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B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B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30 22: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测试B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主张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建立联合政府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3.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她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北洋军阀 C.实现共产主 D.完成民主革命
4.纪录片《百年中国》:“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照耀史册”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5.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下列能体现“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6.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的口号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反对华北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人们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其中的“三十年以来”指的是
A.人民解放战争以来 B.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C.五四运动以来 D.中国近代以来
8.“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9.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推动了科技进步
C.引发了政治革命 D.传播了西方文化
10.宋泽夫(1872 1942)盐城县宋村人。1919年他撰写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罪行,呼吁爱国救国,反对复古奴化,提倡白话文,主张男女同学等。这主要表明他
A.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B.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顺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主张
11.陈独秀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由此可见,他认为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A.封闭与自大 B.专制与愚昧 C.迷信与盲从 D.落后与野蛮
12.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军阀 C.组织工人运动 D.实现共产主义
13.下图是反映民国时期的一场政治运动漫画。据图可知该运动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4.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15.据不完全统计,五四运动后约有400多种报刊,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五四运动
A.开启近代化进程 B.冲击了封建道德
C.推动新思想传播 D.促进民主化改革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一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为副总理,中国同盟会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1)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所窃取? (思想风暴)
(2)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3)新文化运动前期,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哪两篇文章,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规律揭示)
(4)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请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并指出引发这个事件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一第一幅图指出该事件爆发的地点。
(3)该事件运动中心后来转移到上海,请说出这时期运动的主力。
(4)请说说该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有哪些?
18.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出现了新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足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习近平深刻阐释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材料二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下图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2)材料二中形成“红船精种”的“大事变”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一中的五四运动与材料二的“大事变”有何关系?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测试B卷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1.C 2.B 3.C 4.B 5.D 6.A 7.C 8.D
9.A 10.C 11.B 12.B 13.D 14.B 15.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1)1912年。袁世凯。(2)民主与科学。(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4)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17.(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北京。(3)工人。(4)爱国主义精神。
18.(1)核心:爱国主义;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关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