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个烧杯里都有冰水混合物,甲杯里的冰少一些,乙杯里的冰多一些,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在两杯里的冰都还未完全熔化时,比较它们的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杯水的温度高 B. 乙杯水的温度高
C. 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D. 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
2.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3.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 没有熔化 B. 熔化一半 C. 熔化小于一半 D. 熔化超过一半
4.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的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5.如图所示为一个固体被均匀加热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固体的内能不变 B. 此固体是晶体
C.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比热容变大了 D.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比热容变小了
6.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和c
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无法确定
8.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B.
C. D.
9.将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紧贴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10.玻璃在200℃时开始融化,当温度上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这说明( )
A. 玻璃是晶体B. 玻璃是非晶体 C. 玻璃不会完全熔化D. 玻璃的熔点高于300℃
11.有一间完全隔热的房间,房间的温度维持在0℃,若在室外将一块冰放在盆中,当冰熔化一部分后,将整个盆端到此房间,则将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冰将继续熔化
B.冰的温度开始逐渐升高
C.水将逐渐凝固
D.冰不能继续熔化,水也不能凝固
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62℃
C.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D.该物质液态时比热比固态时大
14.印度出现罕见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被烤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C.沥青属于晶体 D.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15.如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该物质是晶体
B. 整个过程中,该物质出现两次状态变化
C. 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是0℃和100℃
D. 在BC段和DE段,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热
16.现代的汽车一般在水箱里注入防冻剂来冷却发动机。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17.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18.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1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甲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特点是是吸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图甲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或“固液共存”)
20.如图所示是一种新产品“55度杯”。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将开水倒入杯中摇晃几下,开水就会迅速变成可以饮用的约55℃的水,剩下的水在杯中又可以长时间保持这个温度。这是因为在杯的夹层中有一种叫变相金属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发生 变成液态,吸收热量;在温度降低时发生 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2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市面上的“足疗”、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蜡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蜡浴”是利用熔化的蜡在肿胀部位 而 被人体吸收,加快血液流动。
22.图甲为某同学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时间/min ... 12 13 14 15 16 17 18 ...
温度/℃ ... 96 97 98 98 95 98 98 ...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 。
(2)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他认为表格中的95℃是错误的数据,他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在图像中,BC段表示的是冰的 过程。
23.小刚和同小组的同学做“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实验。
(1)小刚组装了图(a)的实验装置,同组的小明认为该装置太复杂,也可以去掉烧杯,将试管直接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 。
(2)小刚按照图(a)的方法进行读数,有同学指出他读数的方法不对,因为 。
(3)图(b)为小刚根据正确测量绘出的某固体熔化图像。他描绘的是 (填“晶体”或“非
晶体”)的熔化图像,因为 由图像可以看出,熔化过程历时 min。由图像你还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只需说出一条)。
24.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分钟。
25.同学们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小应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0~2min 升温比5~10min快,原因是________:
(3)小皓重新加冰,温水,也正确完成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有差异是因为小皓在实验中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26.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固 固
(1)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2)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2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1)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根据乙图可知,该试管中冰熔化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
(3)小明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是否相同,并测出了不同浓度下盐水的 凝固点如表所示。请简要说明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的原因:________。
盐水浓度(%) 9 15 21
凝固点(℃) -6 -11 -18
28.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
实验中使物品受热均匀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晶体可以继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B 7.C 8. D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 D 16.A 17.C 18. D
19.(1)较小(2)不变(3)固
20.熔化;凝固
21.非晶体;凝固;放热
22.(1)秒表;(2)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小于;(3)熔化
23.(1)小刚;放在烧杯中加热受热均匀;(2)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3)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5;该物质的熔点是0°C.
24.(1)慢(2)秒表(3)B(4)15
25.(1)-2
(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3)加入冰的质量较大(或温水温度较低或温水质量较小)
26.(1)有(2)B,C
27.(1)碎冰(2)10(3)积雪上洒盐降低了积雪的熔点,使积雪熔化
28.(1)试管内部分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采用水浴法;(2)48;5;大于;(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一课一练”
4.5熔化与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