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城镇化 能力
一、复合题
1. 读 2005 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
B.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C.城市中心衰落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2. 智慧低碳城镇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技术(ICT)、“3S”技术和云计算等的迅速发展,将城镇的智能信息化与低碳生态化相结合,强调智慧、低碳、有弹性的现代化新型可持续的城镇发展模式。如图示意智慧低碳城镇建设的理念。读图,完成下列两小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在智慧低碳城镇建设中 GIS 的应用主要表现为(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信息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2).下列措施中符合智慧低碳城镇建设理念的是( )
A.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市容
B.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C.将城市路灯全部换成太阳能路灯
D.倡导工业企业全部向乡村搬迁
3. 2019 年杭州市发布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江发展 2019 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三方面安排了 119 个重点项目。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主要是优化沿江市域城镇体系。图 1 为“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发展变化示意图”,图 2 为部分年份的杭州市城镇化进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写出杭州市 1978—2010 年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2).指出未来钱塘江地区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 2018 年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 59.58%(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 43% 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镇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完成下列两小题。21教育网
(1).我国城镇化的“水分”主要是指( )
A.城镇基础设施的滞后
B.众多农民工进入城镇造成的伪城镇化
C.快速的郊区城镇化引起的城市扩张
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镇化
(2).“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哪个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A.大城市病
B.逆城镇化
C.城市污染
D.房价上涨
5.《 2019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支持加装电梯”。如图为重庆市渝中区某东西向住宅楼,正南面加装电梯后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原因可能是( )
A.老旧小区即将到使用年限
B.老旧小区中老年人口较多
C.为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
D.为带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2).图示房屋加装电梯最明显的影响是( )
A.加大噪声干扰
B.影响建筑美观
C.减少公共空间
D.影响房屋采光
6.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两小题。(双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该城市 0~6 km 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A.1985~2004 年增多
B.1985~2004 年减少
C.2004~2013 年增多
D.2004~2013 年减少
(2).2004 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7.“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 1986—2015 年某城市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小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D.2011 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答案
第一部分
1 (1) D
【解析】
读图,根据人口迁移方向和数量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市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A 错。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有人口迁出,也有人口迁入,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B 错。城区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C 错。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D 对。2·1·c·n·j·y
(2) B
【解析】
根据该市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近郊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推测该市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B 对。这种现象出现在城镇化中期阶段,A 错。城市中心衰落现象不明显,C 错。城市人口规模继续增大,D 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1) A
【解析】
GIS 侧重分析,RS 侧重实时监测,GPS 侧重跟踪、定位以及获取实时通信信息,A 项正确。
(2) B
【解析】
智慧低碳城镇是将城镇的智能信息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低碳生态化相结合,A 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B 项所述内容可以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符合题意;C 项所述内容没有考虑到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D 项所述内容会阻碍城市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3 (1)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数量增加;非农业人口(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杭州市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数量增加;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www-2-1-cnjy-com
(2)
特点:人口增多。原因:《拥江发展 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9 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优化沿江市域城镇体系”,则钱塘江地区的发展有相关政策的支持生态环境的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繁荣;城镇化的推进,促进人口的增加。2-1-c-n-j-y
【解析】
由材料可知,《拥江发展 2019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优化沿江市域城镇体系”,则该地区的文化带、景观带、交通带及产业带的发展会逐渐被完善,城市人口也会增加。【来源:21cnj*y.co*m】
4 (1) B
【解析】
我国城镇化的“水分”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率的虚高,其根本原因是众多农民工进城推高了城镇化率,故选 B。
(2) A
【解析】
“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可以实现“乡村振兴”,避免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改善大城市病等问题,故选 A。
5 (1) B
【解析】
老旧小区如果即将到使用年限,应该拆除重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加装电梯没有意义,A 错误;老旧小区一般住的是中老年人,重庆是山城,楼房多以高层为主,上下不方便,需要加装电梯,B 正确;加装电梯可以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房价),但我国政府在努力调控房价,因此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C 错误;电梯需求量增加,会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但是对整个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有限,D 错误。21·cn·jy·com
(2) D
【解析】
从图中看房屋加装的电梯外部有隔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墙,而且加装的电梯与原楼房有一定间距,不会造成大的噪音干扰,A 错误;房屋加装的电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美观,但这不是主要影响,B 错误;房屋加装的电梯会减少公共空间,从图中看占用面积不大,因此这也不是主要影响,C 错误;电梯安装在东西走向的楼房南部,会遮挡楼房采光,中高层的房屋原来可能采光不受遮挡,但加装电梯后采光受影响最大,D 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6 (1) A, D
【解析】
读图可知,该城市 0~6 km 的中心城区,1985~2004 年增多,2004~2013 年又减少。
(2) B, C
【解析】
2004 年之后,中心城区工业数量减少,大量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于郊区化阶段。 【版权所有:21教育】
7 (1) D
【解析】
“绿色出行”是指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出行,以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骑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 1986—2011 年逐步下降、2011 年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占比也是在 2011 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则在 2011 年后快速下降,因此,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2011 年。21*cnjy*com
(2) B
【解析】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出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比重上升,小汽车出行方式比重下降,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