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芣苢》《插秧歌》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芣苢》《插秧歌》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30 14: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难忘20世纪70年代秋天的傍晚,在橘色的夕阳下,人们吆喝着将一车车的红薯推上沙土岭,萧条寂寞的山岭一下子热闹起来。男人左手扶着装有锋利切刀的擦薯板,躬身用腹部顶住使其稳固,右手握着红薯飞快地上下搓动。随着“呱嗒呱嗒”富有韵律的节奏,红薯片顺着锃亮的刀刃一片一片地落下来,一会儿便是一座白花花的小山。这时,女人和孩子便双手麻利地将一堆堆红薯片摊开。很快,漫山遍岭便呈现出一片片灰蒙蒙的银白,与渐渐来临的夜幕融汇在一起。夜幕里,人们燃起保险灯——一种能遮风挡雨的风灯,继续紧张地忙碌着。风灯闪闪烁烁,若明若暗,仿佛是从天空散落在山岭上的星斗。灯影里的沙土岭在飒飒的秋风里不再显得粗暴、冷漠,而是楚楚可怜。那时,不论多么累,①               ,努力地支撑着,跟在大人身边,干提灯的活儿。我欣赏着大人那优美的切红薯片的动作,不住地在心中祈祷,手千万不要碰到刀子啊。②               ,不是随便一个人上去都能干的,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手指,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受伤的。提灯实在提烦了,我便把灯挂到槐树枝上或支起的独轮车车架上,坐在岭顶,沐着秋风,望着四面八方的风灯发呆。风化的沙土岭上,一片繁忙的喧哗,一派丰收的喜悦。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B.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C.“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2019江苏)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 ②插秧 ③车水 ④打稻
B.①织布 ②车水 ③插秧 ④打稻
C.①打稻 ②插秧 ③车水 ④织布
D.①打稻 ②车水 ③插秧 ④织布
5.(2021江苏泰州高一上期末)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上海建桥学院近日开设了一门特殊的《劳动教育》课,②劳动素养将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③若万一考核不过学生则无法毕业。④学校100亩劳动基地将完全由学生进行养护、播种、采收,⑤学生还将结合专业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为将来开展复杂性、创造性劳动打基础。⑥这一课程的开设目的旨在希望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后,⑦能深刻体验“一粥一饭之不易,一丝一缕之艰辛”,⑧更希望学生能深入了解中国千百年发展至今的农耕文明,⑨洞悉老祖宗所创造的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⑩因而树立文化自信。
                                                
                                                
                                                
6.(2021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上期中)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出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
7.微写作。
选择一个劳动场景(如采草莓、采茶叶、采棉花等),仿照《芣苢》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展现劳动的推进过程。
                                                
                                                
                                                
                                                
                                                
