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 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质的变化 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2 18: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变化练习
1.下列四幅图片中物质变化形式不一样的是(  ) A.泥石流 B.常年受风吹的树 C.灯泡通电发光 D.树叶变黄 2.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在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没变,因此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和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 C.由氧分子构成,由臭氧分子构成,由于构成分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D.在变化过程中由氧分子变成了臭氧分子,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3.生活处处是科学,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铜器锈蚀 C.胆矾研碎 D.葡萄酿酒 4.在互联网上用Baidu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5.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6.妈妈过生日,小郑为妈妈煮生日面,有关煮生日面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生日面时,水温升高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B.煮生日面时,锅上方出了很多“白气”,是水汽化而产生的 C.煮生日面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煮,水温不变,但可以节能 D.煮生日面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煮,可使水温下降一些,面条不易煮烂 7.义乌特产丰富,下列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糖梗榨汁 B.制作蜜枣时洗晾生枣 C.腌制火腿时切块包装 D.酿制黄酒时发酵糯米 8.如图为雾炮车,柯桥区各镇(街)广泛应用,加入水后会喷出雾状小水珠,有利于增大和灰尘的接触面积,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列有关雾炮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进去是液体,出来是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加进去是水,出来是雾状小水珠,物态变化主要是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C.加进去是水,出来是雾状小水珠,物态变化主要是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D.加进去是水,出来是雾状小水珠,这个过程其实很少发生物态变化 9.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下列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高温下铁变成“铁水” B.春天冰雪融化 C.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D.秋天树叶变黄 10.如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略去):①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③再过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②中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C.②③的现象能说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热性这一物理性质 D.①③中的现象体现出物质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 11.陶山古法红糖工艺传承千年,下列甘蔗制糖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  ) A.清洗甘蔗 B.压榨甘蔗 C.过滤蔗汁 D.加热蔗汁 12.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1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遇见很多出现白色烟雾的现象。下列出现白色烟雾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B.舞台上布景,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掀开烧水的锅盖,产生大量白雾 15.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过程不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 A.将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切面会慢慢变黄 B.家庭厨房中可用食醋浸泡的方法去除水壶里的水垢 C.制作面包时,向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小苏打,可使面包变得酥松可口 D.炎热的夏天当进入剧场的人越来越多时,场内挂置的气球不断发生爆炸 16.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a B.转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 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17.萘是由萘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萘在不同时刻的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萘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萘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②>① C.①→③发生了化学变化 D.萘属于非晶体 18.实验室里几种仪器和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了 B.燃烧匙: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折弯了 C.无水硫酸铜:我好郁闷,不小心碰了水变成了蓝色 D.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大家带来光明 19.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变化与其他三项本质不同的是() A.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A.使用液化石油气烹煮食物 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 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 D.利用风力发电 2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向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中滴加蛋清溶液 B.日本核电站工作人员给核电机组注水降温 C.炼油厂蒸馏原油获得汽油、煤油等产品 D.露置于空气中的镁带表面逐渐变黑 22.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也是同素异形体。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铁有δ-Fe、γ-Fe、α-Fe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以下转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δ-Fe、γ-Fe、α-Fe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B.δ-Fe、γ-Fe、α-Fe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C.δ-Fe、γ-Fe、α-Fe属于同种物质 D.δ-Fe、γ-Fe、α-Fe三种铁单质的性质都相同 23.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4.2017 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质上发布了获取金属氢的相关报告。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 488 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储藏着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属氢的构成可能与金刚石相似 B.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D.金属氢的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25.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也蕴涵着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D.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2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有关区分二者的依据的说法中,你认可的是(  ) ①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②是否有明显的现象 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④是否放出热量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7.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2Ba4Cu6O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A.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B.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C.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D.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2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9.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0.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等于20℃时,水瞬间凝固成冰,他们称之为“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技术使得常温下水结成冰成为可能 B.“暖冰”、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电场的作用,改变了水分子间的间隙,因此由液态变为固态 参考答案 1-5 D A C C A 6-10 C D D D D 11-15 D D C C D 16-20 C B C A D 21-25 D A D A B 26-30 C D D C 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