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洁净的燃料——氢气同步课时练-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2012)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洁净的燃料——氢气同步课时练-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2012)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07: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洁净的燃料——氢气同步课时练
一、单选题(共17题)
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瓷器破碎 C.滴水成冰 D.氢气燃烧
2.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将试管固定好,再将酒精灯放在试管底部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再点燃
4.下列物质应用过程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燃放烟火 B.稀有气体做霓虹灯
C.蜡烛燃烧 D.用液氢做高能燃料
5.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后将导管浸入水中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
6.氢气是很好的能源物质,但不便于储存和运输。氢化钙是一种储氢材料,其储存和释放氢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储氢过程发生化合反应
B.释放氢的过程也发生化合反应
C.氢气属于绿色能源
D.保存氢化钙应注意防潮
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固体粉末 B.熄灭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检验氢气纯度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10.关于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B.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需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一会儿试管口
C.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D.氢气只要和空气或氧气混合,经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13.下列有关水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可将硬水变成软水,水起到冷凝的作用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玻璃管用水湿润可减小摩擦力,方便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D.集气瓶底部的水不可用细沙代替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5.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6.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O=X+2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化钙可用于干燥多种气体 B.氢化钙是一种燃料提供剂
C.X的化学式为Ca(OH)2 D.氢化钙需要密封保存
17.下列关于H2O、H2O2、H2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
C.都含有2个氢原子 D.都含有氢气
二、综合题(共5题)
18.冬天,北方地区雾霾严重,减少大气污染物需要使用高效清洁燃料。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19.如下图所示是氢气燃烧的微观表示:
(1)读图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 (写一条即可)。
(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
(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 ______ 色火焰;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氢气燃烧和氢气爆炸的反应原理 ______ (填“是”或“不是”)一样的。
20.“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1)反应1:镁在反应中作_____剂。
(2)操作I:操作名称是_____。
(3)反应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为氢气燃烧的实验。在点燃氢气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
(2)图二为电解水的实验。实验中可用__(填“燃着的木条”或“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
(3)利用氢气燃烧或电解水的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这种说法__(填“正确”或“错误”)。
22.某学习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A和装置B分别进行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B中夹持装置省略)
①补画装置A通入氢气的导管___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装置B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0.01摩尔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 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关于装置B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B 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 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石灰水增加的质量
D 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④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和装置 B的不同之处是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瓷器破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D
【详解】
A、先将酒精灯放在合适位置,再固定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挤压,后伸入液体内取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燃放烟火是利用物质燃烧发光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属于稀气体的物理性质,故B选项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是石蜡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液氢作燃料,是氢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化学性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
A、检查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容器外壁后将导管插入水中,这样容器内的空气先从导管冒出,即使装置气密性好,导管口也没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故B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液体倒流进试管引起试管破裂,故C正确;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A。
6.B
【详解】
A、氢气和钙反应生成氢化钙,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释放氢的过程是氢化钙和水反应,反应物中有钙、氢、氧三种元素,生成物有氢气和别的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说法错误;
C、氢气具有三大优点,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属于绿色能源,故C说法正确;
D、氢化钙易与水反应,所以保存氢化钙应注意防潮,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
8.D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对生成物的叙述,不是实验现象描述,此选项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会生成黑色固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氢气热值大,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此选项正确;
B、堵住试管口,是为了熄灭火焰,防止收集时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
C、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
D、氢气和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点燃就会发生爆炸,并不是氢气只要和空气或氧气混合,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故选项错误
D、镁在空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
A、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即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冷凝管中的水起到了冷凝的作用,选项正确;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B正确;
C、在连接胶皮管与玻璃管时,将玻璃管用水湿润可减小摩擦力,方便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实验前可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选项错误,故选D。
14.D
【详解】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此选项错误;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选项错误;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故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但冶炼金属不一定要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焦炭、氢气也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故不符合题意;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同一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但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可以是化合反应等,故不符合题意。
16.A
【详解】
A、氢化钙不可用于干燥氢气以外的气体,这是因为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氢化钙是一种燃料提供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a、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Ca、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4、0,X中含有1个钙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化钙能与水反应,则氢化钙需要密封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7.A
【详解】
A、水、过氧化氢和氢气中都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
B、水和过氧化氢中不含有氢分子,氢气中含有氢分子,故B不正确;
C、每个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氢分子中都含有2个氢原子,故C不正确;
D、水和过氧化氢中不含有氢气,故D不正确。故选A。
18.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大等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氢气燃烧产物是水,燃烧产生的热值大等解答。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热值大等合理即可)。
19.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淡蓝 是
【详解】
(1)从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的角度可得以下信息:①化学变化是破坏旧分子,生成新分子的过程,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不可再分等等;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2)由图示知: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故填:
(3)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有个爆炸范围,当它与空气的混合在爆炸范围内就容易发生爆炸,氢气燃烧和氢气爆炸的反应原理一样,都是和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填:淡蓝,是
20.还原 过滤 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 HCl
【详解】
(1)反应1:镁得到氧元素形成氧化镁,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2)操作I: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3)反应II:氢气与四氯化硅高温条件发生反应产生硅和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
(4)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反应Ⅱ中产生的氯化氢正好是反应Ⅰ中原料,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21.验纯 淡蓝 燃着的木条 正确
【详解】
(1)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在点燃氢气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验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图二为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中可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均不改变,利用氢气燃烧或电解水的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种说法正确。
22. H2+CuOCu+H2O 0.64g c H2无毒、CO有毒,因此A装置可以敞口,B装置需要再密封容器中进行实验且对尾气进行处理
【详解】
①装置A通入氢气的导管的位置如图,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化学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 。
②根据氧化铜的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便可求出生成的铜的质量;
解:0.01摩尔氧化铜的质量=0.01mol×80g/mol=0.8g
设0.8g氧化铜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x
X=0.64g
根据计算,可得到铜的质量是0.64g;
故填:0.64g。
③A、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以及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点燃一氧化碳,故选项A不正确;
B、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既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装置中用一根导管连接到加热的位置,又节约了能源,故选项B不正确;
C、玻璃管减少的质量只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石灰水增加的质量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故选项C正确;
D、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的只是与氧化铜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还有开始时,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空气的一氧化碳和结束时需要通一氧化碳让还原出来的铜冷却到室温的质量,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④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氢气无毒,可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可以敞口;装置 B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需再密封容器中进行实验而且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
故填:H2无毒、CO 有毒,因此 A 装置可以敞口,B 装置需要密封且对尾气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