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消息

文档属性

名称 春的消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4 22: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春的消息
【教材分析】
这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创作的一首描写情趣盎然的春天的优秀儿童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浓浓爱意。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到尽情地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寻找春天的消息;
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是怜,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枝条吐出绿苞、溪水被春天唤醒;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喜欢春天的孩子陶醉于春的消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在诗人笔下的大自然中徜徉,便也拥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这个世界!
诗歌形象生动、语言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和小鸟一起飞翔,唤醒沉睡的溪流,欣喜地和雏菊对话……”,作者运用拟人化写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春色的大自然以生命和灵性。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借助预习,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背诵诗歌,积累相关描写春天风景的诗文。在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基础上试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去交流春天的特点,能模仿写一、二节诗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认识5个生字 “冈、蝴、蝶、耀、颊”。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说话来积累词语“春装、山冈、蝴蝶、雀跃、沉睡、照耀、面颊、摇绿、漂白”。体会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的意境。
2、按要求预习课文。能说出春天的消息指的是什么;用合适的方式理解词语“盼望”、
“爱怜”、“雀跃”的意思。
3、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体会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二节诗歌。
【教学重难点】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在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在学文的同时能选用合适的方式理解词语“盼望”、“爱怜”、“雀跃”的意思。能学习课文的写法模仿性说话、写话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语段。完成预习作业。
2、教师:准备课件(春天的景色)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不读破句。
2、圈出下列生字正确的读音,并给它组个词
颊(jiá xiá )( ) 冈(gāng gǎng)( )
3、说说记字好方法并给它组个词写一写
耀
4、查查字典,了解多音字的意思,再分别组词
piǎo( ) jīn( ) tǔ( )
漂 piāo ( ) 禁 吐
piào( ) jìn( ) tù( )
5、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盼望、爱怜、雀跃。
例如:我用( )来理解“盼望”的意思,“盼望”就是( )的意思。文中是说( )。
6、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春风、 ;小鸟、 ;雏菊、 、 ;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等景物来向人们报告 ,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 。
7、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先和家长交流一下,再摘抄一些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预习反馈:春天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很多人都写过关于春天的诗文。谁能把你积累的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熟悉的一起背诵(《咏柳》、《春夜喜雨》)——→ 同桌交流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创作的春天的诗歌。
出示课题:1、春的消息
齐读课题(理解题目中“消息”的含义,消息换个词语就是—— )
3、过渡:飘舞的落叶、满山的红枫、金黄的稻穗、绽放的菊花是秋的消息。在这首诗里春又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消息呢?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运用。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不少描写春天的诗歌,让他们把所学的描写春天的诗歌读给大家听,旨在引导他们回忆背诵,温故而知新,并将已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课文的学习中。而教师过渡语言的创设旨在唤起学生已知,激发阅读期待。
二 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春风、 ;小鸟、 ;雏菊、 、 ;阳光、田野里的小草等景物来向人们报告 ,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 。
2、检查预习
(1)纠正字音
① 颊(jiá xiá )( ) 冈(gāng gǎng)( )
② 完成多音字练习。
piǎo( ) jīn( ) tǔ( )
漂 piāo ( ) 禁 吐
piào( ) jìn( ) tù( )
③ 读词语
春装、山冈、蝴蝶、面颊
照耀、摇绿、漂白、搔痒
雀跃、沉睡、爱怜、欣喜
(2)掌握字形,重点指导 “耀”的字形
说说“耀”的记字好方法并给它组个词
(3)通读全诗,完成填空,板书有关内容
板书:春风 春水
小鸟 蝴蝶
雏菊 枝头
阳光 小草
【设计意图】: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尤其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多音字。而借助填空梳理课文内容则遵循了整体性阅读策略。
三 反复诵读,体味诗蕴
1、师:那么这些景物是怎么报告春的消息的呢?再读诗歌,圈圈划划有关词句,反复读读,说说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1)第一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摇”和“漂”用词的精妙以及人们盼望春天的心情。
