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反对党八股(节选)》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反对党八股(节选)》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30 14:5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    ,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文章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用来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作为“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    ,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    。(    ),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之风,古文运动让中国散文的发展耸起又一座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全党文风    。而当下,去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层出不穷 夸夸其谈 信口雌黄 涣然冰释
B.层出不穷 夸大其词 子虚乌有 焕然一新
C.不胜枚举 夸夸其谈 子虚乌有 涣然冰释
D.不胜枚举 夸大其词 信口雌黄 焕然一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
B.“跪求”“哭晕”本用来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作为“口头禅”。
C.“跪求”“哭晕”本用来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
D.本是“跪求”“哭晕”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网友说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的使用,“跪求体”“哭晕体”的出现
B.有网友说“哭晕体”“跪求体”的出现,“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的配合使用
C.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的出现,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的使用
D.出现了网友说的“跪求体”“哭晕体”,并配合使用“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
4.(2021湖南雅礼中学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式,就很有必要。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的罪状之一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 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 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 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的效果。
                                                
                                                
5.(2021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下面这份倡议书,有多方面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
全国网络作家:
目前,网络文学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坚持正确的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积极传递正能量。
二、必须走出书斋,不做“码字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塑造新形象,讴歌新时代。
三、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推进“网文出海”,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良好形象和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只要我们心存质量意识,就能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网络作家联盟
2021年1月5日
                                                
                                                
6.微写作。
(2021广东中山高一上期末)类比思维就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从一个事物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个事物的可能特征的思维方式。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 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
(选自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有删改)
请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运用类比思维的方式写一段文字。要求:主题突出,文意完整;70个字左右。
                                                
                                                
三年模拟练
(2021广东肇庆高二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语言是文化的天然载体,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以多样化的艺术样式保存、传播方言,不仅可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让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活力。尤其是在网络文艺兴盛的当下,寻找新的文艺形式和表达空间来唤起方言新的生命力,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方言让文化传承开新花
考察方言与文艺样式的渊源,可以发现,传统的地方曲艺最能体现方言的文化特点,比如秦腔、豫剧、粤剧等,合辙押韵的戏词依托方言特色,唱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将地域文化与方言结合起来的音乐形式是网络原创歌曲,像网络空间里大受欢迎的陕西方言民谣《西安人的歌》、微电影主题曲《重庆的味道》,用方言演唱,再配上地域的美食美景,不仅是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寄托乡情的载体,也是网民了解城市文化的有效路径。方言网络歌曲为方言的传承找到了舞台,同时也让方言摘掉了“土”和“俗”的标签。川渝风味的说唱、三秦大地的摇滚,成为网生代追捧的新时尚。川渝说唱歌词,具有四川青年文化的地域性,成为青年人享受生活、敢耍爱玩的生活写照。四川话那种脆生生、活泼泼的腔调和韵味,天然具备接地气的基因,像《精神小伙听令》里的“整起来”“懂了撒”,不仅形象鲜活,也易于流传。
方言利于情绪和情感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方言作品的兴起,满足了个体的自我表达,获得了社群文化的认同。方言成为短视频的常见声道,是因为方言在连接情感、渲染气氛、拉近距离、强化认同上具备传播优势。研究表明,母语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今互联网上的情绪传播成为主流。网友们通过情绪,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职业来确认社群归属。感性类内容通常将私密的议题带入公共领域,在激发受众情绪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归属感。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者的个性方面,方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少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找寻语言的源头。方言作为一种叙述方式,常能使作者的语言别具风格,像莫言作品中地域色彩浓厚的生活用语,贾平凹作品中文白夹杂的商洛方言,金宇澄《繁花》中通篇的上海话思维,成就了作家语言的独特性。网络语言作为新的语言现象,折射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方言不仅是告别故乡的人纾解乡愁的出口,也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对地域风情和乡村生活进行想象的一种凭借,是连接乡土中国与城市空间、连接传统话语与二次元表达的全新网络文化景观。
彰显方言的文化魅力
当前,方言网络文艺大多为自媒体生产,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些作品难免存在内容粗俗化、制作粗糙化、趣味粗鄙化的情况。方言网络文艺创作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从而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网络语言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要坚持审美趣味的引导和高质量的方言内容生产。网络文艺尤其是方言创作长于日常表达,但日常不等于一地鸡毛、无聊琐碎。如何在小人物的平凡日常中发现美、记录美,表现有温度的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是方言网络文艺创作努力的方向。方言网络文艺作品应该以文化为起点,用方言的魅力建立地域文化自信,让那一份乡愁成为文化传承最美的寄托。
(摘编自刘亭《方言网络文艺别沉溺于“土味”》,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1日)
材料二:
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百味杂陈,可总也少不了一点儿盐——有盐才有味儿。远的不说,就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 哪一部不是总有一点儿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 《西游记》有诙谐风趣的淮安方言,《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红楼梦》则更是集各地方言之大成,苏北、常州、南京、北京等地的方言大放异彩,在小说里穿插自如,恰似一首大合唱。一地方言成一家“盐”,来自各地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盐”撒进了自家的作品里。无论读者有啥口味,喜好啥味道,总能在文学作品的方言中,找到获得感与归属感。这当然是方言的魅力,也是方言总能活跃在文学作品中的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至今已上百年,各地方言屡屡被作家们注入作品之中,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新鲜滋味。沈从文以《边城》开创了湘西方言文学,李劼人以四川方言写的《死水微澜》引人入胜,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中不乏四川方言,老舍以北京方言创作了不朽的《骆驼祥子》,后来,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更多中国读者在“秦腔”中品悟到了“最美的平凡”。总之,中国方言文学的版图一直都在,也一直百花齐放。
(摘编自肖伊绯《大师笔下的方言之美》,
《北京晚报》2020年2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网络文艺中充分展示方言的魅力,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传统并使之焕发活力,而且能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
B.方言网络文艺创作的方向,就是以身份最低微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美好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精神的慰藉。
C.《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是因为它们自如运用各地方言,创作了很多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受到了读者热捧。
D.“新文化”运动以来,沈从文、李劼人、巴金、老舍等名家无不善于运用方言,他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言用于新文艺形式,就有可能摘掉“土”和“俗”的标签,充分地展现文化的魅力。
B.有些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是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
C.方言能够纾解乡愁,告别故乡的人在作品中看到或听到故乡的方言,常会找到归属感。
D.古代文学在运用方言上水平很高,成就颇大,《红楼梦》就是其中一部代表性作品。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分)(  )
A.作家赵树理运用方言可谓炉火纯青,这使其小说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B.发表于《收获》月刊的长篇小说《繁花》运用了大量上海方言,其语言有很强的地域性。
C.网络小说《盐女》用了很多涉及井盐制造工艺的方言词语,语言明显具有四川自贡特色。
D.网络小说作家不可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创作文艺作品时在使用方言上应防止出现怎样的问题。(4分)
                                                
