)课文内容检测。
第四阶: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
本文写的是四季之美,所以从整体上要通过语调和节奏等的变化,读出不同季节的不同韵味、不同美感。如,第1自然段总体节奏要舒缓,读得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而朗读第2自然段时要注意通过轻柔的语气,营造出夏夜静谧的氛围,朗读描写动态的词语时,要突出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第3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体现出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通过舒缓的语调,读出手捧火盆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课后习题1
背诵课文。
本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写的。第1自然段可以通过想象“朝阳初升”的画面背诵。第2自然段可以通过关键词背诵,如,“固然、也有、即使……也……”。第3自然段可以借助具体景物背诵,如,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等。第4自然段可以关注“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辅助背诵。
课后习题2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课后习题2
第一句中,夏夜里细雨蒙蒙,一切都是昏暗的,而这时萤火虫在迷蒙的雨雾中飞行,闪着微光,突出了安静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第二句再现了夜幕即将降临时乌鸦急于归案的景象,使归鸦变得有情感,让我们不禁想到“斜日寒林点暮鸦”的情景。第三句中,大雁比翼而飞,迎着暮色,伴着夕阳,让人仿佛看到一个优美的动态场景。
选做
(1)清晨最美是公园。清凉的风拂过树木翠绿的枝叶,到处传来清脆的鸟鸣,是那么悦耳。看,有一个小孩子正在雨路上蹒跚学步,那认真的样子,多么有趣啊!
(2)傍晚最美是天空。夕阳将天边的云朵渲染成片片红霞,一会儿,一匹红马驰骋而过;一会儿,一朵红花悄然绽放;一会儿,群峰突起似燃烧的火焰……多彩的晚霞在奇妙地变幻着,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浓墨画成的几笔,显得更加神奇而妩媚。
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1)因为海上风浪太大,叔叔被晃得晕(yūn yùn)头转向,就连船上的水手都有些晕(yūn yùn)船了。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zhāo cháo)窠(kē cháo)里飞去
·
·
·
·
随堂检测
随堂检测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园林的设计十分精妙,游览者( )从哪个角度看, ( )能得到美的享受。
2.对初学英语的人来说,( )前面的东西没有领会, ( )不要着急学后面的东西。
就
都
如果
如果……就…… 无论……都……
无论
随堂检测
本文的作者是( )的( )。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展开描写的。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那一个自然段的( )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日本
清少纳言
时间
中心
学习内容
第五阶:课外拓展
与四季有关的古诗。
课外拓展
四 时
[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与四季有关的古诗
课外拓展
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与四季有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