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2课
目录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孔子与老子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2.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 春秋时期
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
标志:自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周敬王卒(与孔子编订《春秋》一书时间大体相当,故得名)
特点: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形势图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2. 战国时期
时间:公元前475—前221年
标志: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各国混战不休,故称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始于汉代刘向的《战国策》)
特点:兼并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注意
春秋五霸是先后关系,
战国七雄是并存关系。
3.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
材料一
材料二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公羊传·禧公四年》
材料三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顾炎武《日知录》
总结
①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严重削弱,诸侯崛起。
②春秋时期战争是奴隶主贵族的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
③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不断瓦解,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扩大了地盘,比如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就使春秋初年为数众多的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起了奠基的作用。
——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3.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
相同点:①都具备争夺土地与人口的特性。
②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都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④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同点:
①阶级不同: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具有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性质。
②目的不同:春秋争霸战争是大国间争夺霸主地位,战国兼并战争目的是富国强兵,消灭其他国家,达到统一。
3.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
4. 华夏认同的产生
吴王夫差矛
越王勾践剑
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春秋公羊传》
春秋经:荆人来聘。
公羊传: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
何休注:《春秋》王鲁,因其始来聘,明夷狄能慕王化,修聘礼,受正朔者,当进之,故使称人也。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原
南蛮
东夷
西戎
北狄
结果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过程
华夏族更加稳定
分布更加广泛
4. 华夏认同的产生
(一)经济发展
1.农业:
铁农具使用;牛耕推广;兴修水利
“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手工业:
分工细密
3.商业:
货币广泛流通;中心城市繁荣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
(二)变法运动
1.概况(背景、目的、领域、成效):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背景:
目的:
领域:
成效:
2.商鞅变法(前356年):
(1)内容:
(2)意义:
促使秦国强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经济
军事
社会
政治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
奖励军功,限制贵族特权
建立个体家庭,实行什五连坐
推行县制,君主任免地方长官
13
1
孔子(春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简要说明
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仁”
——仁者爱人
“礼”
——克己复礼
三、孔子和老子
孔子的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核心:仁, 为政以德, 恢复周礼 改良政治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私学,
传承文化
17
2
老子(春秋)
(1)哲学思想
世界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8
(2)政治思想:
2
老子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19
(3)朴素的辩证法
2
老子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四、百家争鸣
1.背景: 社会大变革
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22
2.表 现
孟子
核心:“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义利观:先义后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性论: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01
02
03
04
荀子
人性恶
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24
庄子
“齐物”,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
“逍遥”的人生态度,旁观、超然、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百
家
争
鸣
道家
25
百
家
争
鸣
阴阳家
五行学说;“相生相胜”理论;
“五德终始”、“五德转移”说;
邹衍
26
墨子
百
家
争
鸣
墨家
兼爱非攻
天志明鬼
尚同尚贤
节用节葬
孔子“爱人”是有等差的爱;
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爱,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27
韩非子
百
家
争
鸣
法家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以法治国
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人性:人性本恶
28
孔子、老子及“百家争鸣”
29
3.“百家争鸣”的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影响深远,促进了文化繁荣
课堂检测
1.鲁国实行“初税亩”,结果导致了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土地所有制发生变革 C.以土地多少为标准收税 D.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B
2.战国时期,体现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的事件是
A.“国人暴动”和“周召共和” B.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C.齐桓公控制其他诸侯国 D.商鞅推行个体小家庭
B
3.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会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夏商周时期
A.黄帝地位得到加强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C
4.有人评论先秦某学者时说:“他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提倡节俭、节葬。”该先秦学者最可能是谁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A
5.战国时期,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中央集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点是都
A.顺应了历史潮流 B.深受统治者重用 C.解放了人们思想 D.造成了社会动荡
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鲁国实行“初税亩”,结果导致了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土地所有制发生变革 C.以土地多少为标准收税 D.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型。其中各国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发生的共同条件有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促使经济发展②阶级关系发生变化③法家的思想成为思想理论基础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战国时期,体现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的事件是
A.“国人暴动”和“周召共和” B.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C.齐桓公控制其他诸侯国 D.商鞅推行个体小家庭
4.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可以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制农具有利于农业发展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会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夏商周时期
A.黄帝地位得到加强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6.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下列哪一现象与此阶段特征不符( )
A. 楚国不再被视为蛮夷 B. 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威
C.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互相征战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7.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 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8.“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9.费尔巴哈说:“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凡一个人的心地诚实,他保持对他人如同对自己一样的思想方式,他不离开人的理性本性所赋予的那种义务的道德规律,所以他就不把自己不愿别人向他做的事施诸别人’。”费尔巴哈所阐述的孔子思想主要是( )
A. 仁 B. 中庸 C. 礼 D. 天理
10.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
A. 老庄之学 B. 孔孟之道 C. 墨家学说 D. 耕作技术
11.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
A. 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B. 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C. 形成了较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D. 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12.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B. 世卿世禄制 C. 行县制 D. 连坐法
13.春秋晚期,孔子(前551~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 )
A. 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B. 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 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D. 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14.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一做法( )
A. 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C. 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 D. 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
15.马克思认为,“小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再生产及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多样化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耕作的条件”。材料旨在说明小农经济( )
A. 是古代经济的主要形态 B. 具有自足性和封闭性
C. 不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D. 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要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认为君臣之间“利害有反”,必然要争权夺利,“上下一日百战”,因而君主必须对臣下用“术”来“探其怀,夺之威”。韩非主张从基层逐步提拔有实际经验而又经过考验的人,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官职越大,政事治理得越好,这就是“王之道也”。韩非主张:“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不亡之术也。”还主张:“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强不塞(闭塞)者王。”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之际,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学者无不聚徒讲学,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齐的孟尝君田文、赵的平原君赵胜、魏的信陵君魏无忌、楚的春申君黄歇、秦的文信侯吕不韦,门下食客动辄几千人。这些食客中,有各学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互相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越十国次之。各诸侯国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秩序,以往受周室制约。现在失去约束,各诸侯国内部争夺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仅鲁桓公在位的19年间(前722年至前694年)就发生鲁桓公杀隐公自立、宋华督杀殇公、齐襄公杀鲁桓公一系列变乱。春秋初的强国郑国,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C
6.A
7.B
8.A
9.A
10.B
11.B
12.D
13.B
14.B
15.C
16.(1)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君主应设法制约下属;从基层提拔有实际经验而又经过考验的人才;厉行法治;赏罚分明;奖励耕战。
(2)私学兴起,聚徒讲学之风盛行;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各学派重视表达自身的诉求;社会阶层分化,出现新的政治群体;社会大变革,学术相对自由。
17.(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
(2)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