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的呼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0-11 14: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植物的呼吸 教材版本:《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第2册
教师姓名: 学校: 编号:
教师年龄: 教龄: 职称:
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发展的过程,初中阶段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内容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框架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对“观察植物呼吸的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而获得。本节内容通过三组5个演示实验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为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及意义打下基础。(二)教材内容分析生物的呼吸之植物的呼吸,本人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处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三)学生情况分析生物是初中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与实验有关的仪器及用途了解还不多;虽然上学期学习了实验法的基本步骤,但是真正应用实验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得还不够;根据现有的知识水平,绝大多数的学生知道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不是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并不清楚,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学方式: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播放自录部分学生课前参与实验的视频、ppt、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手段:本节课充分利用设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把学生参与准备实验的部分视频过程呈现给学生,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更使全体学生体会到实验的真实性,以及对即将出现的实验结果的渴望性;课堂上根据教学要求请了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在设计实验时配合学生的问答及讨论、总结等多种手段教学,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技术准备:自录部分学生课前参与实验的视频并进行适当的剪辑、pp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呼吸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2、知道只有具有活细胞的生物才有呼吸现象。(二)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事求是与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设计及分析2、植物的活细胞都进行呼吸教学难点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情景激疑 1、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玉米生长图 2、换上一副存有积水的玉米生长图,请学生推测猜想:如果玉米长期淹水,生长状况会怎样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并寻求原因。3、抛出问题:植物需要进行呼吸吗?从而顺利地引入课题。 学生欣赏。积极思考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根部积水将无法正常呼吸而导致死亡 从生活问题入手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 一、实验:种子呼吸吸收氧气取两个广口瓶,甲瓶装入萌发的种子,乙瓶作为对照,不放种子。将瓶口塞紧。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用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广口瓶中。提问:你能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吗?小结: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了瓶中的氧气,因此燃烧的蜡烛伸入时会熄灭;而空瓶中的氧气没有被消耗,所以燃烧的蜡烛仍然继续燃烧。 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学案观察思考观察实验。直观地发现:装有萌发种子的瓶中,燃烧的蜡烛熄灭了;而空瓶中,燃烧的蜡烛继续燃烧。 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实验探究 二、实验: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取两个广口瓶分别装入萌发种子和干种子,将两瓶塞紧。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向瓶中注入清水,同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瓶内排出的气体。提问:1、瓶中排出的是什么气体?2、通过种子萌发实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植物体都具有呼吸这样的特征呢? 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学案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知识链接回答出:二氧化碳回答 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实验探究 三、探究实验:植物各个器官都能呼吸1、检验:植物果实的呼吸现象结论:植物果实可以进行呼吸2、检验:植物根的呼吸现象结论:植物的根可以进行呼吸提问:植物体各器官都可以进行呼吸,是不是只要是植物体就可以进行呼吸呢? 3、检验:是植物体就有呼吸现象将等量新鲜的和烫过(沸水烫2—3分钟)的蔬菜分别装入两个瓶中,将瓶口塞紧,用黑袋罩住进行实验。结论:具有活细胞的植物体才能进行呼吸。 通过这几个实验,认同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回答取两瓶蔬菜,将导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轻轻地向漏斗内注入清水。验证得出结论:具有活细胞的植物体能够呼吸。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动手动脑相结合
总结 学完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讲述: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植物呼吸能吸收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植物体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 学生说说自己这一节课的收获 学有所得
课堂延伸 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吗?夜晚卧室内放置过多的花卉,是否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为什么? 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 课下调查:未晒干的种子堆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把手伸进去会有什么感觉。 课下进行调查 为下一阶段准备
学生活动说明(200字内)
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学习新知及探索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积极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创新说明(200字以内)
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本课中,我注重了从局部到整体、从个性到共性的科学思维的训练;注重了对照实验法等实验方法的训练。
板书设计
§6-1植物的呼吸——呼吸的现象种子呼吸吸收氧气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三、 植物的呼吸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