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1 07:4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教学难点: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
二、学生自主学习指导与检测及课堂展示【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学科课本、学案文具)。2.目标导入(即情景引入,微视频、旧知识回顾、故事引入等)。3.设计有学习目标(学生读或者教师解读) 自学自研 一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1.教师查。 2.组长交叉查打分 交流展示 1.交流:(5-10分钟)对学、合学(共同讨论研究预习时留下的难题,并订正好标准答案)。 2.展示:(展示每组5分钟之内、板书预展3-5分钟)抽签展示导学案上的相关知识点。 3.二查:教师参与学生的合学,检查各组学习的具体情况,有无学生不参与、不认真的现象。 4.此环节教师确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个共同体上去板书时,另一共同体在下面进行预展。 5.查学情。学生的导学案是否用双色笔。 6.学生的导学案里,上过的内容是否订正好答案。 7.教师是否及时进入点评。 巩固提升 (三查) 教师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通过练习试题 学教反思 课堂小结,学生的相关练习册里是否按时按量完成,是否也用双色笔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模块一: 1、最早的纸出现的朝代是汉朝 2、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 模块二: 1、造纸术的发明的意义是促进了文化的椽笔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问答贡献 模块三: 1、东汉末年的名医是张仲景 2、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 3、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4、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张仲景 模块四: 1、东汉时期另外一位名医是华佗 2、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3、华佗创编出了五禽戏 4、东汉时期,擅长针灸,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的是华佗 模块五: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2、《史记》的体裁是纪传体通史 3、《史记》叙述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4、《史记》的历史地位是《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模块六: 1、我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2、佛教传入中国是西汉末年 【课堂小结】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具有聪明才智的民族。古代科学家那种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因此,作为一位当代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科技文化 【巩固提升】 1.东汉末年,一位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将军,在一次战斗中受重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应该请谁为他医治(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屈原 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的时间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3、《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4、司马迁写《史记》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去的是( ) A.秦赵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班超奉命出使西域 5、下列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6、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7、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巩固提升答案】 1、B 2、C 3、D 4、D 5、C 6、B 7、B 【学教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教学的重点,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讨论探究、教师讲述等形式,突破了本课重点。为了突破难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分析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领域取得新成就的原因,认识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整节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