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23: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老鼠最怕的事情是什么?
2.刺猬最郁闷的事是什么?
3.蛇最不相信的一句话是什么?
逛街
谁来给我一个拥抱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猜一猜?
动物笑谈
康拉德 · 劳伦兹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重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难点)
3.感受作者专注忘我的科学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是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以他深刻的观察以及妙笔生花,把我们身边的鸭、鹅 、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从而体会生命的真谛。
文学体裁
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意为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字音字形
羞怯 匍匐 温驯 禁锢 余晖
蹒 跚 嗔怪 瞋视 煞白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qiè
xùn
pú fú
pán shān
huī
jìn gù
chēn
chēn
shà
dàn
jìng

嗔怪:
蹒跚: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对人表示不满。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彼此相差很远。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词义解释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文题“动物笑谈”的理解。
★2.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并分析其作用。
★ 3.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1.说说你对文题“动物笑谈”的理解。
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 2.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并分析其作用。
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作用:概括全文,表明文中逗笑的主角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 3.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研究大鹦鹉。
三部分
第一部分:(1)
总括自己时常被人当疯子。
第二部分:(2-9)
研究水鸭子。
第三部分:(10-19)
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哪三件趣事
2.“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呢?你从这些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 3.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
4.找出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同学分享。
1、课文写了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哪三件趣事
① 唤回迷路的“可可”;
②“可可”咬掉父亲的扣子排成排;
③“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
2.可可由“我”养后有什么变化吗?你从这些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开始时:不敢随意行动,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
后来: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这是因为“我”对动物的尊重与爱,把它们视为平等的朋友,使它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 3、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
“我”专注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其实“我”的疯正好体现了“我”对动物研究的疯狂,执着与忘我的精神。
4.找出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同学分享。
例:①“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句中“弯、蹒跚、抓住”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可可”的恶作剧让父亲很尴尬,让人读了忍俊不禁。
②“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一句中的“犯罪现场”大词小用,夸张地写出了“可可”的恶作剧让父亲很生气。
课堂小结
人类与其他动物都是大自然的儿女,我们应该抱着崇拜和亲近自然的态度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保护动物,尊重生命的神圣和权威;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怎样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样回报我们。
善待生灵,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把动物当朋友,和它们和谐共处。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