                                                
三年模拟练
一、(2021安徽安庆一中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于归:女子出嫁。②(fén):肥大。③蓁蓁(zhēn):叶子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歌,全诗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对出嫁女子建立幸福家庭的美好祝愿。
B.本诗反复使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其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C.本诗运用重章叠唱的结构手法,这种手法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诗歌的主题,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突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D.本诗以浪漫的婚姻生活为描述对象,以桃喻新娘,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请从比兴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二、(2020湖南怀化高一下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9分)
乡村四月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的“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了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
B.子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本诗化用“子规啼血”的典故,与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
D.这首诗笔调清新明快,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4.()简要分析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三、(2021山东菏泽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5—6题。(9分)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注]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春日田家
宋 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注] 赛:古代祭祀酬神,此处指春季的赛神活动。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首诗前两句写绿色的桑树高高低低,与平坦的地势形成了参差之美,具有明显的农家特征。
B.第一首诗后两句描写当地春天雨后,新枝嫩叶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鸟鸣花繁的绚丽景象。
C.第二首诗纯写实,从田间写起,先写黄雀,后写山叟,再写种树,最后写节气,娓娓道来。
D.两首诗的内容都带有鲜明的节令特点和地域特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6.()这两首诗都写了农人的活动,在对象选择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标示注释内容。A.破折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B.破折号的作用是标示注释内容,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C.破折号的作用是标示声音的延长。D.破折号的作用是用于引文后,标示作者。
2.答案 ①我都会千方百计驱除睡意 ②切红薯片是个技术活儿
解析 第①空,根据横线前的“不论多么累”和横线后的“努力地支撑着”可知,所填句子的大致意思是不让自己睡,故此处可填“我都会千方百计驱除睡意”之类的内容。第②空,根据横线前的“我欣赏着大人那优美的切红薯片的动作”和横线后的“不是随便一个人上去都能干的”可知,切红薯片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故此处应填“切红薯片是个技术活儿”之类的内容。
3.答案 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闪闪烁烁、若明若暗的风灯比作“从天空散落在山岭上的星斗”,生动形象。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土岭人格化,展现了夜幕下秋风中的沙土岭带给人的感觉。③使用叠词“闪闪烁烁”“飒飒”,突出了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
解析 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手法、用词和句式等角度分析。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风灯闪闪烁烁,若明若暗,仿佛是从天空散落在山岭上的星斗”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再显得粗暴、冷漠,而是楚楚可怜”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闪闪烁烁”“飒飒”为叠词。答题时,先指出句子所用的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4.C ①中的“连枷”是一种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与打稻相关;②由“种密”“移疏”“行间”等信息可以判定这是描写插秧的场景;③中的两句诗出自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走云阵”形容水流入稻田后的样子,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水车灌溉稻苗的场景;④中的“机杼”是用来织布的。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③删去“若”或“万一”;④将“养护、播种、采收”改为“播种、养护、采收”;⑥删去“目的”;⑩将“因而”改为“从而”。
解析 ③“若”与“万一”都表假设,重复赘余,应删去其一;④“养护、播种、采收”语序不当,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应该先“播种”,再“养护”,最后“采收”;⑥“目的旨在”句式杂糅,应删去“目的”;⑩强加因果,此处“洞悉老祖宗所创造的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应该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条件,故要用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应将“因而”改为“从而”。
6.答案 (示例1)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别人分享。
(示例2)生活的甘甜或酸涩,是要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从语境中寻找突破口,由事物的“理”想到生活的“理”。孩子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孩子想要的是拿来就吃,但现实是要剥皮,这是孩子的主观意愿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妈妈的回答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矛盾,并由橘子延伸到为人处世,对“剥皮”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孩子的第二个问题的矛盾是橘子的果肉不是一个完整的,而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答题时,可以从“分成一小瓣一小瓣”延伸到为人处世方面。
7.写作指导 写作时,首先要注意劳动场景的前后顺序的安排,切忌杂乱无章,可按照“采前—采时—采后”的顺序来写。重章叠句最大的特点是动词的变换,可根据所选劳动场景中人们劳作时的动作、神态等锤炼动词。
三年模拟练
1.D “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错,本诗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并没有“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而且《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才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答案 ①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祝福与赞美;②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子、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③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 比兴是《诗经》的重要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本题要求赏析诗歌对比兴手法的运用,答题时,既要答出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又要结合诗歌答出运用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共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开花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树的生长过程相适应,浑然一体。第一章以桃树枝头鲜艳盛开的桃花来比喻新娘的年轻娇美,第二、三章则是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头茂密繁茂的叶子来比喻新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表示对其婚后美好生活的祝愿。
3.B 此处并没有用典,也与李白诗句的意蕴相去甚远。“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了“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4.答案 繁忙的四月,村子里闲人很少,村民们刚刚完成了养蚕种桑的工作,又去插秧了。这两句用直白晓畅的口语勾勒出乡村四月农家紧张忙碌的生活,繁忙之中又透露着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解析 诗歌后两句主要叙述了江南初夏繁忙的农事,从“才了”“又”中可以看出乡村四月的农人极为繁忙,且此时乡村“闲人少”,诗人由自己的所见,表达了对辛勤劳作的农人的赞美之情。
5.C “纯写实”错误,“明朝种树”不是写实。
6.答案 ①欧诗选择农人祭祀田神后欢声笑语的场面,表现了兴旺热烈的农村生活。②宋诗选择山叟话旧、夫妻夜谈等细节,表现了自由的乡村生活。
解析 第一首诗中,“赛罢田神笑语喧”的意思是田神赛事已经结束,可笑语仍喧喧,诗人选取农人祭祀田神后欢快热闹的场面,表现了田家生活兴旺热烈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民同乐的态度。第二首诗中,“山叟相过话旧闻” 写几位老人正兴致勃勃地走在山间的小道上, 他们相遇后叙旧情,拉家常。“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写晚上喂牛时,当家的叫醒老伴,商量明朝春分种树的事情。在诗人的细节描写下,夫妻间原本简单的生活片段变成了一幅淡淡的山村风情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自由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