① 大自然中的事物是怎么报告春的消息的呢?谁来读读第一节。其他同学可以边听边看看图片,试着用这样的句式:“什么怎么样,那是春的消息。我仿佛看到(听到)感觉到什么”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想象交流例1:“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春风摇绿树的枝条,那是春的消息。我仿佛看到温暖的春风一吹,光秃秃的枝条长出了绿苞。春风一吹,慢慢的,绿苞长大了成了小小的叶片。春风吹春风吹,一根根枝条就长成了绿色的小辫子了。
说明:学生不可能说得如此生动,需要教师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不断生成、补充,在补充的过程中注意利用以前学过、学生课外阅读看到过的片段(一个“摇”字让我们感受春风的轻柔,写尽作者的喜爱。学到这里,老师不禁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春风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模仿写诗:还记得《春风吹》里的诗句吗?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你能仿照这句诗说一说吗?例如:风,染(吹、笑)红了桃花妹妹的笑脸。
想象交流例2:“水,漂白了鸭的羽毛。”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图片:鸭群嬉水。引导学生体会“漂白”的精妙。(在春水的怀抱中,鸭群更惹人喜爱!我不由得想起这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模仿写诗:水,映出了柳树妹妹的细腰(燕子妹妹的剪刀),染绿了青蛙弟弟的春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想象说话训练来品读是感受、理解语言的策略,而不断地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瞻前顾后地进行语言的运用、积累性训练,更凸现了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②理解、朗读句子: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师: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欢呼这个好消息吧!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理解句子: 我用( )来理解“盼望”的意思,“盼望”就是( )的意思。文中是说( )。
比较“希望、盼望”的意思,用课文中有关内容说一说。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选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句是本单元的一个训练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领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尽可能准确地理解词句的意思。可以结合学生预习,让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来理解词语。鉴于学生学段特点,训练时给予填空式辅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逐层深入,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放手交流第2~6小节,点拨引导,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① 第2节: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小朋友欢快的心情。联系自己的春游的经历体会“飞”的急切。师生读评。
② 第3节:引导学生体会看到第一只蝴蝶飞那惊喜的心情,理解词语“牵引”和“爱怜”,“我”为什么捉住蝴蝶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师生读评。
③ 第4节:引导学生体会第二年的春天,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时的自豪和亲切。(出示图片)让我们来看看小雏菊吧!当它映入眼帘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想做什么
作者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理解“雀跃”。师生读评。
④ 第5节:引导学生体会听到溪流歌唱时的愉悦心情。“沉睡”是什么意思 溪流能沉睡,能奔跑吗 师生读评。
⑤ 第6节:引导学生体会小草搔痒面颊的童趣。谁来读?你听出了什么?
3、再读课文,想想: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什么?
交流、小结:作者描写了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因为这些都是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使人感受到春天是充满生机的。
【设计意图】:抓住词句理解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创设语境,唤起学生内心体验,在反复品读中感悟、理解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在理解文本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文本表达特点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词语抄写4遍
2、提高题:说一说或者写一写
风, ,
水, ,
雨, 。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3、预习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不读破句。
(2)课文第( )节到第( )节写了人们站在不同的地方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雨声。
课文第( )节到第( )节写人们看雨、感受雨,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
(3)作者在这一篇文章中,用了很多描写雨声的象声词,你能不能找到呢 ?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 淅沥淅沥,啪啦啪啦,哗啦啦,哗啦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座森林就像

② 雨丝细细的,柔柔的,像 。
(5)读读课文,记下自己不懂的地方
【设计意图】:《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是篇自读课文,原本安排在教材第三课。鉴于它主题内容、拟人等表现手法与本课具有相通性,更因为学生已具备相关生活体验、学习经历,故作为下节课的拓展性阅读训练。为保证两课的容量能在规定教时中完成,必须设计细化的预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比较阅读,走进文本
1、回顾上节课内容
春姑娘传递给我们许多春的消息:
2、根据上节课学的内容,我把课文改编成了一首诗。仔细读一读,再读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看到和百花争艳的蝴蝶,/ 看到露着羞涩笑脸的雏菊,
看到泛着点点新绿的枯枝,/ 看到一路欢歌的小溪流
啊,春天真美丽,/ 我爱美丽的春天!
