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07:1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的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蜡烛燃烧逐渐变短
B.水结冰质量不变
C.高锰酸钾固体完全分解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原来高锰酸钾的质量
D.铁燃烧后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铁的质量
3.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2)该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知该有机物的组成中 (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只含有氧、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50 g水和50 g酒精混合,总质量为100 g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少
D.碳与氧气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6.用下列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
7.[2019·大兴期末] 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
A.NO2 B.N2 C.NH3 D.SO2
8.A和B反应生成C和D。若15 g A和6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16 g B.8 g C.4 g D.6 g
9.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它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另一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
A.NaCl B.NaHCO3 C.Na2SO4 D.NaOH
10.[2020·日照]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7 10 25 48
反应后质量/g 19 x 41 30
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 1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10
D.丁可能是化合物
11.[2019·密云一模] 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贡献”有55%。因此,开展对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乙烷(C2H6)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制得乙烯(C2H4)和一氧化碳,而乙烯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原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图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12.A物质常用于气焊和气割,是因为其燃烧时火焰温度大于3000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一定质量的A在B中完全燃烧,消耗40 g B,同时生成44 g C和9 g 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    g。
(2)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3.如图所示,小明点燃蜡烛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少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14.[2019·怀柔二模改编]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规范地完成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1)四个小组分别在反应结束后进行了称量,只有乙组的B实验天平平衡,说明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守恒的原因是       ;甲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也使A实验中天平平衡了,其初次称量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         。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C、D两个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同学们在分析C实验后一致认为该实验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防止         ;在分析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时出现了实验结果与分析的结果恰好相反的情况,即实验中镁条燃烧的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经过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
考|题|展|示
15.[2020·河南] 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
A.H2 B.Cl2 C.NaOH D.NaNO3
16.[2020·门头沟一模] 质量守恒定律能够用实验验证:
实验一 实验二
用上述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利用天平称量质量)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为       ;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利用天平称量质量) A、B实验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   , 原因是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量有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数目可能发生改变。
2.B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问题,水结冰是物理变化。
3.(1)氢分子和氧分子
(2)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 种类数目 质量
4.C 5.A 6.C 7.A 8.A 9.D
10.C 
11.
12.(1)13 (2)12∶1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A的质量为44 g+9 g-40 g=13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守恒。因此,分别求出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即可得出A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
13.小于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因此,蜡烛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14.(1)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没有等锥形瓶冷却便进行称量,导致气球因白磷燃烧放热而膨胀,受到的浮力增大,造成天平指针向右偏(合理即可)
(2)气体逸出 生成的部分氧化镁形成白烟逸散到空气中
15.D 
16.实验一:先变大后变小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物质质量不变
实验二:B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无法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