                                                
                                                
                                                
                                                
                                                
5.()材料一的小标题有何作用 前两个小标题与第三个小标题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回答。(6分)
                                                
                                                
                                                
                                                
                                                
                                                
                                                
                                                
五年高考练
论述类文本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20江苏,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2分)
谈诗歌朗诵
朱光潜
  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优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那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这不免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
人民为什么爱诗歌 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不妨把《霸王别姬》《林冲夜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话剧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在我看来,朗诵诗歌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
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这只是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要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式的朗诵能维持到两千年左右,不能单是凭习惯的惰力,因为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如实地表达出来。假如这个看法略有一些道理,我们也就可进一步认识到诗歌的朗诵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办法。
目前诗歌朗诵不少是侧重表达感情的,有时是近于表演的。在节奏上大半不但不是“长言”,而且比语言的自然节奏还要快一点,急促一点,低徊往复的少。这和我们过去朗诵的传统显然有很大的距离。责任当然不能完全在诵诗人,毛病恐怕大半还是在诗本身。如果诗本身见不出音乐美,诵诗人当然就不能凭空添上音乐美。这就要求诗人们在语言和音律上多下更严肃的功夫。诗歌朗诵已经把诗歌的语言和音律问题很突出地提出来了。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戏曲中的台词与话剧台词要求不同。
B.朗诵中低徊往复是表达深永情感的需要。
C.过去的诗文评家认为诵诗是懂诗的前提。
D.旧诗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直接指出了诗歌朗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了全文的论题。
B.文章举《霸王别姬》之例,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C.未经音律形式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诗歌朗诵表达出的感情易流于生糙。
D.诗歌朗诵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朗诵者,诗歌本身的音乐美也非常重要。
3.如何纠正诗歌朗诵中“演话剧念台词”的倾向 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①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语境说的是“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不断出现,应选“层出不穷”。②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语境是说这些标题夸大了事实,应选“夸大其词”。③子虚乌有: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两个成语的使用对象不同,前者是“事物”,后者是“人”。语境说的是“内容(杜撰的事情)”,应选“子虚乌有”。④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一样消散了,比喻嫌疑、误会一下子消除了。语境说的是“文风”,与“嫌疑、误会”没有关系,应选“焕然一新”。故选B。
2.A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跪求’‘哭晕’本用来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句式杂糅,可改为“‘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或“‘跪求’‘哭晕’本用来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二是“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作为‘口头禅’”句式杂糅,可改为“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故选A。
3.C 根据主次关系,应将“‘跪求体’‘哭晕体’的出现”放在“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的使用”之前,据此可排除A项。前文都是将“跪求体(跪求)”放在“哭晕体(哭晕)”之前,这里的表述应与前文保持一致,应先说“跪求体”,再说“哭晕体”,据此可排除B项。后文“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中“感觉”所承前省略的主语应是“网友”,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C。
4.答案 写议论文要有读者意识。
解析 要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首先要理清语段层次,然后提炼出主要信息加以概括。“人们发表议论……就很有必要”为第一层,主要是提出观点——发表议论要考虑读者的情况;“毛泽东所说的……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为第二层,主要是从反面论证写议论文时要看对象(读者);“写作前可仔细思考……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的效果”为第三层,主要是从“怎么做”的角度谈写作前要思考哪些与读者有关的情况。综上所述可知,整个语段是围绕“写议论文要考虑读者的情况(有读者意识)”展开论述的。
5.答案 ①“全国网络作家:”顶格书写;②在“坚持正确的创作”后加上“导向”;③删除“必须”;④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解析 ①“全国网络作家”是称呼语,其与后面的冒号应该顶格书写;②“坚持”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可以在“坚持正确的创作”后加上“导向”;③“必须”语气太过强硬,不符合倡议书的语体风格,应该删除;④“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而“我们心存质量意识”显然不是“能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充分条件,应改为“只有……才……”。
6.答案 (示例)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越发突出了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符合当前实际的。
