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守恒定律练习
1.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2.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 B.经过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 C.琥珀与干草带异种电荷 D.琥珀与干草带同种电荷 3.导体A带电荷量为8q,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电荷量为-2q,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导体C先后与A、B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分开,则导体B带的电荷量为( ) A.-q B.q C.2q D.4q 4.下列关于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可以同时湮没,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 C.元电荷是一种带电物体 D.电是物体表现出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5.(2021·广东揭阳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撑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负电荷的物体C置于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 A.此时A带负电,B带正电 B.此时A带正电,B带正电 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仍都张开 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6.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B.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 C.用手迅速捋细条时,由于感应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D.用手迅速捋细条时,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 ) 张开、都带正电 B.张开、都带负电 C.不张开、不带电 D.不张开、带异种电荷 8.如图,将带正电荷Q的导体球C靠近不带电的导体。若沿虚线1将导体分成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QB;若虚线2将导体分成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则( ) A.QA>QB、Q'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