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绿色的梦》
教学课题:《绿色的梦》
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 时:第一课时
课 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绿色的梦》是一首深受中学生喜爱的合唱歌曲,由梁和平作词,潘振声作曲。歌曲采用D大调,4/4拍,二段体的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清新跳跃,抑扬顿挫,第二乐段以二部合唱的方式出现,增加了音乐的歌唱性和抒情性。表达了对祖国家园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对地球家园的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树立保护环境,建立美好家园的意识。
2.能够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绿色的梦》,准确唱出歌曲的节奏,能够用和谐甜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学重点:能够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附点音符 切分节奏 二声部
学 法:以学生以主体,通过“看、听、唱,演”等方法去学习。
教 法: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听唱法,教唱法,重点处理等办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师生问好,进行发声练习。2.出示两组图片,分别是美好的环境和受污染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来发表对图片的理解,从而导出本课内容——歌曲《绿色的梦》 进行发声练习2.学生们自由发表对两组图片的不同感受 1.为歌唱做准备2.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导出本课内容。
深入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绿色的梦》,初听,让学生谈初听歌曲感受。2.再听歌曲,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 1.初听歌曲,再谈初步印象。2.分析歌曲,带着问题去听歌曲,深入了解歌曲。 通过初听,分析歌曲,带着问题去听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歌曲。
展开 1.运用听唱法,教唱法,视听结合法等反复学习歌曲。2.处理歌曲重难点。A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从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B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难点C用先分后合,并逐句把两个声部合在一起的方法来解决二声部的问题。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练习。 学习歌曲2.处理歌曲的重点难点,用科学的发声方法 ,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解决歌曲中的技术难点二声部的练习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练习 1.通过多种教法 ,学法学习歌曲。2.让学生深入理解唱歌不只是发出好听的声音,而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通过二声部学习,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3.巩固练习
活动展示 1.分小组展示歌曲《绿色的梦》,鼓励同学们采取多种形式来展示。2.课堂实践活动:《森林之殇》 展示歌曲《绿色的梦》2. 课堂实践活动:《森林之殇》 为学生提供平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学习,得到锻炼,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归纳总结 1.课堂总结2.布置作业:A.搜集有关保护环境的歌曲,并学唱。B.每个同学把爱护环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1.总结本课2.布置作业:A.搜集有关保护环境的歌曲,并学唱。B.每个同学把爱护环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1.进一步明确本课教学目标2.通过课下作业进行教学拓展,并对学生提出要求,把保护环境落实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效果:本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通过看,听,唱,演等学法和各种教法,较好的掌握了歌曲,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做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且,在音乐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还有,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我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