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自我综合评价—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自我综合评价—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07: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自我综合评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5分)
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个数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
A.分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氧气(O2) B.水(H2O) C.甲烷(CH4) D.高锰酸钾(KMnO4)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微观示意图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物质的化学式为H2
C.反应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D.丙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
C.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 g酒精溶解在55 g水中形成60 g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2 L氢在1 L氧气中点燃后可生成3 L水
D.完全电解10 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是10 g
8.依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该反应的反应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9.[2019·西城期末] 下列关于H2+Cl22HC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表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
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氯气的质量比为1∶71
C.参加反应的氯气与生成的氯化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10.[2018·怀柔期末] 已知:2H2+O22H2O。该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各元素的质量
1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12.硝酸铵(NH4NO3)的外观与氯化钠很相似,均为白色固体。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隔绝空气加热,氯化钠不分解,硝酸铵能分解。硝酸铵分解得到的气体不可能是 (  )
A.NH3 B.SO2
C.NO2 D.N2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H2O2H2↑+O2↑ B.4Fe+3O22Fe2O3
C.Mg+HClMgCl+H2↑ D.2H2O2H2↑+O2↑
14.在化学反应C+O2 CO2中,若生成m个C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分子的个数是(  )
A.m B.2m C. D.4m
15.我国历史悠久,“四大发明”闻名世界,其中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A.N2 B.NO2 C.NO D.SO2
16.[2018·西城期末] 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7.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备: 3SiO2+6C+2XSi3N4+6C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
A.N2 B.Si
C.NO D.CO2
18.在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最大的元素是 (  )
A.Mn B.Cl C.H D.O
1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如下数据,该反应类型为(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55 5 3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40 21 2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 D.其他反应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中采用了液氢-液氧发动机。根据信息回答20~22题。
20.下列关于选用液氢和液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的间隔更小,节约空间
B.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汽化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
D.燃烧反应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21.氢气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火箭的动力来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B.该反应涉及的物质均属于单质
C.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D.产物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22.根据图,下列关于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后,氧原子的个数减少
C.参加反应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质量比为2∶1
23.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中涉及3种氧化物
C.反应中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24.[2021·朝阳期末] 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Si),工业制取高纯硅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属于化合物
B.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氢、氯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71
25.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 ℃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 ℃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可能与水反应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NH32NaNH2 + H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4)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27.(10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不省略)。
(1) Al+ O2 Al2O3
(2) Al+ MnO2 Al2O3+ Mn
(3)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4) NaOH+ CuSO4 Na2SO4+ Cu(OH)2↓
(5) Fe2O3+ CO Fe+ CO2
28.(1分)铝和四氧化三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9.(2分)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 g氯仿可与11.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同时生成
    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          元素组成的。
【科普阅读理解】
30.(5分)[2021·大兴期末]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风尚。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的组成情况如图中甲所示。
  当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如图中乙所示。其中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厨余垃圾分类后进行堆肥处理,即通过一系列方法将厨余垃圾变成肥料,堆肥过程中温度及氧气含量变化如图中丙、丁所示。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厌氧消化制沼气,将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放入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发电资源所用,废渣可以用来制作鱼饲料。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将厨余垃圾再回收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习惯一大步。垃圾分类并不难,只需做到了解、行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的意义是             (写出1条即可)。
(2)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为填埋和     。
(3)由图丙可得到的结论是                   。
(4)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B.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居首位
C.生活中可通过使用布袋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D.堆肥过程中,氧气含量最高时,温度也为最高
【生产实际分析】
31.(3分)[2021·房山期末] 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1)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补全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2NH3+CO2 CO(NH2)2+    。
32.(3分)[2021·石景山期末] 为有效治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推进生态保护,我国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利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氨气等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二氧化硫从而回收硫的技术,其原理示意如图所示。
(1)五种物质SO2、H2、CO、CH4、NH3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
(2)H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S+2H2O,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填化学符号)。
(
2
) (
1
)(3)配平CO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 SO2 CO2+ S。
33.(3分)利用天然气制氨并将其加工成尿素[CO(NH2)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氨合成过程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农业生产中若施用60 t 尿素,可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    t。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4.(5分)[2021·海淀期末]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0所示两个实验。
(1)实验1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前称得总质量为m1,红磷充分燃烧后冷却,称得总质量为m2,m1    m2(填“>”“=”或“<”)。
③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2)实验2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35.(3分)化学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药品 实验数据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① 10 mL 3.4% 0.2 g
② 10 mL 2.4% 0.2 g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设计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依据此现象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6.(3分)[2021·大兴期末] 工业上电解Al2O3制取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 + 3O2↑ 。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08 kg铝,求至少需要电解Al2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37.(3分)某潜水艇上有100人,如果每人每天消耗氧气1.44 kg,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2O2与CO2反应来提供,则每天共需要Na2O2的质量是多少
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
教师详解详析
1.C 2.D 3.B 4.B 5.C 6.C
7.D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8.D 9.B 10.A 11.D
12.B [解析] 依据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硝酸铵分解生成的气体中只可能含有氮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可能含有硫元素。
13.D 14.A 15.A 16.D 17.A 18.A
19.B 20.C 21.B
22.C 23.D 24.C 25.C
26.(1)3Fe+2O2Fe3O4
(2)2KMnO4K2MnO4+MnO2+O2↑
(3)2Mg+O22MgO
(4)2H2O2H2↑+O2↑
27.(1)4 3 2
(2)4 3 2 3
(3)1 2 1 1 1
(4)2 1 1 1
(5)1 3 2 3
另外将(1)~(5)中的“——”改为“”
28. 8Al+3Fe3O49Fe+4Al2O3
29.7.1 g 碳、氢、氯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氯仿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氯气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氯气质量为10.1 g+11.2 g-8.8 g-5.4 g= 7.1 g。根据元素守恒计算,氯仿中一定含有碳、氢、氯元素,氯元素质量等于氯气质量7.1 g;碳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8.8 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2.4 g;氢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5.4 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为0.6 g。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和为7.1 g+2.4 g+0.6 g=10.1 g,所以氯仿中不含氧元素,只含碳、氢、氯三种元素。
30.(1)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即可)
(2)焚烧
(3)在0~14天内,随着天数增加,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合理即可)
(4)CH4+2O2CO2 +2H2O
(5)ABC
31.(1)混合物
(2)N2+3H2 2NH3
(3)H2O
32.(1)SO2、CO
(2)H、S
(3)2 1
33.(1)2H2O 2H2↑+O2↑
(2)化合反应 (3)28
34.(1)①4P+5O22P2O5 ②=
③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
(2)蜡烛燃烧的反应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无法测得反应物O2和生成物CO2、H2O的质量(叙述合理即可)
35.(1)2H2O2 2H2O+O2↑
(2)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其分解速率的影响
(3)放热
36.解:设至少需要Al2O3的质量为x。
2Al2O34Al+3O2↑
204 108
x 1.08 kg
= x=2.04 kg
答:至少需要电解Al2O3的质量为2.04 kg。
37.解:设每天共需要Na2O2的质量为x。
一天总共消耗O2的质量为100×1.44 kg=144 kg。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144 kg
= x=702 kg
答:每天共需要Na2O2的质量为702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