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30 18:4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9 课时
【内容∕段落】 完成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
【侧重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考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制作表格、分析图片、问题探究。识读《淝水之战示意图》,分析淝水之战对阵双方的布阵态势,体会“草木皆兵”等成语的含义。
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评价任务】 独立完成作业本75-77页练习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在这一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 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 新课教学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的背景 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
【学习过程】 的局面。 淝水之战交战时间、双方、过程? 交战时间:公元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争 交战过程: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满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出师前,符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当前秦军队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淝水之战交战结果、特点、影响? 交战结果:东晋胜利 交战特点:以少胜多 影响: 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 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出自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相关史事] 前泰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奏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6、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前秦方面: 主要是因为前秦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意为前秦卖命。另外,苻坚骄徽自大,指挥失当。 东晋方面: 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团结一致、不畏强暴、奋勇抗争。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 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 背景: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 目的: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治理,移风易俗。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迁都;说汉话;改汉姓;穿戴汉族服饰;与汉族通婚;(汉化)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意义)? 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 6、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实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魏一次自上而下的以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文化为主的维护鲜卑族封建统治的改革。 7、[知识拓展] 为什么说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孝文带改革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孝文帝顺应当时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从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改革,并迁都洛阳,在文化上采取汉化措施,如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改用汉姓后,提倡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2)借鉴:各民族要想进步,就必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中华民族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而应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表现? (1)地域上: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3)生活上: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4)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5)文化: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6)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总体概况?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 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知识拓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互相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和民族偏见都在逐渐减少。 [知识拓展] 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①民族迁徙与杂居 ②冲突 ③友好交往 ④少数民族政权改革 6、[课后活动] 1)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膝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 ,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胡床、椅子、方凳传人中原后,很快受到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具,成为汉族生活的必需品,融人汉族人的生活之中,使汉族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中华璀璨的文明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2)右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 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知识巧记] 一次战役:淝水之战。 一次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种现象:民族交融。 一系列表现: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 六个领域:地域上、经济上、生活上、政治上、文化上、民族心理上。 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堂教学内容 独立完成作业本75-77页练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