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笑靥如花,暗藏记号,转载必究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四语上必考题型周计划(第十四周)
(课文:23.《梅兰芳蓄须》24.《延安,我把你追寻》《园地七》)
标准化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厦(shà) 打扰(lǎo) 蓄须(xù) 拒绝(jù)
B.沦陷(lún) 被迫(pò) 纠缠(chán) 骚扰(rǎo)
C.脊梁(jí) 宁可(nìng) 剃须(dì) 茁壮(zhuó)
D.纠缠(chán) 土炕(kànɡ) 明媚 (mèi) 破绽(zhà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边塞 堵塞 B.重要 要是 C.将士 将领 D.宁可 安宁
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训斥 醉酒 催促 万里长征 B.清淅 效力 租界 左顾右盼
C.被迫 拒绝 忘想 斩钉截铁 D.廷安 春笋 矛屋 春光明眉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斩钉截铁( ) A.切断,割断 B.量词,段 C.阻拦
(2)蓄须明志( ) A.留着而不去掉 B.存于心中 C.等待
(3)不堪其扰( ) A.可以,足以 B.能忍受,能承受
5.“逼迫”中“迫”的意思与下列哪个词语中的“迫”意思相近 ( )
A.饥寒交迫 B.迫不及待 C.迫近 D.急迫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拒绝 B.断绝 C.回绝
(1)戏园子老板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梅兰芳口( )了。
(2)怎样才能让日本人( )请他登台演出的念头呢
(3)于是,他便以去香港演出为由( )了。
7.根据选择正确的成语。
A.秉公执法 B.英勇无畏 C.志存高远 D.精忠报国
(1)竭尽忠诚 岳飞 牺牲一切( ) (2)公正 民警 奉公守法( )
(3)消防员 勇敢 无所畏惧( ) (4)追求卓越 李时珍 雄心壮志( )
8.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 ,毫无惧色。
A.大义凛然 B.视死如归 C.铁面无私 D.刚正不阿
9.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大义凛然,毫无惧色。
B.在爸爸面前,小明视死如归,就是不认错。
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
桑植的爷爷为人刚正不阿,喜欢打抱不平,虽是士族,对待平民百姓却很和善。
10.下列关联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只要签订演出合同,戏园子老板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B.不仅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而且拒绝了。
C.他宁可卖房度日,也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虽然梅兰芳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11.《延安,我把你追寻》诗的第4节中,“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 ),“老牛破车”代表( );“宝塔山”代表代表( )。
A.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B.现代化 C.延安精神。
12.联系《梅兰芳蓄须》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梅兰芳是著名的话剧艺术家,是中国四大花旦之首。
B.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
C.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D.梅兰芳蓄须是在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13.下列关于《梅兰芳蓄须》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利诱,一再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的事。
B.梅兰芳蓄须明志,表明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出的决心。
C.大家愿意站着观看梅兰芳的演出,只是因为他的演技好。
D.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登台唱戏,迫使自己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儿丢了性命。
14.诗人追寻了延安哪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正确答案是( C )。
①延河 ②宝塔山 ③茅屋 ④枣园 ⑤杨家岭 ⑥南泥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延安精神的内容是( AC )(多选)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互相爱护、互相关心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为崇高理想献身
16.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四节中用“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化,“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脊梁”代表延安精神。
B.诗人很怀念过去的苦日子,想体验过去的茅屋和土炕。
C.课文多次提到“追寻”,抒发了诗人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积累与运用。
(一)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或字。
蓄(chù xù)须 逼迫(bái pò) 纠缠(cán chán)
妄(wáng wàng)想 邀(yāo yào)请 不忍(rén rěn)
打扰(lǎo rǎo) 拒(jù jǜ)绝 签订(dīng dìng)
宁(níng nìng)可 要(yāo yào)求 强迫(qiáng qiǎng)
拒绝(jǜ jù) 剃须( tì dì ) 破绽(zhàn dìnɡ)
茁(zuó zhuó)壮 脊(jí jǐ)梁 大厦(shà xià)
延(yán yàn)安 一旦(dàn dān) 辉煌(huāng huánɡ)
春笋(sǔn shǔn) 奥(ào ao)秘 茅(máo mào)屋
昔(xī xì)日 明媚 (mèi mìe) 土炕(kànɡ kánɡ)
一座座大厦如春笋(xǔn sǔn)般拔地而起,破旧的(矛 茅)屋已成为历史,(延 廷)安的精神灿烂辉(皇 煌)。追寻温暖,追寻明(眉 媚)的春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出,“我们”毫不犹豫丢掉的是 ,但是不能丢掉的是 。
4.作者追寻延安,实际是追寻 。
5.“延安精神”具体指的是 的精神。
6.《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通过对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事物的歌颂,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心情。
