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或传说?
夸 父 逐 日
后羿射日
嫦 娥 奔 月
精 卫 填 海
袁珂
女娲造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重点)
2.复述故事情节,体会联想和想象手法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品味质朴清新的语言(难点)
3.激发想象力和求知欲,培养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的故事,他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的特点:(1)神话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2)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的;(3)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
关于神话
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袁珂。
背景资料
《风俗通》也叫《风俗通义》,汉代汉族民俗著作,东汉泰山太守应劭(shào)著。书中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是研究古代汉民族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字音字形
女娲 莽莽 榛榛
澄澈 掺和 揉团
掘起 捏泥
wā
chān huo
chéng
jué
抟
tuán
mǎng
zhēn
niē
róu
解释词语
澄 澈:
幽 光:
灵 敏:
绵 延: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清澈透明。
昏暗的光。
反应快。
延续不断。
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草木丛生的样子。
自主学习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通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女娲造人
原因:
感到孤独荒凉
过程
揉团黄泥造人
挥溅泥点造人
男女婚配造人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合作探究
1.第4段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突出了女娲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强调女娲掘的泥是“黄”色的?
3.作者是怎样塑造女娲这个形象的?
1.第4段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突出了女娲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笑”“假装生气”;最后一句话是心理描写。
突出了女娲是一个活泼可爱、富有思想、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女神。
作用:为后文女娲以自己为模型用黄泥捏泥娃娃做铺垫。
2.为什么强调女娲掘的泥是“黄”色的?
强调“黄”颜色,因为与我们的肤色相符合,说明女娲是我们黄种人的始祖,使故事更容易被人接受。
3.作者是怎样塑造女娲这个形象的?
通过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持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恶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还要合情合理。
课堂小结
这篇神话故事通过对女娲造人具体过程的叙述,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自身起源的好奇和探索,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