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用轻巧、圆润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用优美、舒展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2、通过歌唱与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草原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生活,对多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强化听觉的记忆上,让学生从反复唱演唱中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草原之“美”用歌声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休止符”以及“前倚音”的演唱。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充分领略草原风光,为后面的课堂教学作铺垫)
一、结合游戏 学习旋律
导入语: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可爱的音符宝宝,它们是谁呢?谁来唱一唱?
1.全班唱唱名。
2.全班一起结合柯尔文手势唱唱名。师:带上柯尔文手势唱一遍,再唱一遍。
师:这些音符站在一起可以组成不同的旋律,有的音符宝宝很调皮还躲起来了呢!请认真听老师弹奏旋律,把括号的音符宝宝找出来。
听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填音符
师:请听上面一题
全班一起轻声唱旋律。(2遍)
师:跟老师一起划着拍子唱旋律
二、舞蹈导入 了解民族
1.舞蹈导入 激发兴趣
导入语:接下来,老师想给你们表演一段民族舞蹈,你们想看吗?(想)认真看,仔细想,老师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音乐,师跳蒙古族舞蹈。
师:真聪明!说对了。掌声送给他!
2.了解蒙古族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蒙古族吗?
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组介绍蒙古族的图片,边看边记,比一比谁记住了更多蒙古族的知识!
观看介绍蒙古族的图片
师: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了。
3.提出问题,巩固知识:蒙古族人民主要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大多以放牧为主;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的住所;蒙古族人民喜欢摔跤、赛马和射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蒙古族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板书课题
4.揭题,读题
师:谁来把歌曲名称读一遍?
个别读:
师点评谁读得更有自豪感
三、学习歌曲 培养能力
1.初次聆听范唱。
师:现在,我们一起安静地来听听这首歌。边听边思考:歌曲中小牧民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小牧民在做什么?生:放牧
师:对了!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高兴、自豪、兴奋。师:对,听得真仔细!他们的心情是高兴、自豪的。
2.再次聆听范唱,
师:现在,我们划着拍子再听一遍,边听边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二拍子
师: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表示强弱规律?
3.第三次聆听歌曲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小牧民在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请听老师有节奏感地朗读歌词,你们跟老师对口型。
听老师有节奏感的读一遍歌词,学生跟着对口型。
.学生朗读一遍。
C.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跟着老师读。
师:第一二句节奏相同,同学们把节奏拍打一遍;最后一句和第四句节奏歌词都一样,跟老师朗读;“草儿青青羊儿肥”注意八分休止符,读得短促一些,“啊哈呵”有个大附点,听老师读,找出哪个字读得长一些重一些,学生跟读。“啊哈呵”表达很快乐的心情,是一句衬词,很开心地吆喝声。
D.全班按歌曲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遍)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歌曲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配上音乐朗读。
5.学唱歌
a.学生对口型默唱
师:这么美的歌词老师也想来唱一唱,你们想听吗?但是你们得跟老师对口型心里默唱。你们能做到吗?(2遍)
b.随琴轻声唱,并适时纠正错误。
师:挺起腰背、脚平放,下面让我们跟着琴声,用悄悄话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注意音乐的前奏。
c.师生歌曲接龙唱
d.解决难点句。
师: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哪些地方唱不好 提出来!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帮助他?(或其他同学都来帮助他)
指导难点:
师:老师也发现你们这句唱得不够好,“草儿青青羊儿肥”——这些音乐符号的加入,让我们感觉好像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八分休止符、前倚音)
师示范唱,学生跟唱
e.完整跟琴声唱
师:我们要带着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来演唱?(愉快,自豪,面带微笑)那么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演唱吧!
f、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演唱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例如说力度、情绪
第一第二句要用中强的力度抒发小牧民的自豪感;第三句要用弱的声音轻轻地美美地演唱;第四句要带着无比高兴和喜悦的情绪来演唱;第五句抒发蒙古族人民豪放的情怀和快乐的心情,所以要唱得连贯些抒情些;最后一句重复了第四乐句,再次表达了草原儿童对美丽家乡和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要唱得比第四乐句更加喜悦高兴些。
师:现在,你们能带上这些力度和情绪美美地演唱吗?
6.跟琴声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师:现在我们就按刚才所说的注意力度情绪美美地唱一遍。
7.站起来唱。师:大家站起来,在刚才的基础上带上肢体动作来演唱。
三、编创动作,激发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唱得多么动听啊!就像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我们也来跳个蒙古族舞蹈吧!老师先跳一遍舞蹈动作,你们边模仿边记动作,比一比谁记得更多的舞蹈动作?
师示范舞蹈,学生模仿动作。
师:你们记住了哪些动作呢?逐个说说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筋,给歌曲创编动作吧!可以把老师的动作编进去,也可以创编自己的动作。
3.综合表演
师: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吧!喜欢跳舞的请举手,喜欢唱歌的请举手,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开始了!
四、拓展延伸,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了解的蒙古族只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其他的民族。
1.观看介绍民族的视频。
师生一起演唱《爱我中华》,体验爱国情怀。
师:有一首歌曲叫《爱我中华》,你们会唱吗?会唱得跟老师一起唱:“五十六个星座 ( http: / / www. / s q=%E6%98%9F%E5%BA%A7&ie=utf-8&src=wenda_link"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 http: / / www. / s q=%E7%88%B1%E6%88%91%E4%B8%AD%E5%8D%8E&ie=utf-8&src=wenda_link"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
3.思想教育。师:同学们,为了民族的兴旺,为了祖国的繁荣,我们一定要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五、师生小结,愉快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学跳了蒙古族舞蹈,了解了蒙古族。快乐的四十分钟又要和你们说再见了!同学们!骑上马儿,抓紧缰绳,走出教室吧!(播放伴奏音乐,学生模仿骑马动作出教室)
师: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
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我们来模仿它的演奏姿势(音乐声减弱)
板书: 我是草原小牧民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