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琵琶行并序
学习任务一:了解白居易极相关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李忱(唐宣宗)《吊白居易》
思念白居易
2.了解白居易的诗
《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白居易的诗
3.了解文体知识
歌行体
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
1、篇幅可长可短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
5、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
学习任务二:读诗文,把握大意
1.掌握注释中重点基础知识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总结小序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2、概括故事内容
3、点明写作动机
4、奠定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5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7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8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9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10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11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1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13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14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15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1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7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1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0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21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22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23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24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2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疑难处提出并进行交流
3、梳理文脉:
①将自然段组合,进行分层,并概括其意
②揣摩叙事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叙事线索,打破段落顺序,理出层次。
听琵琶
三次听琵琶:
一闻琵琶客不发(暗写、略写)
再闻琵琶悄无言(明写、详写)
三闻琵琶青衫湿(明写、略写)
相遇----相识----相知----相惜
一个文人墨客,一个天涯歌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听琵琶
二听琵琶
三听琵琶
学习任务三:再读诗文,悟其情
1.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理解。
“你我”同样是---
曾经:1.出自京都 2.才华出众3.春风得意现在:4.落魄失意 5.孤独凄凉6.幽愁暗恨
2.和琵琶女萍水相逢,本无奇特之处,作者却要强调“相逢何必曾相识”,怎样理解
“何必”---没有必要,哪管,不管
相互理解,相互懂得,哪管是否认识,哪管姓字名谁,哪管_____,哪管______,哪管……
相互理解,相互懂得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曹雪芹《红楼梦》
拓展:
真正的知己,只在于一句“我懂你”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尊重。
你能想起其他的故事来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心灵与心灵的融通,可以避免孤独的折磨,冲破寂寞的暗夜,达到和谐舒朗的光辉境地。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古越谣》
忠贞的友情,不以时空的切换和境遇的穷达为杠杆。
鲍叔与管仲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叁仕叁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叁战叁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材料补充:
学习任务四:赏艺术手法
(一)赏析音乐描写
1、如果在闻韶艺术馆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琵琶女作为嘉宾来演奏一曲,你如何介绍她。
①指法娴熟
②蕴含丰富的情感
③抑扬起伏,触动人心
至“说尽心中无限事” 低沉 悲惨的遭遇
内心的哀愁
轻细、急切、清脆婉转 成功的荣誉
醉酒的欢歌
至“此时无声胜有声” 冷涩、缓慢、低沉 难以言表的苦楚
曲调变化
语句层次
音乐特点
蕴含内容
前奏曲
欢乐曲
沉思曲
至“四弦一声如裂帛” 激越、雄壮 受到不公待遇的愤怒 控诉
悲愤曲
至“大珠小珠落玉盘”
2.琵琶女弹奏得美妙,作者以及在场的人听得如醉如痴。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描写得绘声绘色,让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到了演奏现场。假如你也听到了优美动人的音乐,要用文字去描写,可从白居易的文字里借鉴到哪些写作方法
描写角度:正面描摹和侧面烘托
描写手法:
正面 ① 拟(摹)声 大弦嘈嘈 小弦切切
②比喻(以声喻声) 如急雨 如私语
③通感、比喻(以形喻声)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侧面 ①以感衬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②以景染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
拓展-----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
听颖师弹琴
[ 唐 ]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 唐 ]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听蜀僧濬弹琴
(唐)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二)赏析景物描写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茫茫江面倒映着月影,营造了迷茫伤感的离别氛围
只见一轮明月倒映在江心,渲染寂静的氛围。人们沉浸于美妙的琵琶声中,悄无声息,侧面衬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月光环绕,江水寒冷,烘托孤寂冷清
春天的江水,花开的清晨,明月的夜晚,写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反衬作者的孤独凄凉
赏析文中写月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