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22: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9个一类字,认读4个二类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能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寓言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教学重难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地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中的第一幅图片)师:我们先来轻松一下。请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个词把你的发现概括出来。(师依次出示后两幅图片)
师: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孩子!请你们再认真思考,刚才他说的这三个词语讲述的故事属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哪一类故事?你发现了吗?(寓言故事)
师:小寓言总是向我们讲述着大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扁鹊治病》。先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扁鹊吧。(大家跟我一起书空,扁是户字头,下面注意是一横两竖;喜鹊的鹊,鸟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归类盘点词语,并复习寓言故事的特点。】
2、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成语,根据成语猜一猜扁鹊的职业是什么?
(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杏林春满、春满杏林)
师:想想它们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人?(医生)
【设计意图:把一些与生活较远的词语进行积累,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准备。】
3、(出示扁鹊图片)真聪明!同学们,这就是扁鹊。关于扁鹊,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扁鹊资料)
【设计意图:用扁鹊的医术高明导入,并提出问题──有人不让神医治病,意为在让学生了解扁鹊这个人的同时,也对课文内容打上个问号,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你们可真会预习!课前搜集的资料真不少!做好的预习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课文。老师相信词语也一定难不倒你们,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敷烫、几剂汤药、骨髓)
2、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把新词带进课文当中,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在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开始吧!(课件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在向我们讲述什么故事)
3、刚才听着大家读得很流利,根据老师的提示,你能不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师出示提示:A::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B:首先 然后 最后
指名回答。(既完整,又简洁,真棒!)
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1、过渡:扁鹊去为蔡桓公治病,带上了一张病历卡,扁鹊需要一名小助手,帮他填写,你们能帮帮他吗?(课件出示空白病历)指名生逐步完成病历。
2、仔细观察病历,从这个病历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短、病情发展、、、)
3、即使蔡桓公的病从皮肤发展到了肠胃,也有办法治好,而且还有名医扁鹊在身边,最后还是病死了,该怪谁呢?(怪他自己!)
师:为什么?
预测:生1:因为扁鹊要给他治病,他不让治。
生2:因为扁鹊劝他几次他都不听。
师:扁鹊劝了他几次呀?
预测:三次。也可能有说四次的,正好引导学生看第四次扁鹊劝了吗?
4、每次是怎么劝的?找到扁鹊说的话,用横线勾画出来。
5、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6、仔细看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蔡桓公的病情有什么变化?)抓住相关词语说说病情变化的过程。(课件描红:皮肤上、皮肉之间、肠胃里)能不能用朗读把这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表现出来?
当扁鹊一判断出蔡桓公得病时,便说——
当扁鹊发现病情有变化时,他说——
当扁鹊发现病情严重时,他说——
7、眼看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作为一个医生,扁鹊的心情会怎样?
预测:生1:越来越着急。
生2:越来越担心。
师:哪些词可以看出扁鹊是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担心?(课件描绿:恐怕、加深、更加严重)请你把这种心急如焚带到朗读中去,边读边体验他的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担心。
当扁鹊一判断出蔡桓公得病时,便及时地劝说到——
当扁鹊发现病情有变化时,他又一次劝说到——
当扁鹊发现病情严重时,他再一次劝说到——
8、我感受到了扁鹊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你们真了不起。
同学们,咱们如果身体不适上医院,医生怎样为你诊断?谁来说说?(听诊、查血、量体温、询问等等)
扁鹊治病仅仅用了什么方法?(看)
9、现代医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诊查才能对病情做出判断,扁鹊仅仅凭借肉眼的观察,就准确无误地诊断出蔡桓公生病了,同学们,扁鹊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呢?
预测:生1:医术高超。(板书:医术高明)
生2:医术高明。(概括的真到位,请你帮老师把它板书出来)
10、是呀,中医沿用至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是他发明的,诊断蔡桓公,他用的就是他最擅长的望诊。虽然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不愿接受治疗,但是只要还有一线治疗的希望,他都不会放弃,从这里你发现扁鹊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呢?
预测:生1:他是一个负责的医生。
生2:他是一个尽职的医生。
生3:他是一个有耐心的医生。
生4:他是一个关心别人的医生。
师:对。扁鹊不仅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还是一个医德高尚的医生。(板书:医德高尚)
【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三次对话,反复体会人物心理,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里饱饱满满。】
四、桓公之死,追根溯源
1、总结过渡:(课件出示完整病历)病到什么程度,怎么治,扁鹊都分析得十分清楚、精准,有他这样一位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抱病而死呢?(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蔡桓公不听劝的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1)蔡桓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2)指导朗读。
3、刚开始听了扁鹊的话,蔡桓公不以为然,当扁鹊再三劝说时,他又有什么反应?
课件出示: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1)如果你是蔡桓公,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
(2)句子写得很简单,听你们替蔡桓公表达完心理所想,句子变丰富了!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气急败坏、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怒气冲冲、怒火冲天)
(3)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4)面对这样的蔡桓公,扁鹊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从扁鹊“连忙”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面对名医扁鹊几次三番地劝说,蔡桓公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没有病,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固执己见)
(课件出示“讳疾忌医”解释)像他这样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不愿意治病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讳疾忌医”。 (板书:讳疾忌医)
5、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了?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6、当蔡桓公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
7、如果蔡桓公要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他应该怎么做?
预测生1:应该从还是小病的时候就开始治。
生2:应该早点治。不应该这么固执,应该听扁鹊的劝。
8、(课件出示病历表)说得好!导致蔡桓公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生病,还因为他的固执。
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蔡桓公就能够对这个微小的毛病引起重视(板书:微),进行及时的预防、治疗(板书:防),就能杜绝病情的渐渐恶化(板书:杜渐),毛病就一定会治好的。这就叫做防微杜渐(齐读)。(课件出示:防微杜渐解释)
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细微的错误、缺点、坏习惯时,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
(课件出示选择题,消化防微杜渐)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教师创设情景,音乐起:蔡桓公本来可以好好的活着,却因自己的固执,因不懂防微杜渐的道理而丧命。读完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说一说!
六、课堂总结,深化主题
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重演!实际上,许多寓言故事都阐明了深刻的哲理,成为人们不断自省的警钟。这是老师给你推荐的一些寓言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课件出示推荐阅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积累寓言的兴趣。】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医术高明 固执己见
医德高尚      讳疾忌医
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