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章节和综合测试(共3份)(打包优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章节和综合测试(共3份)(打包优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0-10 22:56:26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第1-3节章节测试(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
2、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  )
A.吉祥物海宝   B.国宝熊猫   C.中华龙鸟化石   D.音乐机器人
3、蜗牛全身都是宝,具有食用价值的种类很多。为了研究蜗牛,必须去采集蜗牛,以下寻找蜗牛途径错误的是(  )
A、到潮湿阴暗的地方去找   B、沿着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色痕迹去找
C、夏天雨后到草丛中去找   D、酷暑干旱季节到水泥地上去找
4、夏天人们爱吃味甜多汁的西瓜,原因是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5、如图,可以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是( )
6、下列细胞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⑤液泡,在人体口腔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都有的(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一位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市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在植物体内生长点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 )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10、某植物体内钾的浓度远高于土壤溶液中钾的浓度,但仍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钾。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11、人体的胃和迎春叶都属于器官,是因为二者(  )
A、均由不同细胞构成    B、均由细胞构成
C、均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D、功能相同
1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13、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哪一组结构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
①菠菜中肉 ②桃树的芽 ③玉米根尖分生区 ④人的神经细胞 ⑤桑树茎的形成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14、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15、下图左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右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哪个观察效果最好?(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下图的A~D中,最能体现细胞分化的是( )
18、“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下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19、在2012年学业考试的实验操作考查中,丙同学的实验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右图是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一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0、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观察蜗牛要用到的仪器是       ,分泌粘液的结构是       。
22、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加,该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图2表示的是细胞 的过程,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王明说:“他今年比去年增高了4厘米”,“增高了4厘米”是由于细胞的 造成的。
23、如下图所示的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立体结构的各部分,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你判断的理由是     。
(2)B细胞中,决定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构是 。
(3)A细胞中,西瓜的糖分和带酸味的物质存在于图中的结构是     。
24、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填写。
(1)填写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6、 8、 13、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25、以下生物的结构层次可能有:A、细胞 B、系统 C、器官 D、组织 E、个体,试回答:
(1)一株盛开的牵牛花具有以上哪几个结构层次,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2)小狗具有以上哪几个结构层次,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我们吃的胡萝卜和甘蔗,属于上述结构层次中的 。
26、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
27、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植物叶片泄漏了植物的哪些秘密?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个小组对植物的失水量进行了研究。并把某一植物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失水量记录下来,如下表所示。
(1)观察图表,植物失水量最多的时段是       ;
(2)据此,你建立的假设是            。
时间
失水量(克)
上午7~8点
190
上午9~10
209
上午11~12
221
下午1~2
233
下午3~4
227
下午5~6
213
晚上7~8
190
晚上9~10
100
晚上11~12
90
29、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主要指海拔)和遗传(指不同海拔的植株)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
(2)收集数据:要测量第二年秋天                     。
(3)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试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          。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          。
30、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   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BDDB BCBCB CADAD BDBDD
二、简答题
21、放大镜 足
22、分裂 染色体 分化 分裂、生长
23、(1)A 有细胞壁和液泡 (2)⑧  (3)③
24、(1)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反光间 (2)目镜
25、(1)ADCB  (2)ADCBE  (3)C(或器官)
26、(1)C   (2)左下方
27、(1)①   (2)菊花形
三、实验探究题
28、(1)下午1~2时 (2)植物失水量可能与温度有关
29、(1)野菊株高 (3)假设一:与10米处的野菊高无明显差异  假设二:与原海拔处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
30、(1)废电池对种子萌发可能有影响(或废电池对种子萌发可能没有影响) (2)对照  (3)不能 (4)2  清水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第4节至第6节章节测试(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  )
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 B.蝙蝠能滑翔
C.蝙蝠四肢有爪 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2、李紫薇同学将六种生物以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表,她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受精方式的不同 B.体温是否恒定
C.生殖方式不同 D.脊椎骨有无
3、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4、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5、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
6、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产生种子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下图所示四种植物,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植物中最低等的是甲 B.四种植物都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四种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D.四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8、右图为生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狼与犬
B.狼与狮
C.猫与虎
D.猫与狮
9、在下列几种单细胞生物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A.衣藻   B.草履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10、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菌是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与植物细胞相比,幽门螺旋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11、如图是切开的苹果,从结构上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2、孙悟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水稻 酵母菌  甲流病毒
B.草履虫 醋酸杆菌 衣藻
C.水稻 枯草杆菌 乙肝病毒
D.马尾松 青霉 醋酸杆菌
1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加点的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14、据表分析: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神经系统不发达
15、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16、难忘的2005年5月12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人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
C.转入其他大熊猫基地     D.移入动物园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肾蕨、水绵、香菇 B.酵母菌、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 D.水稻、葫芦藓、大肠杆菌
18、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本领,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小小的单细胞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生活。单细胞生物( )
A.必须生活在水中 B.都是分解者 
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都吸收现成有机物作为营养
19、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有关阐述正确的是( )
A.葫芦藓、蘑菇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20、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你认为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
⑵C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⑶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植物。
⑷E生活在水中,它用    呼吸。
2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⑴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_______动物。
⑵图中C类动物是以_____(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23、4月16日,长鬃山羊“喜羊羊、乐羊羊”和台湾梅花鹿“繁星、点点”入住我市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长鬃山羊有喜好攀爬的习性,梅花鹿擅长奔跑和跳跃,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因此分别为它们设计了假山、仿自然山体的“台阶”和较大的室外活动区。它们各属于什么动物?      。
⑵根据你已掌握的知识判断,它们同属于的最小分类等级_______。
24、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下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 ,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
25、海金沙是一种观叶植物,它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可以推测它属于     植物,因为               。
26、考古学家在考古时,发现了一种动 物化石,化石的形态是:没有前肢,只有后肢,后肢骨长且中空,而且没有牙齿。据你的思考,该动物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中的           。
27、人们常把一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栽种在花盆里供观赏。盆栽的蕨类植物应该放在阳光下还是室内或背阴处?        。应该保持干燥还是应该经常经它浇水?          。
28、1984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
(1)扭角羚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扭角羚的生殖方式是 。
(2)扭角羚是一种大型珍稀动物,要设立 加以保护。
(3)造成生物灭绝的最根本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9、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到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   与甲学者所提到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有的理由是    。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
30、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⑴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⑵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
⑶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
31、中央电视台曾介绍段儒斌发明的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微生物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小明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计,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⑴该实验的假设是               ;
⑵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⑶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2、利用放射线辐射农产品能起到抑制发芽、杀虫杀菌、防止霉变等作用。但是,农产品经辐射后,营养成分是否受到影响呢?小亮与同学们以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开展了探究。他们将实验所用的柑橘分为四组,辐射不同剂量的放射线后, 将它们置于不同温度下贮藏10天,测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维生素C含量,单位是mg/100g。
第l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0剂量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低温
32.0
31.0
25.5
25.8
常温
27.7
27.2
25.4
24.8
高温
19.2
12.6
3.22
2.28
请问:
⑴在辐射剂量不同的四组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第   组;
⑵综合考虑上述信息,你认为如何处理柑橘,既能防止霉变,又能较好地保持营养成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DABA   BDADA   DCBAA   CCCCB
二、简答题
21、(1)B  AE  (2)节肢  (3)蕨类 (4)腮
22、(1)爬行  (2)胎生哺乳
23、(1)都是哺乳动物  (2)纲
24、C  无成型的细胞核
25、蕨类  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26、脊椎  鸟类
27、背阴  浇水
28、(1)胎生哺乳  (2)自然保护区 (3)栖息地被破坏
三、实验探究题
29、(1)四  (2)B
30、(1)水温是否影响水蚤心脏搏动快慢 
(2)甲丁 
(3)载玻片上水温发生变化
31、(1)腐生细菌对落叶的分解可能有促进作用
(2)同种树的叶或质量相等
(3)腐生细菌对落叶的分解有促进作用或在一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分解作用越明显
32、(1)1  (2)置于低温低剂量辐射下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综合测试(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广利河作为连接黄河和渤海、贯穿东营市城区的的主要河流,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成为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广利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
A.有细胞结构      B.有应激性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
2、“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3、下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在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②????????? B.④???????  
C.⑤????????????D.⑥
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物镜与目镜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细胞结构
5、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人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6、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7、下图是张明同学在l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他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d影像,应该(? )
A.用4倍物镜?  B.将标本往上移?
C.用40倍物镜?? D.将标本向下移
8、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学习中使用的一种精密放大仪器。在操作显微镜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  )
A.反光镜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9、济南军区总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
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衰老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生长
10、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有人列举了以下事实,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有消化系统???????????????????? D.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11、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时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核的保护作用???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12、裸子植物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 )
A.有种子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3、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液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4、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理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 D.呼吸方式的不同
15、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16、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开花、结果    B.生殖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没有根、茎、叶分化
17、肾厥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厥生长的是(  )
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 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
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 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
18、下表是某同学对9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成体内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胎生还是卵生
19、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20、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组别操作
结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低/高倍镜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粗/细准焦螺旋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区别于种子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是:
                              