(三)(交流平台)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题目扩充法:对题目稍加扩展充实,便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梅兰芳蓄须》主要写了梅兰芳为了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而 。
学习中,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分析、扩充,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 》一文;在学习《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可以通过理清楚事情的 、
. 和 ,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因为文中一共写了三件事,要先弄清 ,然后 ,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大义( )( ) ( )死( )归
铁面( )( ) 刚正( )( )
①( )存高( ) ②( )忠( )国
③英勇( )( ) ④秉公( )( )
上面的词语中,形容人物正直、公正的词语有 、 和 。
我能想到的人物有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周恩来从小就 ,有着博大的胸怀。
(2)公安民警 地同歹徒搏斗、解救人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3)岳飞 的事迹,至今仍为人所称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② D.①④③
3.根据提示选择上面成语填空。
(1)竭尽忠诚岳飞牺牲一切( ) (2)公正民警奉公守法( )
(3)勇敢消防员无所畏惧( ) (4)追求卓越李时珍雄心壮志( )
(5)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 ) ,毫无惧色。
(6)包拯( ) ,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
(7)桑植的爷爷为人( ) ,喜欢打抱不平,虽是士族,对待平民百姓却很和善。
(8)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宁死不屈,表现出共产党员( ) 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照样子,用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例:包拯:铁面无私
岳飞: 周恩来: 项羽: 梅兰芳: .
三、阅读课文精彩语段,完成练习。
(一)《延安,我把你追寻》(节选)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选择
破旧的茅屋”代表( ) “温热的土炕”代表( )
“老牛破车”代表( ) 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 )
A.不屈不挠的延安精神。 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C.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D.革命战争中紧密的军民关系。
2.诗人先要“永远告别”“毫不犹豫丢掉”,而后又“忘不了”“不能丢”,是否矛盾 这样对照鲜明地写,想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 诗, 送别 (谁)。送别的季节是 ,时间是 。
2.诗的后两句诗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 。
4.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 )。
A.离愁别绪之情 B.旷达豪迈之情
5.诗中描写送别时的景物的词有 。
6.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 。
(三)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不去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加粗字注音。
蓄( )须 签( )订 纠缠( ) 斩钉截( )铁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 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是的画“√”,错的画“×”。
A.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 )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 )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 )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 )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 )
4.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咱无声的老师哦
参考答案
一、
D 2.C 3.A 4.AAB 5.A 6.CBA 7.DABC 8.B 9.B 10.B
11.BAC 12.A 13.C 14.C 15.AC
二、
(一)xù pò chán wàng yāo rěn rǎo jù dìng nìng yāo
qiǎng jù tì zhàn zhuó jǐ shà yán dàn huánɡ sǔn ào
máo xī mèi kànɡ sǔn 延 煌 媚
(二)
1. 蓄须是为了明志,不再登台演出,不给日本人唱戏。
2. 梅兰芳态度很坚决、果断。他的行为表现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3. 贫穷和落后 延安精神
4. 延安精神 。
5.延安精神指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6.枣园,南泥湾;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三)
1. 蓄须明志
《观潮》 起因 、 经过 和结果 每件事讲了什么 把几件事连起来
(四)
凛 然 视 如 无私 不 阿 志 远 精 报 秉 执 无畏 执法
1.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和刚正不阿 包拯
2.C
3.(1)(精忠报国) (2)(秉公执法) (3)(英勇无畏) (4)(志存高远)
(5)大义凛然 (6)铁面无私 (7)刚正不阿 (8)视死如归
4.岳飞:精忠报国 周恩来:志存高远 项羽:大义凛然 梅兰芳:高风亮节
三、
(一)
CDBA
2.不矛盾。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贫穷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二)
1.唐 高适 送别 高适 冬天 黄昏
2.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普天之下有哪个人不认识你
3. B
4.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5.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
(三)
1.xù qiān chán jié
2.无论……都……
3. √√×√×√
4.最后一句话。
5.中心句是: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