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探索燃烧与灭火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必须与 (或 )接触;②温度必须达到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可燃物才能燃烧。
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然后她进行了如图6-1-1所示的实验。
(1)实验Ⅰ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铜片上的白磷 ;②铜片上的红磷 ;③水中的白磷 。
(2)对比分析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的实验现象,得出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
(3)对比 的现象,得出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 。
(4)实验Ⅱ:将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
(5)以上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方法是 。
知识点 2 灭火原理
3.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燃烧就会停止。因此,灭火的原理也是三个:①清除或移走 ,②隔绝 (或 )与可燃物接触,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 以下。三者具备其一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4.依据灭火的原理,生活中有很多灭火的方法。例如:木材着火,用水浇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酒精灯不小心被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房屋着火,消防队员立刻搬走屋内的煤气罐,其灭火原理是 。
5.由烟头引发的火灾,烟头的“罪状”是 ( )
A.提供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6.[2019·门头沟期末] 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
D.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7.[2019·北京] 用图6-1-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8.[2018·北京] 用如图6-1-4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
9.用如图6-1-5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一段时间后,b处火柴头燃烧,而a处火柴头和c处火柴梗均不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填字母)。
A.b处火柴头燃烧,a处火柴头不燃烧
B.b处火柴头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C.a处火柴头不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10.[2020·石景山一模] “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的灭火器材。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干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受热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1)碳酸氢钠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灭火弹”灭火的原理是 。
11.注意安全很重要。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填字母)。
(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C.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考|题|展|示
12.[2020·西城期末]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B.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D.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3.[2020·西城期末] 用图6-1-8所示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
(1)实验中,利用的铜片的物理性质是 。
(2)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
(3)用该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补充的操作是 。
14.[2020·北京]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 ℃热水中(如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教师详解详析
1.足够浓度的氧气 空气 着火点
2.(1)①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不燃烧 ③不燃烧
(2)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可燃物必须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或空气)接触
(4)白磷燃烧 (5)对比实验法
3.①可燃物 ②空气 氧气 ③着火点
4.降低温度,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 移走可燃物
5.D 6.B 7.D
8.(1)验证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3)A
[解析] A实验只具备一个条件,无法形成对照,可不做。要验证燃烧的条件,可将条件完全具备的D和条件不完全具备的B、C进行对比。B、D对比,可验证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C、D对比,可验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9.(1)b处火柴头燃烧 (2)AB
10.(1)分解反应 (2)隔绝氧气
11.(1)B (2)D
12.A
13.(1)导热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向热水中加一块白磷(合理即可)
14.(1)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温度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