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戏曲大观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戏曲大观园》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30 20: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戏曲大观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基本的戏曲知识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戏曲行当生、旦、净、丑和“四功五法”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了解基本的戏曲常识。
教学难点:
1、把繁琐的戏曲知识变成生动的语言告诉学生。
2、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基本戏曲动作的模仿与表演。
四、教具准备: 折扇
五、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六、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全国各地在开展 <戏曲进校园>!我校有幸成为保定市戏曲示范校,在今后的课程中会增加戏曲知识的讲解,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那你们了解戏曲吗
生:不太了解
师: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今天我们来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
2、新课教授:
(1)戏曲的种类
师:老师今天播放几首,大家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剧种
播放戏曲片段:黄梅戏<女驸马>、京剧《包龙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分别介绍每一段的背景故事)
《女驸马》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看大屏幕!
我看班上“花木兰”多,我们来唱唱《谁说女子不如男》跟男生来叫叫板好不好?活动:学生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
(2)戏曲的行当:
师:同学们表现的很棒!我们现在只是欣赏了戏曲中几类经典的剧种。还有很多。比如说:评剧、河北梆子、保定老调、上海的昆曲等等。虽然种类众多,但是究其根本他们都有相同之处,一定之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ppt展示图片)
生:看图片找不同点、再欣赏各行当代表唱段。
四个行当: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
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
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
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
(3)戏曲的四功和五法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戏曲行当中人物的特点和扮相,我们装扮好了,就要开始表演唱了。怎么表演、怎么唱呢?就要遵循戏曲中的四功和五法。接下来我们看大屏幕了解什么是四功和五法。(ppt展示、讲解并示范)
生:分组模仿教师动作并展示
四功:
1、唱:
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以“唱”为主,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学走台步,教师指导
2、念:
把“唱”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而是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就正是为了强调念白的重要性。念白为“韵白”、“京白”两种,“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韵白”则讲究韵味。念白在音调上要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除此之外,念白中的语气、语势、需要突出其节奏感,从而增强它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总之,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
3、做:
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中对种种生活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乘马、行舟、饮酒、跪拜,种种不胜枚举的情景,在表演时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学生活动:通过看、说、学进行表演。
4、打: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武打范围广,难度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动作,尤其是大打出手时,刀枪满台飞,构成图案,有节奏、有层次,稳、准、美的体现着剧情。做为武戏的演员,需经过特别的训练,自觉地练功的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出真知。让我们跟随名家名段模仿属于我们57班的戏曲小段-(视频)---女生《卖水》
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共同表演。
教师小结:
戏曲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的表演在审美特征上是独树一帜的。尤其与西方的写实性的表演是根本不同的。比如舞台上没有门,但是演员通过表演,却使观众看到了门的存在,使你必须承认有门。明明没有马,却让你承认有马,没有船,却让你承认有船。这就是,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课后小作业
课下询问长辈喜好的剧种,并搜集相关资料,一起学唱。
七、课堂总结: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只是很浅显的了解了一些戏曲的基本知识。希望在今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能共同探索,深入学习,把中国戏曲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