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08: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课标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开展参观、观测、体验活动。
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的测量方法以及会计算日平均气温,知道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方法;
2,能运用生活中的感知,理解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能理解政府的决策,既保住青山绿水,也关注民生。坚持正能量,正观念!
教学重难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据天气预报显示,从11月21日起,合肥市最低气温将连续三天低于5摄氏度,按照“看天供暖”承诺,合肥热电集团定于2018年11月21日零点提前14天全面启动2018-2019年采暖季供暖工作。 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暖气的存在啊?
[展示] 中国南北集中供暖分界线
首先京津冀地区为什么能集中供暖呢?而合肥就不在这个区域呢?、
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合肥能不能集中供暖?》
【出示】京津冀地区集中供暖的条件:年内日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看来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温,它是如何测得的?请结合P64页的阅读以及63页书本文字介绍,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引入任务一,气温的观测
1.气温的测量:
2.气温的求算: 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过渡】: 地面气象观测将于2020年实现全面自动化,教师呈现由中国气象网站上获得的合肥某日气温变化曲线
出示:任务二,气温的变化
观察“合肥某日气温的变化曲线”注意观察横坐标是什么数据?纵坐标呢?那这条曲线表示的就是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这条曲线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呢?
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之后,引出气温日较差。
【比较】不同区域日较差不同,出示两个区域(喀什和南京)同一天最高温和最低温,观察有何不同?根据老师学案中给出的材料,你能知道为什么新疆的瓜果比合肥的瓜果有名么?
学生:
教师:由此可见,气温对农业有着很大的影响,你还能列举一些案例是关于气温对农业的影响的么?
学生:
教师:点评
【过渡】从京津冀地区集中供暖的条件我们了解到还需要了解合肥全年的气温变化,才可以知道合肥到底能不能满足集中供暖的条件啊。
【出示】合肥市月平均气温数据
教师:同学们试着来绘制合肥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稍后请同学们上台展示并解说。
教师展示:
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解说,他发现的合肥市一年中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是几月?【过渡】夏天非常炎热,如果有个海滨浴场可以去游泳,该有多好啊?那同学们夏天下水玩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出示】海陆气温日变化差异示意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现象么?你知道原因么?
【视频】
教师:这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所以增温和降温的速度不同造成的,也因此啊,海洋上的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出现也比陆地上迟到了一个月,分别是8月和1月。因此如果夏天我们合肥太热了,你可以去海边避避暑。
我们来做两个小练习,检测一下大家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呢?
【过渡】如果没有机会去旅游也没有关系,因为同学们还是比较幸运的呢,最热的7月和最冷的1月,你们都在家放假,如果寒假里在家也有暖气,是不是很舒服啊,所以我们要继续探究啊!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合肥的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了,我们发现合肥只有1月的平均气温在5度以下,我们真的要集中供暖么?
下面我们就按之前的分组来模拟一场合肥是否需要集中供热全覆盖听证会,让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听到我们群众的声音:
专家学者代表:
群众代表:
政府及热电部门代表:总结发言
【总结】合肥热电秉承“知心冷暖,共守蓝天”的理念,制定了“621战略”以及“节能减排”的主导思想,近些年,在新建了高新和滨湖两个分站,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尽量使用新能源,争取在不给我们的环境增加负担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覆盖面让同学们的寒假更舒适,也守住我们合肥的蓝天绿水!
【板书设计】
(
知心冷暖,共守蓝天
)
(
日变化
) (
年变化
) (
影响
) (
观测
) (
气温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