22、图三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C ]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3 ]     ,使物像更加清晰。
23、下面是两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甲、乙两细胞的[D]是 ,它是储存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场所。
⑵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而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⑶如甲图是桃的果肉细胞,其果实应是由雌蕊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果实属于 。
24、观察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
⑴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是在图中________结构中产生的。
⑵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
⑶与洋葱上皮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25、小陈从市场买回了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
⑴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流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
⑵取另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__________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__________组织。
26、大鲵,别名:娃娃鱼、孩儿鱼。大鲵属有尾两栖类的隐鳃鲵科,大鲵属。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全长一般为44~124厘米,体重0.5~13公斤左右,大的可达2米,体重65公斤左右。两栖动物的“两栖”是指:               。
27、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同题:
 
目镜
物镜

15×
40×

l0×
40×

l0×
10×

15×
10×
(1)________同学在显徽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徽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徼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徽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锥形瓶
观察结果
A
+
B
+ + +
C
-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
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填字母)
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⑵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⑶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
29、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表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相同花盆
大小形状相似的莴苣种子
放置环境
温度

1号
100粒
光照
20 ℃
适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 ℃
不适量
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⑴你发现该探究性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原因是  。
⑵你对实验中的问题作出的修改是: 。作出修改后,对照组是 号花盆。
3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⑵猜想与假设:                            
⑶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合作和交流。重复5次并放5只鼠妇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CADA  CADAD  BCDBD  BABAC
简答题
21、以孢子繁殖,没有种子
22、(1)乙   BCD  (2)细胞核  (3)细准焦螺旋
23、(1)细胞核 (2)清水  生理盐水  (3)器官
24、(1)1  (2)细胞膜  (3)细胞壁和液泡
25、(1)液泡 (2)保护  营养
26、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上生活
27、(1)甲  左下方  (2)不正确,没有液泡 
(3)圆柱体
三、实验探究题
28、(1)C
(2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或“25℃比6℃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答成“微生物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给1分)
(3)低温(用冰箱)保存食品;加热并密封(用保鲜膜密封)保存食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9、(1)不能  有两个变量
  (2)2号花盆中加适量水   1
30、(1)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 (4)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5)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