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30 22:3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 1 化学研究的内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知识点 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请根据你对课本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有无新物质生成
(1)加热试管中的冰           
(2)镁条燃烧                
(3)镁条在稀盐酸中的反应                
3.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动物呼吸
5. 能说明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颜色变化 B.放出热量 C.表面变得松脆 D.生成一种红色物质
6.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B.燃料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某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7.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考|题|展|示
8.[2020·海淀期末]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钉生锈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氮气液化
9.[2020·西城期末] 下列火药的配制与使用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10.[2016·北京] 我国对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位于世界前列,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在上述过程中,氨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第一节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 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沸点 B.颜色 C.密度 D.可燃性
2.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在空气中能燃烧
B.盐酸能与镁条反应
C.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
D.蔗糖是一种白色固体
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3.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表现该性质的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易挥发,酒精滴在手心中感觉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 ℃,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知识点 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沼气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黄金用于制作首饰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氧气无色无味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蔗糖易溶于水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2019·石景山期末] 按照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用注射器在蜡烛火焰外部抽气后进行振荡。实验体现出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石蜡熔点低
B.石蜡具有可燃性
C.石灰水为无色液体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
B.铜用于制导线
C.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D.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 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O2)转化为臭氧(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等的杀菌和消毒。
(1)臭氧的物理性质:           。
(2)臭氧的化学性质:           。
(3)臭氧的用途:      。
(4)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O3)的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考|题|展|示
9. [2020·海淀期末] 不锈钢电热水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利用了金属的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腐蚀性
10.[2020·北京]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银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11.[2018·北京] 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      (填字母)。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2.(1)冰逐渐熔化,在试管口出现水珠 无新物质生成
(2)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有新物质生成
(3)镁条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有新物质生成
3.B [解析] 冰雪消融,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橙子榨汁只是把果肉中的果汁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海水晒盐是盐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4.A [解析] 酒精挥发是指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动物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5.D [解析] 判断某一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伴随的一些现象只能作为辅助,不能作为根本依据。
6.C [解析] 判断某一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燃料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有颜色改变、沉淀生成等现象,不是一定伴随;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种。
7.物理
8.A 9.D 
10.物理变化
教师详解详析
1.D 2.D 3.D
4.A [解析] 具有可燃性的物质能用作燃料,沼气的可燃性是在沼气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可利用其易升华、升华吸热的性质人工降雨,升华是物理变化,因此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导电性、光泽、延展性、硬度均为物理性质,利用铜的导电性可将其制成导线,利用黄金的光泽、延展性等可将其制成首饰。
5.D [解析] 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硬度、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新物质碳酸钙(难溶于水)和水, 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6.BD [解析] 石蜡燃烧、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均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7.B
8.(1)淡蓝色气体 (2)强氧化性
(3)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等的杀菌和消毒
(4)化学
9.D 10.D 
11.(1)蜡烛熔化、掉落,火柴燃烧 
(2)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