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根据材料说说哪件事促成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洋务运动
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初步发展:
张謇(1853一1926)
张謇,江苏南通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乡兴办实业。此后陆续创办了多家企业学校,在南通开风气之先,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思考: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张謇为什么会弃官从商?
割地赔款如同身受重伤,但通商办厂却毒入腹中。要想解毒,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去办企业,跟他们竞争,以减少外国经济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只有振兴实业,挽救中国的命运!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1895年张之洞奏准朝廷,由张謇试办纱厂。但张謇在当地招商股并不顺利。1896年,张謇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两万余锭领回,作价25万两。
1897年,盛宣怀又认股25万,即所谓“绅领商办”,官股只是“按年取息,不问盈亏”。
1899年正式开始生产棉纱。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
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从筹办到开始生产历时五年,历经坎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所处的艰难环境。
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相当于1899-1911年13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在1920至1921年,上海的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大生股票成为当时市场上“绩优股”,行情天天看涨。
——摘引自《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大生纱厂的繁荣
为什么大生纱厂在1912到1921年发展如此迅速
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材料二:“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的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事业的法令。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期间
荣氏兄弟1912年在上海创办面粉公司
荣德生
荣宗敬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荣氏家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是不易,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大生纱厂顿时转赢为亏,损失巨大,外负债多达400万两。
——《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再度受挫: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夹缝中顽强挣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
①虽有长足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②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
③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人这样形容
近代以前的中国
走
交通基本靠
叩头
见面就要
吼
通信基本靠
交通通信的发展
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近代以来,新式交通工具陆续传入中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移风易俗的新法令(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和废除跪拜礼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
社会生活的变化
之前(长袍马褂)
之前(旗服)
西式餐饮
西式婚礼
之后(西装)
之后(旗袍)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然而,即使在1941年,仍旧可以在三四小时内从外滩中段跑到一点也没有改变的农村地区。乡村相距不到十英里;水稻田和村庄,可以从市区的任何一座高楼大厦上瞧得清清楚楚。这是世界上最为轮廓鲜明、最富于戏剧性的边界之一。传统的中国绵亘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特点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课堂小结
发展:甲午战争后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变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再度受挫: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发展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