解析 类比思维可理解为类比论证,是一种根据已知事物的某种特点,通过比较来证明类似的另一事物也有这种特点的论证方法。其效果是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本题要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写一段文字,可以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也可以论证其重要性。写作时首先找出其近义词或者同义词,如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勠力同心、互利共赢等;然后根据生活经验找出可类比的事物或现象,如“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最后加以论证。注意语言表达力求简洁、生动、准确。
三年模拟练
1.A B.“以身份最低微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曲解文意。原文“如何在小人物的平凡日常中发现美、记录美,表现有温度的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是方言网络文艺创作努力的方向”,并未明确表明以“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且原文中“小人物”前面没有“身份最低微”的限定。C.强加因果,原文“就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恰似一首大合唱”只是说四大名著中都含有方言,并未表明《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是因为“它们自如运用各地方言……”。D.“他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扩大了范围,根据原文“沈从文以《边城》开创了湘西方言文学……老舍以北京方言创作了不朽的《骆驼祥子》”可知,沈从文、李劼人、巴金、老舍等名家的作品中,只有一部分作品是运用方言的杰作,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
2.B “方言最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错误,原文说的是“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者的个性方面,方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C 材料一主要谈的是方言网络文艺的价值、意义以及方言网络文艺的创作方向,A、B两项的作品不是网络文艺作品。D项中的网络小说属于网络文艺作品,但选项内容与方言无关。
4.答案 ①媚俗。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②不适量和不自然。方言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是“盐”,要适量;同时要自然一点儿,切勿做作。(意思对即可)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根据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然后进行提炼概括。材料一主要在“彰显方言的文化魅力”这一部分谈及了当前方言网络文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创作方向,由“方言网络文艺创作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从而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可概括出答案第①点。材料二中作者将方言比作“盐”,通过“少不了一点儿盐”“来自各地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盐’撒进了自家的作品里”中的“一点儿”“自然而然”等词语说明创作文艺作品时使用方言要适量、自然,不可做作,由此可概括出答案第②点。
5.答案 作用:①每个小标题都是本部分内容的总括,有利于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大意。②小标题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侧重点:前两个小标题侧重于论述方言的作用,第三个小标题侧重于论述如何运用方言,以展示其魅力。
解析 题干有两个问题,一是“小标题有何作用”,二是“前两个小标题与第三个小标题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文章中的小标题通常具有以下作用:(1)突出中心,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2)从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3)形式相对一致,能够体现语言的工整之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材料一中三个小标题都概括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前两个小标题“方言让文化传承开新花”“方言利于情绪和情感传播”很明显是从方言在作品中的作用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三个小标题“彰显方言的文化魅力”的陈述主体发生了变化,是从方言网络文艺如何彰显方言的魅力这一角度进行论述的。
五年高考练
1.D 原文第四段说“言之不足,故长言之”,意思是“说话不足以尽兴,就拖长了声调来说”。
2.B 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列举《霸王别姬》《林冲夜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诗歌具有音乐美,而将这些剧目的台词改成白话,并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便展现不出这种美感,并不是B项中提到的“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3.答案 体现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做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向民族传统学习,借鉴“长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总结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可知,演话剧念台词与朗诵诗歌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演话剧念台词”的方式去朗诵诗歌,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在两个方面:一个在人,一个在诗歌本身。因此,可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根据文中相关内容提炼概括出纠正方法。
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四步骤
  (1)通读全文,获取文章信息
  ①从重要的词语中获取信息。②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③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2)审读题干,确定信息范围
  分析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明确重要信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切忌以自己对文章的感性认识来代替作者的思路,给出武断的结论。
  (3)文题比对,辨析转换信息
  ①研究转述性语句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表程度或数量的词,表主体或对象的词,表时间或地点的词,表已然或未然的词,表整体或部分的词,表肯定或否定的词,等等。
  ②将选项中的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比照,看其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与原文相同。
  ③文题比对时,对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述形式、找不到相关词语或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
  (4)归纳整合,完成信息重组(适用于主观题)
  ①整合信息的依据是题干要求和原文信息,要把原文中符合题干要求的有关词语或句子,尤其是重点词语,作为整合的主要对象。
  ②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句通顺,必须做到:弄清题干中原文语句和命题者的语句,题干中的原文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考生明确答题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