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30 16: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练习2020-2021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部分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B.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运输等领域
C.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D.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2.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五号采回的月球土壤中含有丰高的氦3。已知氦3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4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以作电光源,主要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4.有同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得出了如图的图示,你认为在1、2、3处的微粒分别是
A.分子、原子、原子核 B.分子、原子、质子
C.原子、原子核、分子 D.原子、分子、原子核
5.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0+n
B.11C.当n=8时,该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S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
D.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化
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红磷的用量过量会影响实验结论
②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
③此实验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④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塞紧瓶塞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现有Ca、Ca2+两种粒子,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认识错误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C.Ca比Ca2+多两个电子 D.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0.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②表示O2-
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
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12.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不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金属镁是银白色固体
B 归纳法 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因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原试剂瓶
C 推理法 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是因为它们由不同分子构成
D 分类法 根据物质中分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A.A B.B C.C D.D
13.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
B.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不稳定结构
C.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亲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D.生成的氯化钠多出了一个电子
二、填空题
14.2005年6月5日是第三十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5年的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让世界充满生机”。作为地球村的村民请你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空气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与化学知识有关,答两点)
15.已知一个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质量为a 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若R原子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2,则R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16.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甲所示,图中①处应填______,②可以是_____(举一例即可)。
(2)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乙所示。
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得出分子的一个性质,该性质不能解释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
A.固体的溶解B.气体的扩散C.物质的热胀冷缩D.液体的挥发
17.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对空气的成分:①氧气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②酥脆的饼干落置于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④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标号)。
(4)从污染角度:
①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标号,下同),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是因为雾霾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①字母b代表的是_____。
②在铁、氧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图2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F、Cl、Br三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D
6.D
7.C
8.B
9.D
10.C
11.A
12.B
13.C
14.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大力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答案合理均可)
15.12b/a 6b/a-1或(6b-a)/a
16.
(1) 离子 汞或铁等
(2) 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 C
17.
(1)10
(2)P+O2P2O5
(3)装置漏气等
18.
(1)B
(2) 氧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氮气
(3) 氮分子
C
(4) BCD C 开发太阳能、氢能源等新型能源
19.
(1) 核外电子 氯化钠
(2)最外层电子数
(3)O2-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