【设计意图】:梳理已知,通过比较阅读引入本课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读中体悟文本表达特点的精妙。
二、反复诵读,体味诗蕴
1、再读读课文,找找有关词、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们的喜悦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飞过树林,飞上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启发想象:如果你是诗中的“我”,你看见飞来的蝴蝶会如何高兴?
如果你是诗中的“我”,你看见开放的雏菊会如何欣喜?
练习说话: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 。
春天的第一朵雏菊开放了,我欣喜地 。
(3)指导朗读
方式:示范读、指名读、比赛读
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例如: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  ),你从同学的朗读中仿佛看到听到什么?
3、小结:除了描绘美丽的春景,诗人还描绘了热爱春天的人们的活动情景,让景物表达感情。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人们对春天的热爱。这可是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的哦。
【设计意图】:在读中丰富文本的理解,领悟抓住最具特点的景物描写,让景物表达感情的表达方式。
4、读、诵、背全诗
(1)有感情地读全诗
(2)重组课文内容读
第二小节读好后师引入:是呀,脱下厚厚的冬装穿上飘逸的春装,让原来沉重的身心犹如插上了一对小鸟的翅膀,快乐的想要展翅飞翔啦。读吧,让我们读的飞翔些吧。——→生读第三节后引入:你的心我懂,我能感受到你想留下蝴蝶的舍不得和把它放归大自然的爱怜。都说蝴蝶是春天的精灵,富有爱心的小朋友怎么忍心随意伤害可爱的小生命呢,让我们把这喜欢和爱放在心里继续往下读吧——→生读第四节后引入: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一个张开笑脸的雏菊宝宝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你瞧,枝头的绿苞、快乐的小溪、可爱的小草也来了——→生读完最后几节,多么明媚的春光啊,我爱春天!
(3)师生互动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诗文意境很美,琅琅上口,引导学生读背,让学生在充满感情地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也是课文内容学习的整体性的回归梳理。
三、 拓展延伸,总结
1、学习〈〈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1)春天是美好的,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台湾儿童文学作家陈木城就写下了〈〈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篇散文
(2)轻声读读,试着说一说
课文第( )节到第( )节写了人们站在不同的地方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雨声。
课文第( )节到第( )节写人们看雨、感受雨,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
(3)你读懂了什么?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① 理解象声词的作用
在屋前听雨,雨落在不同的物体上,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在林中听雨,雨又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读了这些表示声音的词,有什么感受?
② 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重点理解8、9、14、16小节内容
句式:我喜欢这句话,句中( )写出了(     )。句中运用了(  )手法,把(    )写得(    )
(4)指导读背这四节
(5)总结写法: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2、总结
(1)质疑问难
(2)总结:《春的消息》、《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都是写春景的文章。春风、春水、春雨、蝴蝶、雏菊、溪流……它们都在传递着春的消息,善于观察的孩子呀,当我们用心聆听,拥抱大自然时,你会发现生命很美好,世界很美好。拿出我们的笔也来尽情描绘这可爱的世界吧
【设计意图】:与《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的学习进行整合,既是一种学习的拓展、迁移训练,又压缩了学习时间。训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精彩语段的理解积累、表达方式的总结来设计,做到有所侧重。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中的词语四遍,抄写第9、16节两句比喻句。
2、背诵〈〈春的消息〉〉及〈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3、提高题:学习用儿歌的形式写一写你所喜爱的春天。
(1)用 “---”表明基础性目标,用 “﹏”表明发展性目标;(2)对教学目标作如下修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