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
基础过关练
(2021山东新泰一中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琵琶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典文学中与琵琶相关的诗文 ,但于唐代尤甚。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未听其声,不见其人,单看这字句,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已清晰显现。
琵琶曲类型多样,风格多变,气象万千。明清时期,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琵琶武曲和以《塞上曲》《月儿高》为代表的琵琶文曲便广泛流传,至今仍是琵琶曲中的经典。然而世殊事异。近代以来,琵琶乐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西洋乐逐步传入国内,钢琴、小提琴渐渐显现于舞台,中国古典民乐日益式微,不复往日光彩。及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 ,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
( )。一曲《霸王卸甲》,快慢交织、沉郁悲壮的旋律,将霸王项羽垓下之战的情绪流转 地呈现出来,楚汉决战的历史图景也随之铺展开来。在极富张力和故事性的曲调中,我们能听到项羽心中的悲愤与凄凉,犹如落寞英雄的夕阳挽歌。对比《十面埋伏》中以刘邦为视角的高昂激越、 的节奏,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曲风,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成王败寇的残酷也更深地映入人们心间。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观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这份味道,西洋乐很难给得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 酣畅淋漓 大气磅礴
B.汗牛充栋 蔚然成风 酣畅淋漓 气贯长虹
C.浩如烟海 蔚然成风 淋漓尽致 大气磅礴
D.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气贯长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
B.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
C.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
D.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2021广东普宁高一上期末)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写序号)
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枨触天涯迁谪恨
(1)上联:
下联:
①堤建西湖 ②心在苍生 ③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神归东洛 ⑤笔诤时政 ⑥万户争传新乐府
(2)上联:
下联:
5.(2021天津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三中高一上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约3000篇诗作,① 。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②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③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在盛情邀请下出场时的那种羞怯的神态。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以两组叠词进行对比,写出乐声沉重舒长和轻细急促的不同特点。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琵琶曲“时而流畅,时而滞涩”的句子是“ , ”。
(4)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器物的破裂声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高昂激越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
(6)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梦忆往事,不知不觉泪水纵横,梦断妆残的句子是“ , ”。
(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 , ”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了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7.微写作。
优美的旋律往往会让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请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描绘最让你心动的一首乐曲。要求:能写出乐曲传达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不少于100字。
三年模拟练
一、(2021山东济宁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
琵琶亭
祖无择①
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动闲愁。
《霓裳》《绿腰》②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
贾傅有才悲鵩鸟③,楚骚终古怨灵修④。
莫言司马青衫湿,今日行人亦涕流。
[注] ①祖无择(1011—1084),字择之,上蔡人。当初,祖无择与王安石共同知制诰,后因得罪王安石被贬职。②《绿腰》:即《六幺》。③悲鵩鸟:贾谊谪居长沙时曾作《鵩鸟赋》。④灵修:君主,屈原《离骚》里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夜晚乘船来到湓江,驻足琵琶亭下,浮想联翩,心中升起了一缕愁绪。
B.白居易当年请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如今已杳无声息,只有江边景色依旧,给人以昔盛今衰的感觉。
C.“枫叶荻花空自秋”中的“空”字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传达了诗人寂寥落寞的情绪。
D.颈联运用典故,以古人自况,借贾谊、屈原的遭遇来表明自己的处境和心志。
2.()诗人为何会想到“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二、(2021重庆綦江高一上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9分)
琴 茶①
白居易
兀兀②寄形群动内,陶陶③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④,茶中故旧是蒙山⑤。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注] ①白居易的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这一年他五十五岁,因病请求朝廷免去他苏州刺史的职务,开始过着闲散的退居生活。②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③陶陶:和乐貌。④渌水:琴曲名。诗人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⑤蒙山:茶名,即蒙山茶,四川邛崃山脉中蒙山顶上出产的茶。
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一生任性而为,与官场相悖,故寄身其间屡受排挤,流露出落寞之情。
B.诗人在中间两联写自己抛官以后无官事烦扰、不用为功名读书的清闲以及以琴、茶为友的惬意。
C.诗人在尾联说自己虽家境贫寒,但现在与琴、茶为伴,谁能说自己不和人交往呢
D.本诗语言通俗易懂,表达了诗人退居生活的怡然自得,也蕴含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
4.()本诗的颈联“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此联的精妙之处。(6分)
三、(2021山东威海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9分)
听郑五愔①弹琴
孟浩然
阮籍②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注] ①郑五愔: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②阮籍:三国时魏人,“竹林七贤”之一。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将郑愔比作阮籍,描绘了郑愔与朋友在竹林豪饮畅弹的欢乐场景。
B.诗歌颔联通过“下”“拂拭”等词语,描写了郑愔弹奏时潇洒不羁的样子。
C.“不觉夕阳沉”点明天色已晚,既写出听琴者的浑然忘我,也衬托了郑愔的高洁。
D.本诗语言清新明净,平淡自然,典故的运用使诗歌内涵丰富,形象饱满。
