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30 16: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连片办学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高二 文科历史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50分 。)
1.“仁”字在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其基本意义都是爱人。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仁”的思想出现于上古时期 B.儒学的创立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
C.孔子之前,中国没有人本思想 D.“仁”的思想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
2.“百家争鸣”中各学派虽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此即“百家合流”。最能体现“百家合流”现象的是 ( )
A.祸福相依 B选贤举能 C礼法并用 D道法自然
3.汉朝统治者提倡引经决狱,以儒家的思想原则来指导司法实施,甚至直接将儒家经义上升为法律。汉代盛行的引经决狱: ( )
A.是对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理念的根本否定
B.是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的标志
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基本作用
D.有利于发挥以法弘德的社会教化功能
4.汉朝在出现灾异时,帝王常常发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极多。这表明当时 ( )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治国理政
C.皇帝普遍虚怀纳谏 D.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5.朱熹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自己的道德,在处世态度方面,则强调中庸原则,认为做到中庸就能“和”。朱熹的这一思想旨在 ( )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C.宣扬儒家中庸思想 D.树立理学统治地位
6.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 )
A.社会责任 B.守成保业 C.忠君爱国 D.改革创新
7.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 ( )
A. 社会动荡人心败坏 B. 书院教育非常发达
C. 商业发达影响农业 D. 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8.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9.“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这一思想 ( )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B.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10.顾炎武主张“制民之产,活民之实”;王夫之认为治国之道要实现严以治吏和宽以养民;黄宗羲强调学校要为国家培养安邦治世的人才。这些主张反映了 ( )
A.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B.科举制逐步走向僵化
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D.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 B.三种状况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2.《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1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14.苏格拉底说:“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对于自己有错误的认识便会遭受许多祸害。至于没有自知之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识的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好的东西,反而要陷入灾祸之中。”对苏格拉底幸福观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既要自由也要自律 B.重视人的价值和打破神的权威
C.倡导幸福从知识中来 D.追求理性而完全否定感官幸福
15.普罗泰格拉说:“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屋子、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 ( )
A.强调自然 B.肯定神的权威 C.提倡理性 D.肯定人的价值
16.米开朗琪罗雕塑的大卫,体格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象征。由此可以推知米开朗琪罗在 ( )
A.无情批判封建专制 B.激情构建未来蓝图
C.热情弘扬人文主义 D.时刻关注社会变革
17.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
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D.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18.马丁 路徳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研究和用民族语翮译《圣经》的新高潮,他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主张王权高于教权,建立民族教会。由此可知,马丁 路德改革 ( )
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B.使德意志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D.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19.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
A 自然权利说 B. 社会契论论 C.公共意志论说 D. 三权分立学说
20.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这里,伏尔泰宣扬的思想是 ( )
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分权制衡
21.18世纪,孟德斯鸠认为“当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君主专制的存在”“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表明盂德斯鸠 ( )
A.主张自由竟争 B.寄望开明君主
C.主张直接民主 D.主张分权制衡
22.康德始终把人作为研究主体,他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道出了启蒙的真谛。下列表述符合康德思想观点的是 ( )
A.人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B.人是他人的工具
C.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D.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
23.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 )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24.揭示了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的是 ( )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相对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学说 D.普朗克的物理学量子论
25.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发邮件、购物等已成为民众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 )
A.推动了各国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50分 )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4分)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哪些时代信息(6分)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轰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2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有哪些?(6分)
(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启蒙运动坚持的原则有哪些?请举三例说明。(6分)
(4)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4分)
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答案
1、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2.5 分 ,共计50分 )
1. B 2.C 3.D 4.B 5.A
6. A 7.D 8.B 9.D 10.A
11. B 12.C 13.A 14.C 15.D
16. C 17.A 18.D 19. B 20.B
21.D 22. A 23.C 24.B 25.C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50分 )
26(共24分)
(1)仁;克己复礼。(4分)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分)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4分)
(3)时代信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6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政治腐朽黑暗;理学思想日益僵化。(6分)
27(共26分)
(1)思潮:人文主义。(2分)主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4分,任答2点)
(2)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2分)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利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准备。(6分)
(3)核心:把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直接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构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2分)原则: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6分,任答三点)
(4)阶段特征: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中世纪,湮灭;文艺复兴,复苏;宗教改革,进一步地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成熟。(4分)
高二历史共6页,第7页 高二历史共6页,第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