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元件符号及简单的电路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电路符号的识别,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实物,学会利用电路符号绘制简单电路
图的技能
方法与过程:
熟悉符号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代换,在绘电路图和实物连接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对于两者的代换由机械识记转变到理解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路连接,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究电学的兴趣,体会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方便与简捷。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2.初步学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电路
【难点】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简单的电路。
三、教学准备
【器材】手电筒、开关一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根、开关2个、带底座的灯泡2个。
PPT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
活动一(活动9.5):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符号
活动目标:认识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通过比较,认识到利用电路元件符号化电路图的便捷清晰。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演示,思考并回答:手电筒灯泡处于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使灯泡发光对照手电筒的内部结构图,在实物中辨认构成电路的四个组成电源——电池用电器——小灯泡开关——开关导线——金属条、金属弹簧在结构图中指示出电流的通路,了解电流走向,灯泡发光的原因。认识常用元件的符号 设置情景并提问:打开手电筒开关,灯泡发光,设问: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出示手电筒结构图,将实物与结构图对照时,应尽可能保持方向的一致,以便于学生的辨认若实物中部分结构不是很方便观察,可认为人为?将其作解剖,使其暴露更明显,如:手电筒外壳内侧的金属条等提示实物结构图绘制时的不方便,引导大家学会用直观的电路符号替代实物的绘制补充:元件绘制时的注意事项:电源符号长线是正极,短线使负极。两线粗细相同。不论几节干电池,均为这个符号。开关断开状态时铡刀口抬起 闭合状态时铡刀口落下 导线绘制成直线,非曲线
活动二(活动9.6)根据电路实物图画电路图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初步学会绘制件简单的电路图,规范作图的技巧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电路的实物图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根据电路实物图画电路图(有多种画法,可参考光盘“实物接线图与电路图)◆练习:尝试绘制手电筒的工作电路图 ◆对照实物图绘制电路图,讲解绘制时的注意事项:1、区分实物中电池的正负极2、电路元件不放在电路转角处,应使元件两端的电导线在同一水平(竖直)位置上3、导线的走向竖直或水平,不倾斜,不呈弧形4、整张电路图的外观尽可能方正。◆在学生绘制时,教师注意观察巡视,可利用启发引导、示误等方法,使学生在首次绘图时,对正确的方法有个较深的印象
活动三: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活动目标:消除对电的恐惧心理,学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与同伴分享实验成功后的喜悦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复习辨别用电器的导体部分与绝缘体部分,认识在闭合电路中,电流经过的元件的位置。连接串联电路观察串联电路中灯泡的工作状况连接并联电路观察并联电路中灯泡的工作状况 进行用电安全的初步指导,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能顺利完成对电路各元件的连接。提示:在进行实物连接时,可从电池的正极开始,顺次连接电路各元件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经老师检查后,方可闭合开关。提示:可先连接并联电路中的一条支路个串联回路,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然后在电路图中,靠近导线“丁”字形接线的元件接线柱处,再次连上相关导线、元件,接入另一个支路。说明:范例中的并联电路有多种连接方法,学生在进行连接过程中,教师应多加注意。(有多种画法,可参考光盘“实物接线图与电路图)
教学反思
课堂导入部分:在黑暗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什么作为照明工具?引出“手电筒”来研究电路的组成。通过观察手电筒,总结手电筒的结构,知道基本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学习各元件对应的元件符号。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最后总结应用.
教材上这一节的内容包括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符号、画电路图、连接电路。所以我想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解决上述内容。分拆手电筒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我认为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材中对于电路图的引用,也是采用到了手电筒的电路图,我想这种过渡衔接比较顺畅。我对于本节课的难度估计不足,所以内容设计的比较多。最后造成课堂很繁忙,甚至有点乱。
我决定改进, 用复习元件符号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画电路图部分,增加文字提示,尽量使学生在第一实践养成规范地画电路图的习惯。然后用PPT演示及黑板上老师同学演示作图,及老师作详细的说明解释,特别是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错误。画并联电路时,培养学生在电路中寻找正确的连接点,用实物图和电路图的相应变化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
课堂中的效果: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教学,学生的学习亢奋点马上被激发。通过元件符号的转变,让学生学画电路图时更加容易理解。画电路图采用文字提示注意点,大大地降低了第一次画电路图出现的种种错误。通过学生找连接点,老师通过实物图和电路图对应分解的过程,能有效解决画并联电路中寻找连接点的问题,能提高画并联电路图的准确率。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学生的准确率也提高了,特备是先将元件按实物图或电路图的位置摆放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连接电路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