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少年闰土》 课件(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少年闰土》 课件(6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21: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25少年闰土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划分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及人物原型。
3.小说的类别。
4.课文背景资料:闰土熟悉的小鸟、猹、贝壳等,银项圈等旧时儿童饰品、穿戴。
5.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课文大意
梳理脉络
按照记忆中、初次见面、相处时、离别时的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忆中的闰土。
  第二部分(2~5自然段):初次相识的闰土。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讲新鲜事的闰土。
  第四部分(19自然段):分别时的闰土。
课文大意
  “我”与少年闰土在大祭祀的值年相识了,在相处的过程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让“我”对乡下生活充满了向往。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
  他人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毛泽东
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根据回乡的见闻创作了小说《故乡》。《故乡》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少年闰土》是《故乡》中的一段插叙,这部分内容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
人物原型
鲁迅回到绍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处境悲惨,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鲁迅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闰土就是章闰水。
文体知识
  
小说的类别
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微型小说(数百至几千字)
2.短篇小说(几千至三万字)
3.中篇小说(三万至六万字)
4.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闰土口中的几种鸟
角鸡
蓝背
稻鸡
(斑鸠)鹁鸪
课文内容资料
观音手
闰土说的两种贝壳
鬼见怕
课文内容资料

刺猬
闰土提到的小动物
跳鱼儿
獾猪
课文内容资料
五彩绳
旧时儿童银项圈等饰品、穿戴。
长命锁
虎头鞋
银项圈
课文内容资料
会写字












左右等宽
左高右低
书写指导



横画间距均匀,注意最后一横的起笔位置
三个部件
宽窄相当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右上包左下,长撇向左伸展,重心平稳。
书写指导



右上包左下,长撇向左伸展,横画间距均匀。
“毛”上横短、下横长,左下包右上,注意为“占”字留出空间。
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认读词语
闰土 刺猹 祭祀 装弶 竹匾 秕谷
鹁鸪 獾猪 郑重 拜访 厨房 毡帽
逃窜 撒下 束缚 刺猬 伶俐 收租
怕羞
rùn
chá

