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2021年单元测试卷(2)
一.多选题(共13小题)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A点位于x=0.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位于原点的质点振动的振幅是16cm
B.位于原点的质点振动的周期是0.2s
C.由图1可知,在t等于周期时,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
D.该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
E.由图2可知,经过周期后,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8m
2.如图是一列频率为50Hz的机械波的图像,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是2m B.振幅是6cm
C.周期是4s D.波速是200m/s
3.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甩动水袖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0和t=0.5s时的波形图,平衡位置在x=3m处的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0.5m,则(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C.t=0.15s时,质点M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质点M的振动方程为y=﹣10sin(5πt)cm
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1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象(两图用同一时刻做起点)( )
A.x=0处的质点 B.x=1m处的质点
C.x=2m处的质点 D.x=3m处的质点
5.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频率是5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小孔直径d应为( )
A.d=100cm B.d=5m C.d>1m D.d<1cm
6.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1、λ2,且λ1<λ2,图示时刻a点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B.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因为λ1<λ2,所以a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D.a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7.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s 时的波形图,则( )
A.波的周期为0.8 s
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6 s,P点沿x轴负方向经过的路程为0.6m
D.在t=0.3 s时,Q点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8.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相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
D.纵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能迁移
9.湖面上停着A、B两条小船,它们相距20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A、B连线方向传播,当A开始上下浮动3s后B开始上下浮动,B位于波谷,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1分钟内A船上下浮动的次数为( )
A.20次 B.30次 C.40次 D.60次
10.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x=2m处的质点P在该时刻之后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C.t=1.5s时刻,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
D.在0至5s的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00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诊病时用的“B超”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
C.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频率增大,波速不变
D.只有缝、孔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2.打水漂是很多人喜欢的一个休闲游戏,通常按照击打了几次水面来计数,每击打一次水面便会泛起一次水纹波,观众在湖的中心观赏(如图为俯视图),假定石子多次击打水面,且石子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观众所接收到的水波的频率如何变化( )
A.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13.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10m/s,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4.如图甲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2s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波沿x轴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 m/s,当t=1.2s时质点Q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cm。
15.频率恒定且同步振动的两个声源S1、S2相距12m放置,一观测者在S1、S2之间的连线上移动,听到音量大小起伏变化,其中一个音量最小的位置与S1相距5m。若声速为340m/s,求声源振动的最小频率。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2021年单元测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多选题(共13小题)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A点位于x=0.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位于原点的质点振动的振幅是16cm
B.位于原点的质点振动的周期是0.2s
C.由图1可知,在t等于周期时,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
D.该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
E.由图2可知,经过周期后,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8m
【分析】振幅等于位移y的最大值,由图直接读出。由甲图读出周期。由甲直接读出t等于周期时质点的位移y。由乙图读出波长λ,由波速公式v=求解波速。经过周期后,A点运动到波谷,由图读出位移。
【解答】解:AB、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该振动的振幅为A=8 ,振动周期为T=0.6 s,B正确。
C、在t等于,原点的质点刚好回到平衡位置,故C正确。
D、由图4可以看出 m,则波速v== m/s。
E、经过 ,A点刚好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 cm。
故选:BCE。
2.如图是一列频率为50Hz的机械波的图像,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是2m B.振幅是6cm
C.周期是4s D.波速是200m/s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该波的波长和振幅;根据机械波的频率可推导其周期;根据波速的计算公式求解波速。
【解答】解:A.由图可知波长为λ=4m;
B.由图可知振幅为A=3cm;
C.周期T=;
D.波速为。
故选:D。
3.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甩动水袖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0和t=0.5s时的波形图,平衡位置在x=3m处的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0.5m,则(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C.t=0.15s时,质点M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质点M的振动方程为y=﹣10sin(5πt)cm
【分析】根据质点M的路程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可判断质点运动经历的时间,从而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由v=求波速;根据同侧法和质点运动的时间判断质点的速度方向;由y=﹣Asinωt写出质点的振动方程。
【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质点M通过的路程s=0.5m=4A)T,故A错误;
B、由题图可知,周期T==,则波速v==,故B错误;
C、t=0.15s=,根据同侧法,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质点M在t=0时刻正处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rad/s=2π rad/s,故D正确;
故选:D。
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1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象(两图用同一时刻做起点)( )
A.x=0处的质点 B.x=1m处的质点
C.x=2m处的质点 D.x=3m处的质点
【分析】由振动图象2读出t=3s时刻质点的运动状态,在波动图象1上找出相对应的质点。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该波的振动周期是4s,t=0时
图乙上,t=5s时刻。故乙图是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
故选:A。
5.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频率是5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小孔直径d应为( )
A.d=100cm B.d=5m C.d>1m D.d<1cm
【分析】本题考查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一般直接比较孔的直径d与水波波长λ的关系即可,当d<λ时肯定发生明显的衍射,
【解答】解:由题知水波的波长λ==m=5.01 cm cm差不多或比它还小。
故选:D。
