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课后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课后题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12: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练案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2.能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前景。
二、重点、难点:
能记住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三、学习内容:
1.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识点一:视觉
视觉:从眼镜中心向物体的两端所引两条直线的夹角。
影响视觉大小的因素:
如上图所示,人眼到物体的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 ,小物体的视角 。
如上图所示,物体大小相等时,远物体的视角 ,近物体的视角 。
综上所述,视觉的大小与 和 有关。
3.知识点二:显微镜
(一)基本构成:
目镜: ;(相当于 )
物镜: ;(相当于 )
反光镜: 。(一般是 镜)
(二)显微镜如右图所示,显微镜成像原理如下图所示:
注意点:
①物镜的成像特点是 ,因此物镜相当于 。
②目镜的成像特点是 ,因此目镜相当于 。
③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④目镜和物镜都是 且f目 f物。
⑤物镜的像就是目镜的 。
⑥看到的像相对于原物体本身而言,特点的是 。
4.知识点三: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一)基本构成:
目镜: ;(相当于 )
物镜: ;(相当于 )
(二)显微镜如右图所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物镜的成像特点是 ,因此物镜相当于 。
②目镜的成像特点是 ,因此目镜相当于 。
③目镜和物镜都是 且f目 f物。
④物镜的像就是目镜的 。
⑤看到的像相对于原物体本身而言,特点的是 。
典型例题选讲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答案】实 投影仪 放大镜 虚
2.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这种仪器是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 放大镜
3.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像;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像。【答案】放大 正立 放大 虚 倒立 缩小 实
课后精华试题
1.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老花镜;⑤汽车观后镜;⑥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3.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再放大一次
4.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该望远镜最终看到的是一个缩小的实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6.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
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
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
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7.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 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 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8.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9.(多选)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
10.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
C.潜望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D.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11.有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关于它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虚像
12.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1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________ (填序号);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 眼望着________ 镜观察,同时另一眼________(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是________ ;
(3)如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________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物镜有8X和45X,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应选择________ ;
(5)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X和10X,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X和40X,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________ 个.
15.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______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______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______ (填“厚”或者”薄”),直至得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______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______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
②穿衣镜是平面镜,③潜望镜是用平面镜制成的、⑤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它们都是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工作的。
①显微镜、④老花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的,⑥近视镜是凹透镜制成的,它们都是透镜,都利用了光的折射。
故选C。
2.【答案】C
【详解】
A.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故A错误;
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详解】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但是显微镜工作时,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后的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共同作用使物体放大两次。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详解】
A.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A正确;
B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C错误;
D.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则最终看到的是一个缩小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A
【详解】
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根据物镜的不同,望远镜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无论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各种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收集的光线越多,观察越清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A
【详解】
A.“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牛顿设计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越大,会聚的光线越多,形成的像就越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同一物体来说,它对人眼的视角越小,我们看见物体越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详解】
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都可以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通过调节反光镜可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可以清楚观察标本,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详解】
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故选D。
9.【答案】AB
【详解】
A.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几百倍到几千倍之间,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大得多,隧道扫描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到分子和原子的轮廓,故A正确;
B.反光镜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一个是凹面镜,它们都是为了反射一部分光透过载物片增大物体的亮度,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使透过载物片的光更强,因此,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故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B。
10.【答案】B
【详解】
A.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像,故A错误;
B.焦距越小的凸透镜,焦点离凸透镜越近,偏折越明显,对光线会聚作用越明显,故B正确;
C.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和改变光路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矫正近视眼选择适当的凹透镜做镜片,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详解】
A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远处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物体反射的光经过物镜的光线越多,则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所以最后看到的是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C
【详解】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详解】
A.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故 A选项错误;
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选项错误;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选项正确;
D.由于是面镜,反光镜利用光的反射提高载玻片亮度,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4.【答案】②③ 左 目 闭着 q C 20X、45X 2
【解析】
(1)显微镜调节光线的结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的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平面镜,故选②③;(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使用左眼观察目镜,右眼闭着;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观察“b”是看到的像是“q”;(3)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甲图中看到的物体在左下角,说明物体在右上角,要使像在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4)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最大的倍数组合,即20×的目镜和45×的物镜;(5)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时,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是8个,将镜头换成10×和40×,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变为原来的,只能看到2个细胞.
点睛:显微镜的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所成的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根据两次放大倍数关系计算看到的细胞数量.
15.【答案】凸透 物 厚 6—12mm 同一竖直直线上 倒立 上
【详解】
(1)[1][2]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3][4]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
(3)[5][6][7]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