bó gū
huān
jiàng
biǎn

词语听写
一望无际 家景 郑重 供品 祭器 讲究 盼望 厨房 毡帽 项圈 刺猬 伶俐 经历 潮汛
近义词
允许—答应 盼望—期望 熟识—熟知 无端—无故 伶俐—机灵
反义词
郑重—轻率 允许—禁止 熟识—陌生 伶俐—笨拙
理解语
理解词语
  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词语:借助课文110页插图,理解胡叉;112页插图,理解小毡帽:
胡叉:一端有两个以上的长齿而另一端有柄的器具。与前文的钢叉意思一样。
小毡帽:用毡做的帽子。
理解语
理解词语
结合教材插图、注释、词典、生活经验理解“少爷”:
  少爷是旧社会官僚、地主和有钱人家的少年男子。112页插图,通过图片中“我”和闰土的衣着比较,可以看出闰土是个农村孩子,而“我”是少爷,再查找词典、回忆自己看过的影视理解少爷。
闰土
“我”
结合网络图文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理解生僻词语。
[家景]指家境,也就是家中经济状况(贫富)。
[大祭祀]指旧社会大家族全族对祖先的祭典。
[值年]大家族分若干房,每年由各房轮流主持祭祀活动,轮到的叫“值年”。文中的“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意思是这一年轮到我家主持祭祀活动。
[五行(xíng)]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装弶]弶: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就是把弶装置好,用来捉鸟。
理解词语
现在是“好像”的意思,文中是“差不多”的意思。
  “便是”是“即使是”“就是”的意思,现在不常用。“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
  “素”是“向来”的意思,“如许”是“这样”的意思,“先前”就是“以前”,“单知道”就是“只知道”。现在不常用。
理解词语
  借助上下文以及字典、词典理解与现在常用意思、用法不同的词语:
1.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2.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学习内容
1.体会闰土的形象。
2.感受“我”的内心世界。
第二阶:阅读理解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
读第1自然段,了解场景描写的方法(景物+人物)
给第1自然段起个小标题,体会闰土的形象。
看瓜刺猹
美好场景
动作敏捷
机智勇敢
机智勇敢,身手敏捷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想象画面,记忆中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美好的形象。面对偷吃西瓜狡猾的“猹”,闰土毫不畏惧,看出勇敢;捏、刺的熟练动作,看出敏捷和机智。
1.抓住人物描写理解内容。
2.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3.感受作者心目中的闰土、体会作者内心想法。
回顾并总结第1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年龄 外貌 神态 本领 “我”心目中的闰土
仿佛年纪 紫色圆脸、小毡帽、银项圈 怕羞、不怕我 装弶捉小鸟雀 健康、纯朴
体会初次见面时闰土的形象。
  读第2~5自然段,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神态的语句,填写学习单。
雪地( )
  学习第6~17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一下闰土讲的几件“新鲜事”。
看瓜刺猹
( )
( )
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动作敏捷
充满自豪
还有很多
见多识广
“雪地捕鸟”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见多识广、聪明能干
雪地捕鸟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海边拾贝”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见多识广、活泼自信
海边拾贝
  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自信
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他不咬人吗?”
纯朴善良
机智勇敢
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闰土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给过路人吃瓜,看出他很善良;知道那么多野兽,看出见多识广;这些都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羡慕与佩服。
机智勇敢、纯朴善良
看瓜刺猹
猹很狡猾
身手敏捷
闰土很有见识
猹不怕人
机智勇敢
见多识广
“看跳鱼儿”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见多识广,活泼有趣
看“跳鱼儿”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活泼有趣
新鲜事 怎样描写闰土 闰土在“我”心里的形象 “我”的表现 “我”的内心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观看跳鱼儿
梳理6~17自然段,完成学习单。
佩服
抓住动作“扫、支、撒、拉”。
见多识广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活泼有趣
抓住见识:知道种类繁多的贝壳:五色的贝壳、鬼见怕、观音手。
见多识广活泼自信
佩服
羡慕
佩服
抓住童趣:“跳”、“青蛙似的两个脚”。
抓住动作:捏、走、刺。猹的动作:扭、逃、咬、奔、窜。
机智勇敢
纯朴善良
盼望
素不知道
所不知道的
并不知道
读句子,感受我的内心世界。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三个句子穿插在闰土讲新鲜事的过程中。画线句子强调了“我”不知道,反复出现,使闰土与“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中可以感受到“我”的孤陋寡闻与闰土的见多识广,体会到“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正因为“我”和闰土有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在“我”心里对闰土产生了羡慕与佩服,厌倦自己在“四角的天空”下高墙里的生活,向往充满乐趣、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纯朴善良
闰土的形象
聪明能干
活泼自信
见多识广
机智勇敢
“我”的内心
羡慕佩服
向往自由生活
不满现实
结构图示
少年闰土
怀念
记忆
钦佩
相处
难过
分别
相见
欢喜
景物
天空、圆月、西瓜
闰土
外貌:项带银圈
动作:捏、走
正面描写
神态:见人怕羞
外貌: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颈套项圈
勇敢机智
见多识广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不肯出门、托带礼物
机智勇敢
活泼自信纯朴善良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
学习内容
1.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了解场景描写的方法。
3.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三阶:方法学用
1.单元导读、课文注释、课文插图。
2.网络图文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课外读物。
4.字典、词典。
资料的种类
  能搜集鲁迅的资料,初步了解鲁迅。
①鲁迅的生平、经历。
②鲁迅的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
③鲁迅的人格:忧国忧民、风趣机智……
④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借助资料了解鲁迅
  
