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2 18: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一、单选题
1.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水、大气水和冰川水 B. 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
C.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 全球的水资源分布是均衡的
2.“五水共治”足温州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农田采用喷灌、滴灌技术
C. 严禁使用农药、化肥 D. 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2021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 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 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温州很多场所安装了自动感应式水龙头,节约用水的理念深入人心,下列行为与该理念反其道而行之的是( )
A. 使用节水型马桶 B. 用淘米水浇植物 C. 及时更换漏水水管 D. 不间断放水刷牙
5.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是我国“节水标志”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B. 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C. 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 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7.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也是浙江省政府退出的大政方针。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8.每年的 5 月 11 日-17 日是我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市里有关部门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 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 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
9.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也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大政方针。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10.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其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12.下列属于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的是( )。
A. 东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西北地区
1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 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C. 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 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用节约用水
14.2020年秋冬以来,雨水较少,宁波市皎口水库见底,古村遗址重现人间,节约用水,你我同行。下列关于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15.2021年初持续干旱的皎口水库几近干涸,如图所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节水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 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 D.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16.根据如图所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二、解答题
17.第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仁爱自然。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一,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请写出一点)。“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18.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五水共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1)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不相符的是 。
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大量使用洗涤剂
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
D.及时拧紧水龙头
(2)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3)若发生地震、洪涝等大的灾害,用小科的方法获取的水量是不够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可将已通过自然沉降滤去泥沙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其处理过程为:
①加入明矾、②加入漂白粉、③静置沉淀、④加热煮沸。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19.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根据对水资源以及水体分布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可供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沼以及部分储存于地下的淡水资源,亦即“可利用的水资源”。这部分水量只占地球总水量的极少部分,故A错误、C正确;
我国水资源非常贫瘠,且人均占有量更少,南北分布和季节分布十分不均衡,故B错误;
全球的水资源分布是十分不均衡的,故D错误。
故选C。
2. B
分析: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其实就是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肯定会增大对水体的污染,故A错误;
B.农田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大幅减小水的浪费,故B正确;
C.严禁使用农药、化肥,肯定会造成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减小产量,故C错误;
D.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是能够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故D错误。
故选B。
3. D
分析:(1)(2)根据对水资源保护的知识判断;
(3)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4)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的结论判断。
解答: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由于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所以不能形成溶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 D
分析:根据是否有利于节约用水分析。
解答:使用节水型马桶、用淘米水浇植物和及时更换漏水水管,都有利于节约用水,故A、B、C不合题意;
不间断放水刷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D
分析:根据各个标志的意义判断。
解答:A. 为禁止吸烟标志,故A不合题意;
B. 为剧毒品标志,故B不合题意;
C. 为可循环回收标志,故C不合题意;
D. 为节约用水标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A
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少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大幅增大农作物的产量,减小病虫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7. D
分析:分析各个措施中对水体是否会产生污染即可。
解答: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会严重影响水里生态的平衡,故A错误;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错误;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故C错误;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会大大减小水体污染程度,故D正确。
故选D。
8. D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措施是否有利于节约用水即可。
解答: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会造成水的浪费,故A错误;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会造成水的浪费,故B错误;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会造成水的浪费,故C错误;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D。
9. D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措施是否与五水共治的理念一致即可。
解答:A.水中的鱼类等对人类是有益的,因此不能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故A错误;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故B错误;
C.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益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故C错误;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10. B
分析:从水污染的原因切入解答。
解答: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该方法不可行;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能有效防止水污染,因为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该方法不可行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该方法可行;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酸雨降落在水资源中将污染水体,因此其中可以采纳的是②④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 D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解答: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近3% 。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因此地球上的水总量多,淡水少,A不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B不符合题意;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C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少,水溶液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 D
分析:西北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海陆位置的原因:中国的降雨主要在夏季,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我国东南部降水丰沛,而我国西北部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远,难以受到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干燥少雨。
解答:西北地区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荒漠广布、风沙较多、生态脆弱、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因此西北地区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 B
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错误;
B.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做到节约用水,故B正确;
C.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可以适度使用,但是不能杜绝使用,故C错误;
D.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但是放眼全国,水资源依然匮乏,必须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
14. A
分析:根据对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A.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储量很少,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少之又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这样可以大量减小淡水的浪费,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5. A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的措施对节水是否有帮助即可。
解答:A. 所谓节约用水,是在保证正常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下减小水的浪费,因此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是不可行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 ,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6. A
分析:(1)(2)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
(3)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知识判断;
(4)根据节约水资源的知识判断。
解答: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淡水资源只占水体总量的2.53%,且其中的68.69%集中在两极的冰川中无法利用,因此淡水资源十分匮乏,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二、解答题
17. 等于;水被污染;AD;③①②④
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2)水虽然多,但是大多被污染,那么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就少了;
(3)凡是能够减小水体污染的就是正确选项;
(4)根据水的净化的环节解答。
解答:(1)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2)我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水被污染;
(3)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A正确符合题意;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故B错误不合题意;
C.及时拧紧水龙头,只能节约用水,不能减小水体污染,故C错误不合题意;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D。
(4)水净化的步骤为:
③自然沉降,通过过滤除去水中的大颗粒不溶性固体;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除去水中小颗粒的不溶性固体;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除去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④加热煮沸,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
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18. (1)B
(2)A
(3)①③②④
分析:(1)“五水共治”的核心思想就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据此选择;
(2)水吸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蒸发;
(3)根据水净化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1)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大量使用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可以降低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及时拧紧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大容器中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保鲜膜上液化变成水流入小容器,因此运用的主要方法为蒸发,故选A;
(3)已经除去泥沙的河水,首先加入明矾,使水中的微小的颗粒沉降,然后通过静置沉淀将其去除,接下来加入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杀菌,最后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它的硬度得到软水。
因此合理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三、实验探究题
19. (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3)C
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解答:(1)(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上,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都已建成通水,中线起点位于湖北。我国通过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难题;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一直流向北京,丹江口水库位于③湖北省.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