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六)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0-10 22: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广利河作为连接黄河和渤海、贯穿东营市城区的的主要河流,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成为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广利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
A.有细胞结构      B.有应激性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
2、“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3、下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在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②????????? B.④???????  
C.⑤????????????D.⑥
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物镜与目镜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细胞结构
5、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人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6、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7、下图是张明同学在l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他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d影像,应该(? )
A.用4倍物镜?  B.将标本往上移?
C.用40倍物镜?? D.将标本向下移
8、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学习中使用的一种精密放大仪器。在操作显微镜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  )
A.反光镜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9、济南军区总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
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衰老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生长
10、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有人列举了以下事实,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有消化系统???????????????????? D.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11、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时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核的保护作用???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12、裸子植物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 )
A.有种子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3、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液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4、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理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 D.呼吸方式的不同
15、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16、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开花、结果    B.生殖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没有根、茎、叶分化
17、肾厥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厥生长的是(  )
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 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
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 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
18、下表是某同学对9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成体内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胎生还是卵生
19、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20、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组别操作
结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低/高倍镜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粗/细准焦螺旋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区别于种子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是:
                              
22、图三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C ]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3 ]     ,使物像更加清晰。
23、下面是两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甲、乙两细胞的[D]是 ,它是储存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场所。
⑵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⑶如甲图是桃的果肉细胞,其果实应是由雌蕊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果实属于 。
24、观察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
⑴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是在图中________结构中产生的。
⑵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
⑶与洋葱上皮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25、小陈从市场买回了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
⑴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流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
⑵取另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__________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__________组织。
26、大鲵,别名:娃娃鱼、孩儿鱼。大鲵属有尾两栖类的隐鳃鲵科,大鲵属。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全长一般为44~124厘米,体重0.5~13公斤左右,大的可达2米,体重65公斤左右。两栖动物的“两栖”是指:               。
27、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同题:
 
目镜
物镜

15×
40×

l0×
40×

l0×
10×

15×
10×
(1)________同学在显徽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徽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徼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徽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锥形瓶
观察结果
A
+
B
+ + +
C
-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
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填字母)
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⑵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⑶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
29、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表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相同花盆
大小形状相似的莴苣种子
放置环境
温度

1号
100粒
光照
20 ℃
适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 ℃
不适量
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⑴你发现该探究性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原因是  。
⑵你对实验中的问题作出的修改是: 。作出修改后,对照组是 号花盆。
3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⑵猜想与假设:                            
⑶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合作和交流。重复5次并放5只鼠妇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CADA  CADAD  BCDBD  BABAC
简答题
21、以孢子繁殖,没有种子
22、(1)乙   BCD  (2)细胞核  (3)细准焦螺旋
23、(1)细胞核 (2)清水  生理盐水  (3)器官
24、(1)1  (2)细胞膜  (3)细胞壁和液泡
25、(1)液泡 (2)保护  营养
26、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上生活
27、(1)甲  左下方  (2)不正确,没有液泡 
(3)圆柱体
三、实验探究题
28、(1)C
(2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或“25℃比6℃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答成“微生物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给1分)
(3)低温(用冰箱)保存食品;加热并密封(用保鲜膜密封)保存食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9、(1)不能  有两个变量
  (2)2号花盆中加适量水   1
30、(1)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 (4)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5)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