  1.结合课文插图、课外读物、背景理解:胡叉、少爷、小毡帽。
  2.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长年、短工、忙月。
  3.结合网络图文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理解:大祭祀、值年、供品、祭器。
  4.借助上下文以及字典、词典理解:仿佛、便是、素。
借助资料理解词语
场景描写方法
  
  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写场景时注意以下几点:
  1.写出当时的环境,包括景物、人物等。
  2.抓住特点细致刻画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
  3.写的时候要突出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4.细致观察,适当想象。
第1自然段的场景描写
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
色彩鲜艳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
场景描写
天空、圆月、西瓜
沙地、西瓜
深蓝、金黄、碧绿
项带银圈
捏、刺
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刻画好闰土的形象是本文的重点,直接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就是正面描写,反复写“我”“不知道”,用我的孤陋寡闻衬托闰土的见多识广,就是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我”的孤陋寡闻
猹的狡猾
美丽的景物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
一拧、逃走
深蓝的、金黄的、碧绿的
项带银圈
捏、刺
不知道
侧面描写衬托正面人物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生字检测。
 (2)词语检测。
 (3)课文内容检测。
第四阶: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表现出闰土的形象特点,尤其是闰土讲述新鲜事的语言,非常生动、鲜活,要结合具体情境读出感情。如课文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要用舒缓的语气来读,从而体现环境静谧的特点;而对于人物的描写,要用兴奋活泼的语气来读,体现少年闰土机敏勇敢的特点。朗读“雪地捕鸟”一段时,“只一拉”要读出动作的轻巧敏捷,“什么都有”要读出内心的满足;朗读“海边拾贝”一段时,要读出贝壳种类的繁多;朗读“看瓜刺猹”一段时,要抓住拟声词和动词,读出画面感。
课后习题1
  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第1自然段写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唯美场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描写了天空、圆月、沙地、西瓜四种景物,接着写闰土的外貌、动作,最后写猹的反应。背诵时抓住这一顺序和关键事物,边背边想象,进人角色,感受闰土的机智敏捷、果敢干练。
课后习题2
  课文写了月下看瓜刺猹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从“月下看瓜刺猹”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从“初次相识时的闰土”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害羞的农村少年;从“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中,可以看出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课后习题3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阿!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几句话一方面借“我”的孤陋寡闻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另一方面体现出“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
欢欢:场景描写的时候要写出当时的环境,要细致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小练笔
乐乐:描写景物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本文第1自然段就是按照从上(天空、圆月)到下(海边、沙地、西瓜)的顺序描写的。
美美:课文第1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很成功。“捏”“刺”
“扭”“逃”这一系列动作既突出了闰土的勇敢,又表现了猹的敏捷。
丽丽:文中还抓住闰土的外貌特点(如,项带银圈)来写,让人印象深刻。
随堂检测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胯( ) 郑( ) 拜( )
厨( ) 毡( ) 撒( )
缚( ) 猬( ) 伶( )
胯下
郑重
拜访
厨师
毡帽
撒下
束缚
刺猬
伶俐
随堂检测
二、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圆月
( )的贝壳 ( )的西瓜
( )的圆脸 ( )的大海
深蓝
金黄
五色
碧绿
紫色
蔚蓝
随堂检测
三、选择:在你认为对的后面的括号里打“√”。

(1)少年闰土在“我”心里是一个什么形象?
 健康自信( ) 勇敢机智( ) 不爱上学( )
 孤陋寡闻( ) 聪明能干( ) 善良纯朴( )
(2)“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羡慕佩服( ) 瞧不起农村孩子( )
不满现实( ) 想去农村看瓜( )





学习内容
1.课外阅读推荐。
2.鲁迅诗词名句。
第五阶: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
拓展一:阅读原文。
两位好朋友再次见面又会出现什么场景?中年后的闰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答案就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故乡》里。课外读一读,进一步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课外拓展
拓展二:积累鲁迅诗词名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