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导入新课:
齐 欢 唱。 齐 欢 唱。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 。
理
解
概
念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明
确
目
标
有
效
前
行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北伐胜利进军。
1、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
共
合
作
国
共
合
作
国共合作
一
背景
京汉铁路大罢工爆发后……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结果有52人惨死,300多人受伤,40多人被捕,1000多人被开除。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惨遭杀害。
——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上册)》
材
料
研
读
阅读材料,分析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中得到什么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背景
材
料
研
读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认识?
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1912年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
二次
革命
1915—1916年
护国
运动
1917-1918年
第一次
护法运动
第二次
护法运动
1921-1922年
失败 初步 失败 失败
成功
背景
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是苏俄。
——孙中山
材
料
研
读
根据阅读分析,谁才能真正帮助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
孙中山先生与苏俄特使
越飞会见的报道
合作过程
阅读课本70页,归纳中共三大与国名党一大召开的概况
(1)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的召开
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新三民主义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时间:
内容:
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新
三
民
主
义
黄埔军校的创办
时间:
地点:
负责人:
意义:
1924年5月
广州
孙中山(总理)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阅读课本71页,归纳黄埔军校的创办情况
孙中山兼任总理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蒋介石任校长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这幅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怎样的办学特点?
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
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黄埔军校在广州培养学生近5000人……其中徐向前、林彪、左权、陈赓、许光达、周逸群、萧克、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宋时轮等将帅都毕业于黄埔军校。
——孙继业《伟人孙中山》
材
料
研
读
根据材料分析黄埔军校创办的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胜
利
进
军
胜
利
进
军
二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结合《军阀割据示意图》和《国民革命歌》分析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
时间:
目的:
对象:
战场:
结果
1926年7月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军阀 控制区域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直隶
孙传芳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
张作霖 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和北京等
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
北伐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北伐战争的进程
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倒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亦与以同等之扶助焉。
——《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
北伐战争全面打响
1926年10月
1926年7月
1926年11月
1926年12月
先头部队攻占长沙
占领武汉
占领南昌
收复福州
1927年2月
占领杭州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夺取上海政权,北伐军进入上海
占领南京
第四军独立团进入湖南
1926年5月
北伐战争的进程
10万
20万
20万
35万
75万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叶挺独立团
“铁军”
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工人纠察队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上海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1.吴佩孚、孙传芳被击溃,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
2.华中、华东、华南被国民政府控制。
3.带动了大规模群众革命运动,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部分权益。
北伐战争的结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为配合北伐军,中共湖北区委领导下的武汉工会发动各行业工人群起策应。铁路、轮船工人破坏和阻碍吴军交通。汉阳兵工厂工人于9月1日开始总罢工。
——杨天石等《中华民国史》
鞭炮毕剥之声联珠裂帛,各村人民与农会有迎于十里之外者,殊甚可感。农民协会组织尤为发达。将来革命成功,当以湖南为最有成绩。
——《蒋介石日记》
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正义之战,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作战方针正确,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1927.4.12
政变名称
四一二
七一五
时间
地点
罪魁祸首
上海
蒋介石
1927.7.15
武汉
汪精卫
“宁可枉杀一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蒋介石一手策划下,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市民上街游行。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的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者无数。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典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几天之内,就有300多人遇难,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知
识
拓
展
1925.7
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称“宁汉合流”
汪精卫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1927年
1927.4.18
1928年底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统一全国
1927.9
皇姑屯事件
是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案发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
1945年,日本投降后,河本大作投靠阎锡山,解放军攻取太原之后,河本大作作为日本战犯被捕。经审讯之后,他详细交代了策划炸死张作霖的全过程。
知
识
拓
展
李大钊从容就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在北京逮
捕了李大钊等60多名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张作霖派他的参谋长去劝说李大钊,想用高官厚禄收买他,但得到的回答是: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去做无耻的帮凶和奴才!4月28日,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被判绞刑。面对死亡,他镇定自若,第一个从容地走上绞刑台,带着对敌人蔑视的目光,英勇就义。
知
识
拓
展
《就义诗》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结合他们的事迹,说说他们身上闪耀着怎样的精神?
追求真理、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无畏挫折的国民革命精神。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
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我们的扬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集体诵读
兴起
失败
国共合作实现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课堂小结:
高潮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124-1927)
国民党一大召开
创建黄埔军校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2021·广西贵港·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2.(2021·黑龙江龙东·5)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D】
【A】
3.北伐战争中,下图所示的歌曲响彻大江南北。歌曲中的“大联合”指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A】
4.(2021·湖南株洲·6)“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