6.()不同音乐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比较孟浩然听郑愔弹琴与白居易听琵琶女演奏(并自述身世)后不同的心理感受。(6分)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此处语境说的是“古典文学中与琵琶相关的诗文”非常丰富,应选用“浩如烟海”。②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此处语境说的是“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在当时盛行,应选用“蔚然成风”。③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常形容书法、绘画形体饱满,笔意流畅;也形容文艺作品中感情抒发得极为充分。此处语境说的是《霸王卸甲》的旋律将霸王项羽垓下之战的情绪流转详尽、透彻、充分地呈现出来,选用“淋漓尽致”或“酣畅淋漓”均可。④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修饰音乐的“节奏”,应选用“大气磅礴”。
2.B 第二段结尾提到“西洋乐……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括号后面的内容主要讲中国民乐的独特味道,从前后衔接的角度看,括号内补写的语句应起过渡作用,上承“西洋乐”,下启“中国民乐”,突出中国民乐的独特魅力,据此可排除A、C两项。“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与“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之间存在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据此排除D项。故选B。
3.答案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一种人心的反思。
解析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乐曲不能“观赏”,可将“观赏”改为“欣赏”;二是语序不当,应先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再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两者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关系。
4.答案 (1)上联:①④ 下联:②③
(2)上联:⑤②⑥ 下联:①④③
解析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谐、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遵循“仄起平收(落)”的原则,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答题时,结合《琵琶行》的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对材料进行组合,使之在形式和内容上符合对联的要求即可。
5.答案 ①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 ②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 ③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
解析 第①处,根据前文“不仅留下约3000篇诗作”可知,所填写的句子应含有关联词“还”或“而且”;后文主要阐述了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所以此处应填写“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之类的语句。第②处,前文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论点并说明了“情”,后文说明了“义”,可见横线处应说明“言”和“声”,再根据“内容”“效果”等词和对诗的基本认识可知,此处应填写“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之类的语句。第③处,根据上文“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可知,所填写的句子应说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活动是如何产生的。前文引用了白居易分析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活动的话,横线后的内容对应的是“情者系于政”,故横线处的内容应对应“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所以此处可填“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之类的语句。
6.答案 (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4)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5)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7)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7.写作指导 音乐是抽象的情感符号,往往要用心听过之后才能有所体会。比喻的手法能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让人通过文字的描述感受到乐曲的韵味。写作时,要注意寻找与乐曲所传达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喻体,做到描写与抒情的完美融合。
三年模拟练
1.B “给人以昔盛今衰的感觉”于文无据。
2.答案 (1)因为白居易当年被贬,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并序》,诗人此时的境遇、心情和当年的白居易十分相似。
(2)①表达了诗人被贬谪,不被重用的苦闷怨恨及落寞伤感之情。
解析 第一问,由注释①可知,诗人与白居易有着相似的遭遇,他来到白居易曾经被贬的地方,触景生情,怀古伤今,自然就会想起当年白居易留下的“司马青衫湿”的诗句。第二问,答题时可紧扣诗句中表达情感的内容进行分析,“贾傅有才悲鵩鸟,楚骚终古怨灵修”,一“悲”一“怨”,透露出诗人被贬谪的苦闷怨恨之情;“今日行人亦涕流”表达了诗人不被朝廷重用的落寞伤感之情。
3.C “诗人在尾联说自己虽家境贫寒”理解错误,“穷”在此处是“不得志”之意。
4.答案 ①此联中“唯”字用得甚为精妙。“唯”是“只有”的意思,诗人以听琴作为退居生活的消遣,而琴曲之中最爱听的只有《渌水》,此曲像欢快的溪流歌唱般悦耳,表明诗人内心的平和愉悦。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对茶以“故旧”相称,说“蒙山茶”是自己的老朋友,表明诗人对琴、茶相伴的生活的喜爱之情。③此联承上启下。承接上联“老更闲”,“闲”的主要内容是闻琴品茶;引出下联诗人的感慨,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闲生活的自得其乐,也暗含了诗人病而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的无奈。
解析 赏析诗句的精妙之处,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从用词、修辞手法、结构等方面来分析。从用词上看,颈联前一句“琴里知闻唯渌水”是说琴曲中最爱听的只有《渌水》,为了突出对这一琴曲的喜爱,诗人用“唯”进行强调。另外,结合注释④可知,诗人最爱的《渌水》就像欢快的溪流歌唱般悦耳,诗人说自己最爱此曲是为了表明其平和的心境。从修辞手法上看,颈联后一句“茶中故旧是蒙山”中,“故旧”本指老朋友、旧相识,诗人把蒙山茶当作老朋友,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退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从结构上看,颔联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呈现了诗人赋闲后的惬意悠闲之状,颈联写诗人听琴品茶,展现“闲”之态,这是承上;尾联“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抒发了诗人由颈联所写的清闲生活而引发的感慨,所以颈联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C “也衬托了郑愔的高洁”错误,“不觉夕阳沉”是说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光阴流逝而浑然不觉,从侧面衬托了郑愔的琴艺高超。
6.答案 ①本诗中的琴声让孟浩然感受到了山水意趣,引发了他对寄情山水的向往之情;②《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的演奏勾起了白居易被贬谪后沦落天涯的悲苦凄凉之叹。
解析 此题要求从听者的角度比较两首诗中的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答题时应紧扣诗歌中有关“心理感受”的诗句展开分析。《听郑五愔弹琴》中,“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是说孟浩然志在山水,郑愔的琴音也含志在山水之意,二人志趣相投,郑愔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引发了他对寄情山水的向往之情。《琵琶行并序》中,最后两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在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和对身世的叙述之后而产生的共鸣,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凄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