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1 18: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
点击新目标: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链接旧知识:
1、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发生在什么时候?其标志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致时间 、 标志
影响 。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哪些? 。
课堂进行时
【课堂热身】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勾画要点,完成下列填空:
1、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其中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第二位的是 。
2、三国同盟是由 、 、 三国组成的,其核心国是 、动摇者是 。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尖锐,英国放弃传统的“ ”政策。
4、三国协约是由 、 、 三国组成的。
5、 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新课解读】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看一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和德国工业产量分别居世界 、 位,但是殖民地的面积却只占 和 位,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2、读一读: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话,体会德国对现状的不满和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决心。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找自己的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二)、三国同盟
1、依据教材列举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
①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 》;
②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签订《 》,三国同盟形成。
填一填:三国同盟正式形成的时间 年,标志是《 》的签订。
其核心国是 ,动摇者是
3、读一读:《德奥同盟条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内容,体会结盟的目的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
(三)三国协约
1、根据教材归纳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
①1894年, 、 两国正式结盟;
②1904年,英、法签订《 》;
③1907年,英、俄签订《 》,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2、议一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 。
3、说出:①三国协约正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 。
②第5页《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内容分别调整了英法在瓜分 殖民地和英俄在 争夺殖民地的利害冲突。英法、英俄协定的实质是 协定。
看一看,画一画:把三国同盟成员国用一个圆圈串连起来,把三国协约成员国用一个三角形串连起来,并说出它们的性质是什么? 。
5、讨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朗读、订正课堂热身基础知识。
课堂大练兵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集团”是指(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
C.北约组织、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2.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
A.英国 B.法国 C.奥匈帝国 D.德国创设情景:看地图:《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请同学们回顾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根本原因: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 国和 国
战争爆发:时间 标志:
主要战场: 洲
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 东线;俄国对 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 、
战争结束;时间: 以 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 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 ,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激化了的 看。
促进了 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 的觉醒。
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
这幅画反映了一战前的哪一重大事件?画中的刺客是谁?遇刺的主角又是谁?
这一突发事件有何重大影响?一个国家皇储的遇刺是否足以引发一些场世界性的战争?如果不是,引发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找一找: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找到交战国双方的主要国家:
同盟国;
协约国:
主要战场:
三条战线; 线; 线; 线
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 线
重大战役: 战役; 战役; 战役
列举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型武器:
三、 想一想:阅读课文10——11页,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目的:
结果:
影响;
四、小组讨论:材料一: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根据材料一说说一战产生了什么后果?
(1)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次空前
(2 )打击了:
(3)激化了:
(4)促进了:
(5)建立了:
五、根据材料说说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认识是否正确,请你说说理由?
六、知识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
五、课堂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概况——性质——影响。
课后谈收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几十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一战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启示,通过本课和上一节课的学习,请说说对这段历史的启示和认识。
课后大练兵:
1.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一战”全面爆
3.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
①恐怖活动会威胁世界和平 ②刺杀行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③恐怖主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④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拯救民族危亡
4.“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下列与罗曼 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
A.“一战” B.中东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海湾战争
5.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南京大屠杀 D.三大战役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B.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点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细仔思考,你一定能行!
信你自己,这些难不了你!
学而不思则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