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复习教案 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复习教案 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09: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一、复习目标
1.描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概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3.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概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生物学探究的器具
1、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
属于观察器具的是:放大镜
属于解剖器具的是:镊子、解剖针、刀片
属于加热器具的是:三角架和石棉网、酒精灯、
属于通用器具的是:滴管、烧杯、滴瓶、培养皿、盖玻片、载玻片
2、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3.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
(1)取镜安放
(2)对光:3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用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3)安放装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使标本正好对准通光孔
(4)调节焦距: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不要碰到玻片标本)
(5)观察: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象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6)收放:观察完毕,把显微镜按顺序拆下收放至镜箱里。
知识点2 练习测量
1、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液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形,读值时应视线水平,读液面最低处
2、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可以采取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
3、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直肠三处, 直肠处 最准确;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下表面相平。
注意:误差不可避免,可采用多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去减少误差。
知识点3 探究的具体步骤
第一,对事物进行详细的观察,提出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第二,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食。
第三,针对假设,制定计划。
第四,按计划行事,实施计划。
第五,对完成的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第六,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表达与交流。
注意:探究过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果要反复论证。
(二)题型、方法归纳
类型一 生物学探究的器具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注意: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③观察像与实际标本方向相反(偏哪往哪移、旋转180°)。
④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应该薄而透明。
⑤反光镜调节 凹面镜:光线弱时用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类型二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
1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A和B试管的变量是细菌不是玻璃管的曲直。
(三)典例精讲
类型一 生物学探究的器具
【例1】小强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A错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正确;C、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要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受热均匀,C正确;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要盖上灯帽,熄灭酒精灯一定要用灯帽盖灭,D正确。
类型二 探究的具体步骤
【例2】a.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b.小民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小民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d.通过观察,小民发现“小白点”原来是草履虫。
(1)以上叙述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2)属于实验的是( )。
(3)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
A.假设 B.推论 C. 实验 D.观察
【答案】bcA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池水中浮动的小白点是生物吗?作出假设:池水中浮动的小白点是草履虫。制定计划: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实施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池水中浮动的小白点是草履虫。
(四)归纳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1章 开启生物学之门
知识点1 生物学探究的器具
知识点2 练习测量
知识点3 探究的具体步骤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章单元测试
七、教学反思
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物课的重点实验内容。通过教师演示,一生跟着操作,另外一位同学认真观察后再操作。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了解显微镜使用的方法步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学效果好。.利用口诀与具体方法步骤相结合,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