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性质)说课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性质)说课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09: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一氧化碳的性质
1.教材分析
《一氧化碳》选自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的第二课时。本单元既完善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节课,了解CO的性质和用途,不但为第八单元中金属的冶炼做了准备 ,还强化了学生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2.学情分析
1、在前面也学习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为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做了铺垫。  
2、学生已了解了氢气和单质碳的还原性,也为学习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
认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交流展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讲练结合,分组活动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5、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学生活动→问题讨论→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
6、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2、实验探究
3、归纳小结
4、课堂练习
5、板书设计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组成半个圆,
杀人不见血;
追捕无踪影,
点火冒蓝烟。
无色 无味 气态
1.977 比空气大 , 约是空气的1.5倍
能溶于水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略小 , 与空气接近
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 和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的比较
对比项目
通常状态下的气.味.态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克/升) 同温同压下与空气相比
溶解性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1.25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不同,一氧化碳在空气里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2CO+O2 = 2CO2
点燃
第二环节 实验探究
纯净的一氧化碳在燃烧时的现象
1、安静的燃烧,
2、放出大量的热,
3、发出蓝色的火焰,
4、生成的气体能使澄
5、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的煤炉
2CO+O2 ==2CO2
点燃
CO2+C === 2CO
高温
2C+O2(不充足) ==2CO
点燃
C+O2(充足) === CO2
点燃
1、如何鉴别两瓶无色气体:H2和CO?
答:分别点燃,检验燃烧的产物。
讨论
2、实验发现碳在高温下可以跟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反应吸收热量。
C + H2O CO + H2
向一盆燃烧旺盛的炭火中洒少量的水,火焰更旺且为蓝色;但洒入较多的水,炭火熄灭,为什么?
高温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的反应现象
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 ,碳还原氧化铜的比较
CO+CuO===Cu+CO2

C+2CuO===2Cu+CO2
高温
一般不能跟水反应
不能跟石灰水反应
不能燃烧 , 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供给呼吸
跟水反应 CO2 + H2O ==H2CO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对比项目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可燃性
跟水反应
跟石灰水反应
还原性或氧 化 性
没有还原性 在一定条件下
具有氧化性
C+CO2 == 2CO
高温
跟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 CaCO3 +H2O
有可燃性
2CO+O2 2CO2
点燃
有还原性
CO+CUO CU+CO2
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除去CO2,再
最后再
讨论
1、如何鉴别CO和CO2?
2、如何将CO中混有的CO2除去?
3、如何将CO2中混有的CO除去?
4、如何证明CO2中混有CO?
答:燃烧的木条去点燃 通过灼热的CuO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答:通过澄清石灰水.
答:通过灼热的 CuO.
将此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通过灼热的CuO,
3.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人体就缺少氧气。如果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CO与Hb的结合能力是O2与Hb的结合能力的200~300倍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 1.25 g/L(空气的密度1.29g/L)
2、化学性质
CO + CuO
Cu + CO2
(1)、可燃性
CO + O2
CO2
2
2
点燃
(2)、还原性
工业炼铁:Fe2O3 + 2CO
2 Fe + 3CO2
高温
CO与CO2的转变: CO CO2
(3)、有毒性
易跟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了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O2(点燃)
( 高温)C
第三环节 归纳小结
N2 CO H2
N2
C
CUO
CU
CO2
CO
1 现将N2,CO,H2和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A 澄清的石灰水,B 灼热的氧化铜,C 澄清的石
灰水,D 浓硫酸,则第一次 通过石灰水后,剩余
的气体是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2 A,B两种黑色固体混合加热,能生成红色物质
C和气体D,将D通入灼热的A中,产生无色气体E,
E通入灼热的B中又能产生气体D。则:
A B C D E
第四环节 课堂练习
例题、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是(   )
 A、7∶11   B、11∶7   
 C、1∶1   D、14∶11
例题: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
化碳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将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将混合气体点燃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三、一氧化碳的毒性
第五环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