6.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1、λ2,且λ1<λ2,图示时刻a点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B.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因为λ1<λ2,所以a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D.a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分析】明确波发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但是不论两波频率是否相同,它们均是可以产生叠加现象的。
【解答】解:A、如图所示,随着时间推移,由波长不同,所以不是始终振动加强的;
B、如图所示,此时为加强点,故B错误;
CD、虽然波长不同,都有波的特性,故C错误。
故选:D。
7.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s 时的波形图,则( )
A.波的周期为0.8 s
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6 s,P点沿x轴负方向经过的路程为0.6m
D.在t=0.3 s时,Q点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分析】应用平移法求出波的波长和周期;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在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个全振动,运动路程为4A.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确定Q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解答】解:
A、根据题意应用平移法可知由实线得到虚线需要将图象沿x轴负方向平移(n+,其中n=4、1、2、2,
故由实线传播到虚线这种状态需要时间(n+)T,
即(n+)T=0.6ss,其中n=0、5、2、3,
当n=3时,解得T=0.8s,解得:T=2.34s,故n取0,故A正确;
B、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因t=0.4s时P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0.9s时P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C、在一个周期内P点完成一个全振动,而t=2.6s=T。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不可能沿x轴负方向运动;
D、由题意可知波长λ=8m==10m/s
在t=0时Q点的横坐标为4m,由于波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在t=0.3s时,而t=6时距离坐标原点8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Q点到达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故选:AD。
8.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相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
D.纵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能迁移
【分析】机械波不是物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时,即为横波,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时,即为纵波;
质点不会随波迁移。
【解答】解:A、机械波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故A错误;
B、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由介质与波的性质决定,故B正确;
C、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即水平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故C错误;
D、纵波和横波中质点都不随波向前迁移,故D错误;
故选:B。
9.湖面上停着A、B两条小船,它们相距20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A、B连线方向传播,当A开始上下浮动3s后B开始上下浮动,B位于波谷,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1分钟内A船上下浮动的次数为( )
A.20次 B.30次 C.40次 D.60次
【分析】先根据题意计算AB之间的距离和波长关系,计算出波长。在根据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出波速,根据波速、波长和周期的关系,计算出周期。再根据周期计算1分钟上下浮动的次数。
【解答】解:当A位于波峰时,B位于波谷,在有:20m=1.5λ
解之可得λ=m
A开始上下浮动3s后B开始上下浮动,则波速为:v==
根据v=,波的周期为T=2s,
1分钟内A船上下浮动的次数n===30次,B正确。
故选:B。
10.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x=2m处的质点P在该时刻之后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C.t=1.5s时刻,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
D.在0至5s的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00m
【分析】由振动图象读出t=0s时刻x=2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可求出波速,分析波动过程,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P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方向。
【解答】解:A.由乙图可知该时刻质点P的速度向下,则由同侧法可知,故A错误;
B.由甲图知,这列波的波长λ=8m,该波的周期T=0.02s=m/s=400m/s;
C.图示时刻P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t=1.6s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故C正确;
D.在0至5s的时间内,质点P运动了250个周期,通过的路程为100m。
故选:C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诊病时用的“B超”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
C.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频率增大,波速不变
D.只有缝、孔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分析】“B超”是利用超声波;振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不同于波源频率的现象;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缝、孔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
【解答】解:A、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A错误;
B、观察者与频率一定的波源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升高或降低,故B错误;
C、波速由介质决定,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故C错误;
D、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孔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
故选:D。
12.打水漂是很多人喜欢的一个休闲游戏,通常按照击打了几次水面来计数,每击打一次水面便会泛起一次水纹波,观众在湖的中心观赏(如图为俯视图),假定石子多次击打水面,且石子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观众所接收到的水波的频率如何变化( )
A.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分析】从石子的运动轨迹来看,击打水面产生的水波波源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先是靠近观察者,然后远离观察者。由多普勒效应即可解释。
【解答】解: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所以频率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D正确。
故选:D。
13.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10m/s,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 )
A.
B.
C.
D.
【分析】分析在t=0.6s时刻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和振动方向,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m,则周期T==;
t=7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在t=0.6s时==1.5个周期,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选项是t=7.6s时的波形、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4.如图甲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2s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波沿x轴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 10 m/s,当t=1.2s时质点Q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cm。
【分析】由波动图像读出波长,由振动图像读出周期,即可求出波速。用同侧法可以知道波的传播方向,然后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分析质点P、Q的运动状态,写出振动方程。
【解答】解:由波形图和振动图结合得到,平衡位置坐标x=2m处的质点P在t=0.7s时向下振动。波长是4m,所以波速v==。由已知条件可知Q点的平衡位置坐标是3m和6m的中间位置cm==3π),将1.4s代入方程cm。
故答案为:10,.
15.频率恒定且同步振动的两个声源S1、S2相距12m放置,一观测者在S1、S2之间的连线上移动,听到音量大小起伏变化,其中一个音量最小的位置与S1相距5m。若声速为340m/s,求声源振动的最小频率。
【分析】根据波的干涉,当波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减弱点,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解答】解:设声波的波长为λ,声源的频率为f,观察者在P处。.
观测者与S1、S2之间的波程差:△l=|PS5﹣PS2|
P处音量最小,必须满足:△l=;(n=7,1
又:v=λf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f=
解得,f=85(2n+4)Hz (n=0,1,5
当取n=0时,扩音器的最小频率为85Hz。
答:声源振动的最小频率为85Hz。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